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九章 效忠
字數:5278 加入書籤
於樂吾家資豪富,從金海東路奉命渡海南下,返回登萊後,散盡家財,購買戰馬,招募豪傑,著意打造能夠衝鋒陷陣的重騎兵。
而他所打造的重騎兵,皆用高頭駿馬,而且是一人雙馬,一匹馬在行軍時騎用,另一匹則留在衝鋒陷陣時騎用,輪番交替進行。
待上陣時,人與戰馬盡皆披掛鎧甲,這樣全副武裝的重騎兵,也就是於樂吾這樣家資豪富的棲霞豪強,搭上現在擁有多家冶鐵廠,根本不缺鋼鐵的金海鎮才玩得起。
崇禎十五年閏十一月的三十日中午,駐紮在汝寧府城東門外三裏店一帶的小袁營人馬中軍,突然遭遇就是這樣一群人人頂盔披甲手持長矛,連坐下馬匹都全身披甲的重騎兵。
奉命圍攻東城門的袁時中,其設在城東的連營,雖以遙望城東門的三裏店為中心,但前軍和左右營,盡皆布置在靠近城池的前方,三裏店卻是其中軍和後營所在。
倉促之間,袁時中本人雖在三裏店,但是他在三裏店倉促拉起的流賊防線,僅僅一個照麵就被擊潰。
他的中軍也有騎兵,甚至人數比於樂吾帶來的重騎兵還要多出不少,但騎兵跟騎兵是不一樣的。
哪怕是袁時中的中軍騎兵,算是小袁營裏裝備第一等的存在了,但跟於樂吾麾下的重騎兵比起來,依然是純純的乞丐兵。
他們不僅甲胄不全,而且戰馬也多是轅馬、馱馬,甚至有的騎的根本不是馬,而是騾子。
這些“牲口”,要麽是在戰場上繳獲而來的,要麽就是剽掠各地搶到自己手裏的,別說披甲了,有不少連個正經的馬鞍子都沒有。
總而言之,袁時中拿來保護自己以及保護後營家眷的小袁營中軍騎兵,跟於樂吾重金打造的重騎兵,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至於三裏店數量龐大的小袁營步卒,其裝備水平還不如他的騎兵呢,手裏頭有把鋼刀和盾牌,那就算是攻守兼備,已經很不錯了。
大多數的人手裏,甚至都湊不齊兩樣兵器,多數都是一把腰刀,或者一杆簡陋的紅纓槍而已。
這樣的裝備水平,或許可以憑借其人數上的巨大優勢欺負欺負其他的地方官軍。
但是遇上裝備精良的關寧鐵騎以及裝備水平參照參考了關寧鐵騎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於樂吾重騎兵營,那就跟雞蛋碰石頭差不多了。
小袁營的裝備水平,在整個流賊大軍當中又屬於中下等,加上紀律性又極差,遇上登萊援剿先遣軍的前鋒,結果就隻有一個,那就是瞬間潰散。
包括袁時中本人也在第一輪衝擊中落馬負傷,死裏逃生之後,被自己的中軍親兵重新扶上馬,逃離了三裏店。
於樂吾重騎兵營乘勝追擊數裏遠,如砍瓜切菜一般斬首六千餘人,俘獲跪地求饒的小袁營賊軍及婦孺老弱上萬人。
及至當日中午午時三刻左右,方一藻親率的登萊援剿先遣軍主力人馬近三萬人,浩浩蕩蕩進駐了三裏店。
而此時督師侯恂派出城的聯絡人,孔貞會與劉肇基二人,也從東作門的城頭上縋城而下,趕來求見。
劉肇基原本是洪承疇麾下的部將,曾經在往返關、寧等地的時候,多次見過時任遼東巡撫的方一藻,包括與方光琛也彼此相識。
加上方光琛知道自家都督很欣賞劉肇基,所以聽說是他領著監軍禦史孔貞會在第一時間來見,立刻陪同出迎。
隻是孔貞會與劉肇基的來意,以及經他們之口提及的孫傳庭與左良玉之敗,令方氏父子大吃一驚。
尤其是聽說汝寧府城的城西和城南,現在就駐紮著多達數十萬的賊軍連營,不僅方氏父子,包括護送孔貞會、劉肇基來見方光琛的於樂吾都是一陣後怕。
眼看情況緊急,形勢危殆,原本還想進城駐紮的方氏父子,來不及爭取忠義軍都指揮使兼領第一團營統製安應昌等人的意見,立刻調整了部署。
其一,命安應昌率領第一團營兵馬,立刻沿著南汝河往三裏店以北布防,尋找有力地形,麵北結成長槍大陣,防備汝寧府城城北和城西的賊軍,繞道過來包抄。
其二,命於樂吾率其本部重騎兵營,護送撫標炮營往南,布設炮陣,炮擊仍在圍攻南門的羅汝才所部流賊大軍,主要目的是阻擋南門外的賊軍主力繞道來襲。
但若能解救郝效忠所部人馬來歸,亦算大功一件。
其三,由方氏父子帶第二團營前往汝寧府城東作門外,親迎崇王府眾宗親、督師侯恂以及城中士紳出城逃難。
計議已定,孔貞會、劉肇基立即原路返城。
安應昌、於樂吾以及方一藻撫標炮營參將,原歸永參將丁承烈,立刻行動了起來。
當日未時左右,五門重型紅衣大炮,在重騎兵營護衛之下,被撫標炮營的炮手和營中雜役馬拉人推著,繞過汝寧府城的東南角樓,對準了幾裏外的城南賊軍連營。
很快,重型紅衣大炮的轟鳴聲響起,頭一次出現在關內戰場上的重炮開花彈,一枚接著一枚落入到了正在圍攻南門的羅汝才軍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由於賊軍密集,每一枚開花彈落地爆炸,碎裂飛濺的彈片,都能炸死炸傷一片人馬。
僅僅過了兩刻鍾後,汝寧府城南門外的賊軍連營便出現了混亂,一些靠東紮營的流賊營頭扛不住重炮轟擊,不等羅汝才的帥令,便紛紛拔營西走。
而早已在等待時機的郝效忠一聲令下,其部人馬當即舍棄南門陣地,同時也舍棄了本就不多的一切輜重,迅速東奔。
約莫未時三刻,郝效忠便在親兵護衛之下當先一步撤到了於樂吾、丁承烈他們的陣地後方。
郝效忠見了策馬前來迎他的於樂吾,也不等後者下馬,隔著十幾步遠納頭便拜,感激涕零。
左良玉叫他斷後,在當時情況之下,實際上等於是放棄了他和他的人馬。
等到他死裏逃生,逃至汝寧府城南門外,卻被各種推脫,不許進城,實際上還是讓他和他的人馬在外麵送死。
一萬多人,躲無可躲,藏無可藏,最後打得隻剩下四千,減員接近七成,怎能不令他絕望、憤恨?
城中文官武將,尤其是為首者督師侯恂、總兵方國安,甚至包括崇王府,有一個算一個,在他眼裏,比流賊都可恨。
與此相應的是,郝效忠有多麽痛恨侯恂、方國安等人,就有多麽感激於樂吾,以及於樂吾等人所屬的登萊援剿先遣軍。
卻說郝效忠率部逃至登萊援剿先遣軍重騎兵營和炮營陣地後麵不久,羅汝才已然在斬了幾個逃跑的部將之後,一邊調轉了“義軍”火炮的炮口,企圖與登萊的炮營對轟,一邊派出騎兵往於樂吾等人所在的東南角迂回包抄。
很快,雙方對戰到了一起,打得有來有回。
羅汝才指揮的賊軍數量龐大,甚至火炮數量,都比於樂吾他們的多,但是於樂吾這邊人數少,但卻是精銳,火炮不多,然而射程比賊軍火炮的遠得多。
所以,想要迂回包抄的流賊人馬左衝右突,就是衝擊不了登萊援軍的炮營,好不容迂回接近了,又會被炮陣後麵更加密集的衝天炮炸得死傷慘重。
就在汝寧府城東南幾裏內登萊援軍一部與城南賊軍交戰的同時,得到城東有新的援軍到來消息的李自成,也派出了大批人馬繞道北門外,與前幾天損失慘重的馬守應所部匯合後,逆著小袁營北逃的方向,朝著安應昌他們的陣列撞了上來。
好在城西門已經搖搖欲墜,李自成眼見城破在即,並沒有選擇改弦更張,將那邊正在使用的大批火炮轉移到城東來,否則安應昌帶領的第一團營未必擋得住。
當然,也多虧了忠義歸明軍在整體改編為忠義軍第一團營的時候,方光琛在他們原有的長槍營、刀盾營、騎兵營、長弓手營之外,又為他們爭取編列了一個擲彈兵營,使得他們列好的大陣更難被衝破。
說到底,還是接著幾場大勝,讓李自成有了輕敵之心,沒把從登萊來的所謂援軍真正放在眼裏。
如果他一開始就像對待孫傳庭或者左良玉那樣,直接拿幾十萬大軍的主力壓上,哪怕其騎兵主力眼下不在跟前,他全靠步卒,也依然很有可能將整個登萊援剿先遣軍都包圍起來,然後慢慢吃掉。
但是沒有如果。
因為就在他派出的增援城東賊軍的力量剛剛與安應昌麾下的八千餘人交上手的同時,汝寧府城東作門的大門已經轟然打開了。
劉肇基、吳三桂各率本部騎兵,簇擁著督師侯恂,以及崇王府眾宗親和家眷乘坐的馬車,快速湧出東作門。
在他們身後,緊跟著的是總兵卜從善和平蠻將軍方國安的隊伍。
再然後,是監軍文官孔貞會、汝寧府同知韓煋以及協助守城的汝寧府團練“練總”沈萬登及其麾下大批守城民壯。
再然後,就是爭相出逃的城內士紳富戶們和得知消息的大批城中百姓了。
至於汝寧知府傅汝為,因為勸說督師侯恂和崇王朱由樻堅持守城未果,又親見他們準備出逃,憤懣絕望之下,回到知府衙門投井而死。
崇禎十五年閏十一月三十日下午,正值申酉之交,隨著督師侯恂、崇王府、守城官軍、團練人馬以及大批士紳富戶、百姓的快速撤離,汝寧府城內的秩序陷入崩潰狀態。
那些早就聽說過闖王之名,而且聽說過“吃他娘,穿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歌謠的人們,很快就從內打開了已經堵死了一個多月的汝寧府城西成門。
然後,成千上萬的人,跪在城門口,恭迎李自成大軍入城。
(本章完)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