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第四?

字數:7312   加入書籤

A+A-


    蜀州官員的升職請求?
    這是請求?人都調完了,這就是個通知。
    挑釁!
    他就是在挑釁自己,他想說蜀州是他的蜀州,官員任免隻要一紙書信通知自己。
    柴瑾看了一眼肅國公遞上的奏折,沒看兩眼就扔到一旁,魏琳趕緊接住,合好放在桌案上。
    和奏折一起來的還有一封安於的書信,這封信柴瑾倒是看了很久。
    良久之後,柴瑾才將信放下。
    看著信上的字跡,柴瑾失神間問道,“這次隻有這一封信。”
    “回主子,肅國公隻送過來一封信。”魏琳想了想,還是不要說這個折子了,主子明顯不喜歡。
    “他這是什麽意思?向朕炫耀蜀州他治理的很好?”柴瑾有些氣悶,蜀州之地他才去多久,如臂使指,朕,萬方江山之主,治下兩萬萬百姓,為何如此艱難。
    “他是向朕示威?還是嘲笑朕?”魏琳不知道信中究竟寫了什麽,麵對主子的問話,他勉力回道,“主子,您是天下之主,犯不上與肅國公置氣,而且蜀州之地還是大周領土,主子想治他還不是輕輕鬆鬆的。”
    柴瑾擺了擺手,“不,若是沒有之前置氣攻蜀的事,朕還是能和安於同案共飲的。”
    “現在,不行了。”
    柴瑾回想當初,伍桐說什麽都要去蜀州,設計將阮淩輔叫回京城,又設計讓柴瑾忌憚他。
    白蟒吞龍?
    這一出戲整得好啊,讓所有人下意識的懷疑到他頭上,他也不自辯,就這麽默默的看著朝堂上這些衣冠禽獸上躥下跳。
    朝中這些官員,忠奸難辨!
    阮淩輔是自己的啟蒙老師,自己上位重用他,他是忠臣嗎?
    哪個忠臣把控朝政,戶部禮部禮部兵部都是他的門生故舊,自己都不知道這些人是從哪個犄角旮旯鑽出來的,後來還是自己設計,拿下一個武相,殺了他的兵部尚書。
    靖王叔難道不忠嗎?自然是忠的。
    能力不強嗎?自然是強的。
    可是太強了,還是皇親,這就需要對他加一些束縛。
    狄英生,這位京兆尹,自己尚在潛邸之時的垂拱殿輔政大學士,因為年紀尚輕與年少的自己交往最深,他是忠臣,可他忠的不是朕,是這個江山社稷。
    六部尚書換了又換,他們的忠奸不重要,隻要聽話就行。
    六部侍郎逐漸替換成了自己在潛邸時候的屬官。
    禁軍拱衛京畿,統領也換成了自己的親娘舅,可以稍稍安些心。
    可然後呢?出了京城呢?
    天下萬方,自己的政令都很難出京城,地方官員層層加碼官逼民反的事情層出不窮,他想借勢除掉阮淩輔,更想利用這件事弄亂魏國。
    既然自己這邊的改革會因為這種事情民變不斷,那用相同的辦法是不是也能激起魏國的民變。
    自古變法無外乎這幾樣,加強中央集權、土地與稅製改革、官僚體係整頓、軍事改革。
    隻要變法就會有利益碰撞,加深這種碰撞就是一步妙棋。
    雖然魏國拓跋皇族把持軍隊,各地叛亂皆起,你又該如何應對呢?
    回答朕!
    亂吧,都亂起來才好!
    柴瑾看著一旁的魏琳,這個從自己登基之後就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太監總管,內侍監現在也是他主管,“內侍監有什麽消息嗎?”
    “回主子,阮淩輔近幾個月都會去昭文閣與韓世鬆、楊幼郎兩位大學士談論史書編修一事,不過和之前內侍監探聽到的消息一樣,韓世鬆、楊幼郎兩位大學士為阮淩輔出謀劃策,阮淩輔保舉他們入朝出仕。”
    柴瑾聞言不禁冷笑,“朕的朝廷就這麽隨意,首輔一句話就能讓兩位大學士衝鋒陷陣,朕的話誰都不聽。”
    “靖王叔的隱太子黨也是他們弄出來的,倒是幫了朕。”柴瑾想到靖王叔因為此事連朝廷政務都不參與了,這個借口可以用很久,“阮淩輔他們又準備做什麽事?”
    “東南民變,韓世鬆大學士說隱瞞不報,讓阮相上書言東南匪患嚴重,需靠禁軍剿匪。阮相已經寫了奏折,明日早朝應該就要上奏。東南的事情朝廷一直都是知道的,隻是在瞞著主子,內侍監在東南的探子遞密信,沒走軍中的路子,東南民變都是當地豪紳對抗官府,實際上,也是對抗朝廷。”
    魏琳小心說道,“內侍監還探到消息,東南州府的官員大多都是氏族子,他們也是反抗的主力,而且斂財奇巨。”
    柴瑾挑眉,“這是衝著朕來的啊。”
    “百姓受蒙蔽,不知道主子用心勞苦,被世家蠱惑,真是一群刁民!”魏琳跟著小聲罵道。
    柴瑾擺擺手,“行了,朕還沒昏庸呢,用不著你在這拍馬屁。”
    “安於曾經說過,世家對皇室毫無敬意,他們都是想著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在他們眼中,我柴氏皇族不過是運氣好了一些,搶到了皇位而已,下次就是他們。”
    魏琳愕然的看著柴瑾,他讀過書,自然詫異於皇帝竟然能說的這麽直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博學院現在如何?”柴瑾突然問道。
    魏琳回道,“按照教頭說法,現在天博學院所屬兩千人可稱強兵,就是沒見過血,見血之後才能成為精兵。”
    柴瑾點了點頭,“時間還夠,讓他們繼續訓練,見血的事情,朕來想。”
    “明日傳召阮淩輔,早朝之前來垂拱殿,告訴禦膳房,做一碗八寶粥給阮相。”
    “另外,這封信,八百裏加急送到蜀州。”
    柴瑾將剛寫好的信遞給魏琳。
    魏琳彎腰恭敬接過。
    “諾!”
    次日寅時。
    垂拱殿內。
    柴瑾看著麵前喝粥的阮淩輔,神色淡淡,語氣頗冷,“阮相,如今各國變法,我大周的變法如何?可為前列否?”
    阮淩輔聞言,放下粥碗,正色拜道,“回陛下,現在東南匪患嚴重,老臣以為先行剿匪然後再推行變法。”
    柴瑾看著長拜的阮淩輔,嗤笑一聲問道,“阮相覺得需要多少兵馬,戶部要撥多少糧餉才能平定東南匪患?”
    阮淩輔彎著腰看不到柴瑾的表情,聽到問話猶豫了幾息,才緩緩開口,“具體老臣不知道,還是請兵部戶部核算之後再做定奪。”
    柴瑾不禁眯起眼睛,看著阮淩輔的脖子半晌,才開口道,“阮相老成謀國,平身吧,這麽大歲數就不必行禮了,這些事讓下麵安排就是了,朕要與阮相說另一件重事。”
    阮淩輔再次欠身,“陛下請講,老臣盡心從命。”
    “朕自登基以來,已有兩年,編撰典籍之事也應該提上日程,朕以為編書一事,當從氏族誌開始。”柴瑾露出一絲微笑,轉身負手繼續說道,“我大周三百年,少不了氏族幫助看管一方,更何況我柴氏也是千年的世家,所以氏族誌要修,要大修,更要好好的修!”
    “阮相,如此大事,朕就交給你了。”
    氏族誌嗎?
    確實是一件大事。
    阮淩輔摸了摸胡須,這倒也不錯,重修氏族誌,這裏麵門道很多啊。
    “老臣遵命。”
    柴瑾背著身不去看阮淩輔,“等會兒早朝,阮相知道怎麽做吧?”
    阮淩輔頷首,“老臣明白。”
    “來人!”
    魏琳捧著托盤,上麵放著一件衣裳。
    “天氣寒了,這大氅就賜予阮相遮風避寒。”
    魏琳抖開大氅,為阮淩輔圍上,最後係上係帶。
    “阮相。”
    柴瑾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啟蒙老師,神色肅然,“不要讓朕失望。”
    阮淩輔躬身長揖,“老臣定然盡心。”
    皇帝要修氏族誌。
    這個消息在早朝之後就傳向各地。
    當然也傳到了蜀州。
    伍桐拿著朝廷的告示,下意識的思索其中是否有什麽算計,這件事是阮淩輔當朝提出來的。
    想了半天,最後伍桐覺得是不是自己太過緊張了,氏族誌的修撰都是合理的。
    還是問問趙二爺,他們趙氏是上麵的常客。
    “氏族誌?”
    趙二爺放下剛配好的靉靆,抬眼看向伍桐,神色古怪,“朝廷又要修這個了嗎?那看來是真缺錢了。”
    伍桐又不是什麽世家豪族,不懂這裏麵的路子,但聽到這話還是有些反應的,“缺錢?你是說花錢買位置?”
    趙二爺嗬嗬一笑,“不然你以為林家的五姓七望哪來的?”
    “五姓七望,除了柴家是皇家,位高一等,我們趙家是妥協,但蜀州的盤子還在,他們給我們麵子;其他幾個世家裏麵,也就常州張氏還算不錯。”
    “剩下那幾個,隻能說是千年世家而已,就是有錢罷了,暴發戶。”
    而已?
    伍桐沒想到,有朝一日他還能被趙二爺秀一臉。
    “能傳承千年的世家隻是有錢這麽簡單?”伍桐對趙二爺的話產生疑問,“以我了解,世家一是入朝掌權,二是掌握當地,三是文化傳承。”
    “各個世家都有家學,我也曾看過科舉名單,一百多名進士中,就二十餘人不是世家,有沒有世家資助還不能確定,可見世家在朝堂上的掌控。”
    “雖然六部尚書不一定是他們的人,但是朝堂百官,能上得了朝的,最少三成都是他們的人。”
    趙二爺再次發笑,“所以老夫才說錢財開道啊。”
    伍桐一愣,“買題?”
    “這是最小的事,後麵還得賄賂上峰,買官買位。”趙二爺笑嗬嗬的說著掉腦袋的事......也不對,這事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其實最近你也發現了吧,蜀州來的商人越來越多,想要見你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老夫聽說那些人為了見你,已經開出一萬兩的價碼了。”
    伍桐對此事倒是知情,不過商人的事情一直都是牧星對接的,那是蜀州商會的會長,不找他難道找我啊。
    多大的商人都請動肅國公啊!
    “你說的這事我確實有耳聞。”
    趙二爺指著遠處隨意點了幾下,“都是世家派來的,要見你,錢開路,在花錢這方麵,沒人能比過世家,沒有人!”
    伍桐也笑了,“這麽個用錢買啊,也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那都不叫問題。”
    “你知道他們為什麽要見你嗎?”
    伍桐略有所感,但還是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趙二爺又笑了起來,“你剛才說世家靠什麽來著?家學?地盤?錢財?”
    “老夫告訴你,那都是浮雲。”
    “最主要的,是兩頭下注,如此才能傳承千年世家。”
    趙二爺說話,嗬嗬的笑個沒完。
    伍桐一愣,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話說得倒也是沒錯。
    “你在三國中也寫過一樣的事情,恐怕忘了吧。”
    “你的三國寫的好啊,裏麵世家就更好了,四世三公這種在這千年可不少見,隻是沒人提罷了。”
    趙二爺繼續說道,“老夫看你的三國,好就好在都是門閥內鬥,大家都知道分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頭破血流還留著一點體麵,夏侯家、諸葛家,這個家那個家的,三國裏麵哪家沒有?”
    伍桐忽然一滯,“他們來見我,是想在蜀州投資?在蜀州不也是在周國嗎?”
    趙二爺搖了搖頭,“你還沒有意識到,在各國眼中,你已經是第四國了!”
    第四國嗎?
    (本章完)
    喜歡君子遐福請大家收藏:()君子遐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