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逃跑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繩結打的很緊,又是死結,玉用牙咬了半,才稍微鬆動了一些。
“玉,怎麽樣,這繩結弄得開嗎?”林婉若聲問道。
“姐,你別動,繩結已經有點鬆動了,再給我一些時間,應該可以弄開。”玉道。
三個多時辰過去,在玉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繩結終於打開了。
林婉茹急忙抽出雙手,把身上的繩索拿掉,轉身打算給玉解繩索,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玉嘴上全是血,嘴唇也磨破了,可見她剛才在用牙咬開繩索的時候,一定受了不少罪,可她硬是在整個過程中一聲不吭。
“玉,難為你了,等回到了林府,我一定找最好的大夫給你看看。”林婉茹看得心裏很難過。
“姐,跟你的傷比起來,我這點傷算不了什麽。”玉勉強的笑笑,露出了沾滿血的牙齒。
“玉,你先休息一下,我這就幫你把繩子解開。”林婉茹找到玉身後的繩結,卻怎麽也解不開,指甲也斷了幾根,斷甲處也冒出了血。
“姐,要不你先走吧,不要管我。”玉道。
“不行,我怎麽能扔下你自己一個人走?在我的腿有傷,沒有你的幫助恐怕我也走不了多遠。”林婉茹道。
情急之下的她也低下了頭,打算像玉一樣,用牙齒把繩結一點一點的咬扯鬆動。
“姐,萬萬不可,這會傷了您的牙齒,而且這樣耗時太長,萬一他們中途進來,那玉剛才的努力就白費了。”玉急忙阻止。
“那怎麽辦?屋裏也沒有鋒利的東西……”林婉茹焦急的四處張望,突然間她看到了桌上的茶壺茶碗。
“玉,要不我過去拿個茶碗敲碎,再用碎片給你把繩子割開。”林婉茹道。
“不行,敲碎茶碗的動靜太大了,會驚動外麵的那些人。”玉否定了林婉茹的這個想法。
“那到底怎麽辦,再過兩三個時辰就亮了。”林婉茹心急如焚。
“姐,奴婢身上不是有火折子嗎?幸好那些人顧忌到我們要嫁給那個什麽雷爺,並未搜身,我剛才心裏慌亂竟然把這樣的東西忘了,您就用火折子幫奴婢把繩子燒斷!”玉道。
林婉若依照玉的指點,在她身上找到了火折子。
“可這樣會不會燒傷你?”林婉若猶豫道。
“姐,不要再猶豫了,這是最快的方法,一點燒傷算不了什麽,您快動手吧。”玉催促道。
“那………那我就開始了啊,玉你忍著點。”林婉若知道再婆婆媽媽的拖下去隻會壞事,隻能狠下心來。
“等等,姐,你把地上那布塊塞奴婢嘴裏,我怕一會太痛萬一出聲就麻煩了。”玉道。
地上掉落的布就是當時綁她們時用來堵住她們嘴的,進屋後已經被綁匪拿掉扔在霖上,粘了不少灰土。
林婉若皺著眉頭看看地上那兩塊布,突然想到自己的手帕,急忙從身上掏了出來放入玉口中,這才重新拿起了火折子。
儀朝用的火折子有兩種,一種是是用十分粗糙的土製紙,卷成了一個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之後又將其吹滅,放入一個密閉的竹筒裏。
這個時候裏麵雖然沒有了火苗,但是依然還存在著隱約焚燒的火星,就像是在灰燼裏麵的餘火,這樣就能夠長時間的保持不滅,並且還特別的易燃,在需要用的時候,打開竹筒的塞子輕輕吹一下,就能使其再次複燃。
但這種火折子保存時間不長,而且吹氣的時候還要講究技巧,所以一般是普通百姓在使用。
而另一種則要高級一些,首先就需要一些紅薯作為原材料泡在水裏,經過一段時間後取出來取出來搗碎,加入棉花繼續搗,中途加入一些蘆葦櫻子,充分搗碎之後曬幹,再加入硝、硫磺、鬆香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製成。
最後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塞進竹筒中,也是點一下留些火星子不滅就行,等到需要的時候打開竹筒塞子晃一下,就能再次燃燒起來。
不過這種火折子用料繁多,做工複雜,一般是有錢人家才用得起,林婉若手上的火折子就是這種。
隻見她打開封口的塞子,輕輕晃動了幾下,竹筒的開口處就冒出了火苗。
林婉茹瞅了瞅玉身上的繩索,隨後把火折子湊到玉手臂上的繩索處。
繩子在火焰的燒炙下很快斷裂開來,林婉茹急忙重新蓋上塞子熄滅火,手忙腳亂的幫玉把繩子解開。
玉此時頭上冒出了一層冷汗,手臂處的衣物也被燒出一個大洞,她拿掉嘴裏的手帕,歇息了一會,就開始尋找逃跑路線。
她躡手躡腳的走到前窗,用手指沾點唾沫點破紙窗往外一看,院子裏橫七豎澳坐著或躺著幾個大漢,看來從大門出去是不行了。
她又來到後窗,發現窗戶後麵是一片林子。
“姐,我們從後窗走,您慢一點。”玉剛想去扶林婉若,突然間停了下來,想了想從身上掏出自己的手帕遞過去。
林婉若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這丫頭是怕我在移動的過程中牽引到腿上的傷口,忍不住痛發出聲響驚動了那些綁匪。
林婉若白了玉一眼,但還是接過了手帕,自覺的塞到口中,在玉的攙扶下慢慢的向後窗移過去。
為了不弄出聲響,玉開窗的時候很心,動作緩慢,一點一點輕輕的抬起了窗戶並固定好。
林婉茹坐在窗台上,在玉的幫助下總有把兩條腿先後移出了窗台,隨後跳落在窗外厚厚的草叢裏。
雖然她下意識的把重心放在沒受贍腿上,可是由於緩衝作用,傷腿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痛的她臉都變了形,如果不是有口中的那塊手帕,恐怕她早叫出聲了。
玉出來的就快多了,她一落地就扶起林婉若朝林子裏走去。
“玉,這路好黑,我們要去哪裏?”林婉若拿掉手帕問道。
玉四處看了看“姐,我也不認識路,隻能順著往前走了,離那個院子越遠越好,希望能找到一戶人家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