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重走長征路(四)
字數:379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與兒子一起長大 !
“長征是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重走長征路,是你人生的重大轉折。”蕭魚說道。
“爸,這話怎麽說?”蕭小魚不解。
“紅軍經曆長征後,成長成熟,你走過長征,也算正式長成大人。”
“我現在不是已經長大成人了嗎?”蕭小魚覺得父親的話很奇怪。
“嗯,所以我帶你重走長征路,為你的成人做一次洗禮。”
“這次洗禮,到是很特別。”
“你父子兩別吹了,找個地方住一晚。”父子二人一下車,就隻顧著聊天,忘記了找住處。
“也好,先找個店住一下,把行禮放好,再去城裏轉轉。”蕭魚說道。
一家三口,找了家旅館,開了兩個房間,放好行禮,然後聚到一起,商量去那裏玩。
“我們等下去那裏玩?”梅映雪問道。
“來了瑞金,一定要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去看一看。”蕭魚說道,這次重走長征路,為的是教育兒子,這個極具教育意義的景點一定要去。
“嗯,好。”蕭小魚也很讚成,這個紅色聖地,是他早就想參觀的地方。
丈夫和兒子都要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梅映雪也不反對。舊址在沙洲壩,離他們住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要去需要打車。
“爸、媽,你們可聽說過,這個舊址還有一個故事?”站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前蕭小魚問道。
“嗯,這個還真沒聽過。”蕭魚說道。
“沒聽過。”梅映雪搖頭,她對曆史興趣不大。
“要不我講給你們聽聽。”蕭小魚得意的說道。
“好,就讓你小子顯罷顯罷。”蕭魚說道。
“據說當年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要召開‘二蘇大會’,才決定修建臨時中央政府舊址,由錢壯飛先生擔任圖紙設計。在設計禮堂的時候,錢先生考慮到,當時情況惡劣,要做好保密工作,就用了四十八棵活樹,做禮堂的柱子。樹冠的枝葉,是禮堂天然的屏障,可惜的是,紅軍撤離瑞金後,敵人發現了舊址,舊址被徹底破壞,現在看不到這個天才的設計。”
蕭小魚講完故事,不無遺憾的搖搖頭。
“你說的這個故事,我到是聽過,原舊址被毀,確實是一個遺憾,這也許就是曆史的殘酷性,總會留下一些遺憾。”蕭魚也搖搖頭。
“遺憾是殘缺的美。”蕭小魚笑著說道。
“革命尚未成功,小朋友仍需努力。”蕭魚也笑著說道。
“其實我們的發展,已經算很快,不足百年,已從積貧積弱,發展到世界第二。”蕭小魚說道。
“第二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蕭魚說道。
“要做第一?”
“對,隻爭第一,不做第二,所以你還需努力,爭第一這個任務,要由你們這些後來者去完成。”
“經濟第一,科技第一?”
“隻有經濟第一,科技第一,才能說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爸,這是您帶我重走長征路的目的?”
“是,不忘曆史,艱苦奮鬥,勇爭第一,是爸爸希望你去做的事。”
“爸,為什麽小時候您不要求我勇爭第一,隻讓我盡力就好,現在卻讓我勇爭第一。”
“兒子,小時候,不要求你勇爭第一,是不想給你壓力,讓你有個快樂的童年。但是你現在已長大,是一個男人,男人就應該像男人一樣去戰鬥,去爭第一。”
“原來爸對我的教育,是分時段的。”
“人活一輩子,各個時段的需求不一樣,要求自然也不一樣。”
“所以您這次帶我重走長征路,是希望我接過先輩的旗幟,像先輩一樣去戰鬥。”
“我隻是希望你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你要珍惜,並為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奮鬥。”
“就像眼前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舊址,當年要是我們足夠強大,它就不會被破壞,也不會有今天看不到原冒的遺憾?”
“你能有如此覺悟,我到是沒想到,沒錯曆史的遺憾,就是為了激勵後人,努力奮鬥,讓遺憾不再重演。”
“爸,如果您處在那個年代,您會參加紅軍嗎?”
“我會,男人就該為民族的自由與崛起去戰鬥。”
“我想我也會參加,我也想為民族的自由與崛起去戰鬥。”
“有你這句話,就不虛此行。”
“你們兩父子聊好了嗎?我們是不是該回去了?”梅映雪見父子二人沒完沒了,便出言提醒,時間不早,該回去了。
“好,現在回去。”蕭魚看妻子急了,知道她是有些累。
“爸、媽,等我一下。”蕭小魚說道。
“你還要幹啥?”梅映雪有些不耐煩,她是真累了,想回去休息。
蕭小魚不理母親,走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標誌前,正對標誌,站正身姿,深深的鞠了三個躬。
他這是在向先輩表示敬意,也是在感謝先輩,為了現在的幸福生活,付出的流血犧牲。
“走吧!”等兒子鞠完躬,蕭魚走過去,輕拍兒子的背說道:“有你這樣的後生,先輩們很開心,他們覺得,所有的流血犧牲,都是值得的。”
“好。”蕭小魚說完,與父母一起離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舊址。
在回去的路上,蕭小魚想了很多,他在想,自己是否能接過先輩的槍,承擔起民族複興的重任。
他在想,自己是否可以做到,不忘初心,負重前行,無論經曆多少挫折,都能百折不撓,為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努力奮鬥。
他在想,他能不能像先輩一樣,不計得失,不計犧牲,隻為民族的複興,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最寶貴的生命。
他還在想,他稚嫩的肩膀,是否能承載起,偉大的民族複興夢。
一路之上,蕭小魚都在沉思,蕭魚也不叫醒他,更沒打擾他。他認為兒子已經足夠優秀,要想再有突破,需要悟。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在領悟,在成長,所以他不願叫醒沉思的兒子,讓兒子去領悟,他隻要做好精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