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敲打

字數:2786   加入書籤

A+A-


    金陵城的皇宮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眉頭緊鎖,下方的臣子們噤若寒蟬。
    “陛下,那張君寶,近來在江湖上的聲望如日中天。武當一派,經他之手發揚光大,門下弟子眾多,江湖豪傑紛紛歸附。如今他振臂一呼,響應者雲集,老臣擔憂,長此以往,恐成朝廷大患啊。”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言辭之中滿是憂慮。
    朱元璋的眼神一凜,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沒有立刻說話。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個清瘦卻氣質超凡的身影。當年在亂世之中,自己與張君寶也曾有過交集,那時的張君寶,一心鑽研武道,對世俗權力似乎並無興趣。
    “陛下,臣聽聞,張君寶不僅武功卓絕,還心懷天下。他雖身處江湖,卻時常救濟百姓,在民間的口碑極佳。這樣的人,一旦有不臣之心,後果不堪設想。”又一位大臣上前附和,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
    朱元璋微微皺眉,他深知張君寶的為人,以他的品性,或許不會主動謀反。但帝王之位,容不得半點威脅,哪怕隻是潛在的可能。他想起自己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才登上這皇位,如今好不容易江山初定,絕不能讓任何不穩定因素存在。
    “陛下,當斷則斷,莫要養虎為患啊!”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勸諫。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陛下,臣以為不可。張君寶前輩德高望重,從未有過冒犯朝廷之舉。他在江湖中維持著各方勢力的平衡,對朝廷也多有協助。若貿然對他下手,恐寒了天下人之心,也會引起江湖動蕩,對我大明的根基不利。”說話的是一位年輕的將領,眼神堅定,毫無懼色。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支持誅殺張君寶的大臣們,與這位為張君寶求情的將領,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朱元璋的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權衡著利弊。他知道,若是此時對張君寶動手,憑借朝廷的兵力,或許能夠將武當派連根拔起,但後續的影響,卻難以估量。江湖勢力錯綜複雜,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發更大的混亂。
    然而,若放任張君寶不管,他的勢力繼續壯大,終有一天,會不會真的威脅到自己的統治?這個問題,如同一把尖銳的刀,懸在朱元璋的心頭。
    最終,朱元璋緩緩開口:“此事容後再議。退朝!”他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疲憊。這場關於張君寶的爭論,暫時告一段落,但金陵城的暗流,卻才剛剛開始湧動。而遠在武當山上的張君寶,依舊在悠然地打著太極,對朝堂上的這場風波,渾然不知。
    太和山雲霧繚繞,張君寶負手立於紫霄宮前,觀雲海翻湧。忽聞山下馬蹄聲碎,鐵甲映日,如黑雲壓城般漫上山來。
    朱元璋勒住韁繩,鐵甲披風在山風中獵獵作響。他抬眼望去,見那道人銀發垂肩,衣袂輕揚,恍若謫仙臨世,心中竟閃過一絲猶豫。但轉念間,朝堂上“功高蓋主”的諫言、江湖中“武當振臂天下響應”的傳聞如重錘擊心,眉峰驟然冷硬。
    “張真人可識得朕?朕這次來太和山,原本不希望動刀兵之災,但是,聽聞張真人最近在江湖收買人心,發展勢力,隱隱對我朝有著極大的威脅之意啊!”朱元璋聲如洪鍾,右手按在腰間劍柄上,身後三萬精兵列陣,刀槍寒芒刺破霧氣。
    張君寶淡然一笑,踏雲步而下:“陛下曾問貧道‘如何治天下’,貧道答‘以仁心治之,以清靜守之’。今日陛下興師動眾,可是忘了這八字?”
    朱元璋目光一凝,憶起多年前那間草廬中,自己向眼前道人問策的情景。彼時天下未定,張君寶煮茶論道,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今日卻成了他眼中最大的民心威脅。
    “真人德望震天下,朕不得不防。”朱元璋沉聲道,手指微動,身後弓箭手齊齊張弦,“若真人肯解道袍、釋弟子、絕江湖,朕可保武當一脈香火不絕。”
    山風驟起,吹得張君寶長髯輕顫。他望向滿山青翠,忽而低歎:“陛下可知,貧道當年在少林寺掃地時,最喜看落葉歸根?權勢如流沙,握得越緊,散得越快啊。”
    話音未落,朱元璋忽覺後頸一涼——不知何時,一名灰衣小道童竟手持掃帚立在身後,掃帚枝椏正抵著自己後心。三萬精兵瞬間嘩然,卻見滿山鬆濤中,無數道袍身影若隱若現,山風掠過,似有萬千太極圖在雲霧中流轉。
    “陛下看這太和山,有何不同。”張君寶抬手拂過身旁古鬆,樹皮上赫然有道劍痕,正是十年前朱元璋與他論劍所留,“當年劍痕深三寸,如今已被歲月撫得平滑。陛下殺得盡貧道肉身,可殺得了這天下民心、江湖道義麽?”
    朱元璋猛然轉身,與小道童清亮目光相撞,忽覺渾身冷汗浸透中衣。他回望山下蜿蜒如長蛇的軍隊,又看眼前道人似笑非笑的神情,忽然仰天大笑:“好個武當張君寶!朕今日便信你一回——但望真人牢記,這天下,終究是朱家的天下。不是你的天下。”
    馬蹄聲漸遠時,張君寶轉身望向金殿上“治世玄嶽”匾額,指尖輕輕撫過那道劍痕。小道童仰頭問:“師父為何不放箭?”他捋須輕笑:“帝王心術如驚濤,咱們武當,隻需做中流砥柱便好。不得參與朝廷之事,即便天下萬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張君寶並不糊塗,知道自己是化外之人,最多隻能管管江湖之事,天下萬民就是有再多的委屈不公,也隻能是朱元璋來管理,輪不到自己。
    山雨欲來,鬆針簌簌落在朱元璋留下的酒壇上。壇中殘酒尚溫,映著雲霧中若隱若現的太極圖,恍若一場未醒的江湖大夢。
    (本章完)
    喜歡武學宗師張三豐請大家收藏:()武學宗師張三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