第四十一章 鬼謀決煉修羅場九)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這番話積壓沈煉心中已久,他自小便有報國建功之誌,堅信在錦衣衛中投身司法正是為了國家除害,可自楊繼盛一事之後,沈煉痛定思痛,他突然發覺自己以前所作的一切不過是家奴之行,他隻是一把任人使用的殺人屠刀,並不是真正的匡扶正道。
沈煉這些年與戚繼光俞長生一起剿倭平寇乃是他一生最為開心的時光,隻因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正義之道。現在他決心扳倒嚴黨,正也是他心中最為想做之事。
眾人聞言皆有動容,大家知道沈煉所言針砭時弊直擊要害,他們都飽讀聖賢之書、都有報國建功之誌,可是這視死如歸的決心實在太難下定。
終於有一人率先站起身,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道:“沈大人,對不起!下官一人之命不算什麽,可下官家中還有父母妻兒族人親眷,我真的不能拿他們的命冒險!
今日就當下官不曾來過,不過請沈大人放心,我對天發誓絕不會將今日之事向外吐露半個字,如有違背形同此杯!”
說罷,那人將手中酒杯摔了個粉碎,接著便離席而去。
眾人見有第一個人告辭拒絕,旁人便也紛紛起身效仿,他們的理由大多都是怕連累家人,也各自表示絕不會泄密此事,隨即便匆匆告退。
原本圍坐一桌的十餘人頃刻間就走了大半,除了沈煉外便隻稀稀拉拉剩下最後三人。
沈煉歎了口氣道:“不怪旁人,都是沈煉強人所難了,諸公若是也想走,沈煉也絕不記恨。”
這時其中一人道:“兄長!莫要小瞧了兄弟,我也早看那嚴家父子不順眼很久了!
禍國殃民者就該被口誅筆伐,咱們這是為國除害卻怕個什麽!隻要兄長一聲令下,刀山火海小弟我也跟隨在後。”
這說話之人乃是沈煉的族弟沈束,沈束和沈煉同為紹興會稽人,他乃是進士出身、官職禮科給事中。沈束年紀輕輕為人義氣剛正,沈煉在朝中也是對他照顧有加,再加上有家門族親的關係,是以兩人關係十分親厚,沈束自然願意留下來幫助沈煉。
沈煉道:“好兄弟,不愧是咱們沈家的男人果然有種!趙大人、徐大人,你們倆位怎麽說?”
沈煉看著最後剩下的兩人、禦史趙錦和刑部郎中徐學詩,趙錦乃是紹興餘姚人,徐學詩乃是紹興上虞人,他們與沈煉沈束不僅都是紹興同鄉,並且趙錦、徐學詩、沈束三人還是同一年的科甲進士,同鄉之親加年誼之情,使得幾人平時關係就十分親近。
趙錦道:“趙某身為禦史,為國諫言彈劾不法、本來就是分內內之事。
但是沈大人,許多都說害死楊公繼盛,你是元凶之一,不知你對此怎麽說?”
沈煉知道趙錦乃是“陽明子”王守仁之弟子,泰州派之領袖,對於楊繼盛的事、他一直對沈煉心存芥蒂,但沈煉清楚趙錦是個是非分明之人,他隻是想明確沈煉的決心。
沈煉道:“元樸兄趙錦的字),負責緝拿、審訊包括監斬楊公的的確都是沈煉,但你肯定明白害死楊公的不是我而是嚴家。
對楊公板杖用刑之時、是嚴世蕃突然出現發難,提出由我監斬楊公的同樣也是嚴世蕃。
你若問我怎麽說,沈煉捫心而言、楊公繼盛一事是我生平最為遺憾痛苦之事!所以在那之後我遠赴江南就是不願留在朝堂時時回想。
此次沈煉決意扳倒嚴家,不僅是為國除害,也是要為楊公繼盛討回公道!”
趙錦聞言,也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道:“既如此,趙錦願跟隨沈大人一起誅剿國賊!”
最後便隻剩下徐學詩,他也不看三人,默默舉起一杯酒、靜靜端詳著酒杯道:“當年我尚未入仕之時,曾在坊間讀過一本小說喚作《金瓶梅》,那書中主人西門慶窮奢極欲荒淫無度,勾結官吏作惡多端,可卻始終富貴榮華無人製約。
當時我年少、不相信這世上有如此可惡之人,我曾許下豪言、有朝一日我若入朝為官從事司法,一定不讓這等佞人惡棍逍遙法外。
可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那西門慶的種種荒淫之行比之嚴世蕃根本就是相形見絀,甚至那西門慶的原型便就是嚴東樓。嚴世蕃的字)
貪官巨蠹在前,我也已經從事司法在刑部任職,可我卻完全不敢檢舉參劾!
就這樣我冷眼旁觀隨波逐流,甚至還開始跟著旁人一起阿諛奉承嚴家父子,但少年時立下的豪言卻始終在我心裏徘徊縈繞!
沈大人說得對,再這麽下去我早晚也會與嚴黨同流合汙,我還年輕、還有一腔熱血,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大奸秉國,亂之本也!我徐學詩願意同各位一起參劾嚴黨!”
蘭陵笑笑生寫《金瓶梅》成書時間最早約為隆慶年間,這裏早了一些。)
說罷,徐學詩飲盡杯中之酒看向三人,他此刻眼神堅毅果決,便是少年之心、壯誌不死!
看著沈束、趙錦、徐學詩,沈煉心中又是感謝又是敬意,他站起身正色道:“有三位忠心義烈之士相助,卻比得上成千上萬人,請諸公受沈煉一拜!”
說罷沈煉躬身行以大禮,三人也忙回禮而敬。沈煉又道:“今日我等四人共討大事,當歃血為盟同生共死!”
沈煉隨即取出匕首刺破皮肉,將血滴於酒壇之中,其餘三人也紛紛效仿,而後四人一起共飲血酒、就此盟誓。
趙錦道:“我們雖決心扳倒嚴家,但嚴嵩嚴世蕃樹大根深,必須需要搜集足夠多的罪狀證據才能上書參劾。”
徐學詩道:“不錯,嚴家把持朝政多年,耳目遍及各部,我們在準備階段務必要小心再三,否則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等不到我們上奏,嚴黨就會先一步向我們發難!”
沈束道:“好在我們四人分屬不同係統,可以探查各部的情況動向,互通有無以耳聰目明。”
喜歡山河長生請大家收藏:()山河長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