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一章 葉赫

字數:7446   加入書籤

A+A-


    其實,楊振從祖克勇等人的報告裏已經知道南褚的名字和官職了,並且知道他懂得遼東官話。
    當然,最奇特的是,他是帶著一批蒙古牛錄投降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太尋常的東西疊加在一起,才讓楊振覺得有必要當麵詢問一番。
    但他真正想問的,卻並不是其名字和原來的官職。
    “既然是滿洲正黃旗三等梅勒章京,為何麾下多是蒙古騎兵,而且還是察哈爾騎兵?你是女真出身還是蒙古出身?”
    “回稟都督,情況是這樣的,前察哈爾親王額哲,是奴才的外甥,因此奴才曾被命為察哈爾餘部總管,兩年前額哲病逝,其弟阿布鼐繼位,奴才隨即被免。去年,盛京城新君即位,奴才又被起複為察哈爾餘部總管。”
    麵對楊振的詢問,這個名叫南褚的中年男子竟然說出了一段令楊振、祖克勇等人都驚訝不已的話來。
    這哪裏隻是一個三等梅勒章京啊,這分明是一條大魚啊!
    就在楊振等人麵麵相覷地看著他的時候,這個自稱南褚的中年男子接著說道:
    “是以,此次奴才奉命跟隨和碩英親王南下,麾下除了一些世領的滿洲牛錄,其餘都是察哈爾左翼騎兵。至於奴才本人,算是女真出身。”
    “算是女真出身?”
    原本就對南褚的身份大感驚異的楊振,聽了他說的話,更是直接反問了一句。
    “奴才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奴才雖然出身女真,但卻不是出身於愛新覺羅家做主的建州女真!”
    “哦?”
    聽到這裏,楊振在表麵上雖然仍舊一副毫無波瀾的樣子,但在他的內心之中卻已大為震動。
    這個南褚的話,仿佛在突然之間為楊振的北伐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楊振的北伐,固然是為了收複遼沈的土地,收複東北乃至拿下整個外東北的土地。
    但是,這卻並不意味著,他要將這些土地上生存的異族全部驅逐,或者消滅。
    隨著進入這個時代越久,他就越是清楚的認識到,這樣做不僅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屬實很難做到。
    因為一旦真的這麽做了,那就等於是迫使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的所有異族,繼續團結在原本小小的建州女真的身邊,堅決與自己為敵。
    這可不是智者所為。
    如果關內太平,沒有後顧之憂的話,他倒是可以憑借金海鎮在軍事裝備方麵取得的壓倒性優勢大殺四方,一路碾壓過去。
    但是想想關內的亂局,還有許多爛攤子要收拾,他現在根本無法全力以赴北上,將整個東北的廣袤大地化為郡縣。
    這就意味著,目前情況下,他也隻能如同以往曆朝曆代的漢人王朝做的那樣,在關外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進行治理。
    當然,對關外腹心之地,即遼沈地區,那是必須要收複,駐軍,移民,墾荒,然後牢牢掌握的。
    但是,對於遼沈地區以外更加廣袤的東北和外東北地區,目前最佳的策略,成本最低的策略,仍然是拉攏分化,分而治之。
    當然了,這個拉攏分化、分而治之的策略,既要建立在強大軍事威懾的基礎之上,又要找到可以分化敵人的突破口。
    這一點,楊振是很清醒的。
    當下,聽了這個名叫南褚的中年俘虜的話,楊振與祖克勇對視了一眼,彼此仿佛都看到對方眼底的一抹驚喜之色。
    沒錯,就是驚喜。
    今日這個南褚,可以因為其並非出身建州女真而選擇投降金海鎮,那麽在不遠的將來,或許會有更多不是建州女真出身的其他清虜將領,同樣因為這個理由而投降。
    因為,清虜八旗並非鐵板一塊。
    在外無強敵的、而且自身強大的情況下,他們或許會被強硬的捏成鐵板一塊,但是一旦內部衰落,而且外有強敵壓境,他們強行拚湊在一起的“鐵板一塊”就會出現裂痕。
    眼前的這個南褚,顯然就是一個先例。
    正當楊振的心思高速運轉想著如何分化清虜八旗的時候,就聽見這個自稱南褚的中年男子接著說道:
    “不敢欺瞞都督,奴才實出身葉赫,葉赫貝勒金台石乃是奴才祖父,奴才是葉赫那拉德爾格勒的長子葉赫那拉南褚!”
    “葉赫那拉南褚?你是葉赫貝勒金台石的嫡長孫?!”
    “正是!都督——知道葉赫?知道奴才祖父?”
    楊振當然知道葉赫,也知道葉赫部乃是被老奴奴兒哈赤所滅亡的,其末代大貝勒金台石不屈而死。
    當然,楊振之所以知道葉赫那拉金台石,主要是因為傳說中他在死前所發出的“詛咒”:
    “葉赫那拉就算隻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亡建州女真!”
    這個所謂的“詛咒”後世有很多“版本”。
    有的說金台石死前說的是:“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滅滿洲”。
    有的說是:“滅滿清者,葉赫那拉”,等等。
    當然,也有的版本說,發出這個詛咒的並不是大貝勒金台石,而是金台石死後葉赫部的另外一位貝勒——金台石的侄子布揚古。
    但是所有這些版本,要麽被稱為“金台石的詛咒”,要麽被稱為“葉赫那拉的詛咒”。
    對於這些傳說的真實性,楊振當然是嚴重懷疑的。
    因為葉赫部被滅亡以後,主要首領盡皆被殺,而其餘部,則被分散編入了當時的後金八旗之中。
    就算金台石或者布揚古臨死之前真有這樣的詛咒,以老奴奴兒哈赤對待敵人的殘酷嗜殺本性,也絕對流傳不下來。
    因此,現在流傳下來的所謂“葉赫那拉的詛咒”,大概率是兩百多年後民間對“葉赫那拉杏貞”也即慈禧太後出身的一種“編排”和“戲說”。
    當然了,楊振內心雖然嚴重懷疑“金台石的詛咒”存在的真實性,但是他對葉赫部與建州女真之間綿延數代的曆史仇怨卻是毫不懷疑的。
    因為若非如此的話,不管是葉赫那拉的詛咒,還是金台石的詛咒,就根本不會有廣為流傳的基礎。
    現如今,距離葉赫部被滅族,不過二十來年而已,甚至許多當事人都還活著。
    包括這個金台石的長孫葉赫那拉南褚,以其現在的年齡來看,當時應該已有十六七歲了。
    也就是說,其祖父金台石寧死不降,其堂叔父葉赫西城貝勒布揚古在得到投降不殺的保證後率部出降卻仍被殘忍殺死的往事,想必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裏邊了吧!
    想到這些,楊振心中有點明白了這個葉赫那拉南褚因何會以滿洲正黃旗三等梅勒章京的身份選擇投降了。
    當然了,他不投降的話當場就會被殺,這一點想必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但是,其葉赫那拉氏的出身,尤其是葉赫末代貝勒金台石的嫡長孫身份,卻讓其投降具有很多不同的意義。
    一念及此,楊振看著葉赫那拉南褚,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
    “既然你已決心歸降於我,那麽今後在我軍中,就不要再自稱奴才了。你不是我的奴才,也不是任何人的奴才,我這裏不興主子奴才這一套。”
    “奴才,不,卑職知道了。”
    “你是葉赫貝勒金台石的嫡長孫,那麽汝父德爾格勒而今何在?”
    “回稟都督,葉赫城被毀之後,卑職父親被俘,被帶到建州看管,因卑職祖父身亡、葉赫被毀之故,家父鬱鬱而死,卑職在清國三等梅勒章京的世職,即承襲自家父。”
    聽到德爾格勒已死,楊振心底倒是鬆了一口氣。
    葉赫那拉南褚因其身份特殊,在楊振看來,算是一個奇貨可居之人。
    但是如果德爾格勒還在,那南褚的地位就要遜色很多了。
    “葉赫貝勒的其他子孫,還有葉赫部的遺民,如今在滿洲八旗裏麵還有多少?”
    “卑職叔父布爾杭古、布爾漢、尼雅漢,各有牛錄,此外卑職弟弟索爾和領有四個牛錄。旁係兄弟中尚有蘇克薩哈在多爾袞麵前深得信任。若算上其他旁係,原屬葉赫部的遺民在滿洲八旗之中,共有十一個牛錄人口。”
    隻有十一個牛錄人口,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三百戶,與葉赫鼎盛時期相比,確實是差太遠了。
    葉赫鼎盛時期,單憑其自身就能動員過萬兵馬,幾乎可以與建州女真分庭抗禮。
    “這其中,還能聽你號令的,又有多少?”
    “這個,或許隻有卑職自己和弟弟索爾和所領牛錄了。”
    當楊振談到哪一些人馬還能聽從其號令的時候,南褚的眼神瞬間黯淡了下來。
    “愛新覺羅家最擅長分化拉攏其他部族,想當年若非蘇克薩哈之父蘇納背叛葉赫,充當內應,葉赫東西二部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不敢欺騙都督,現今卑職雖然頂著一個承襲來的梅勒章京世職,但是卻被分派打理察哈爾餘部的事務,所以出身葉赫的各個牛錄,實際上是一盤散沙。”
    說到這裏,南褚似乎想到了什麽傷心事,神色陰鬱,低頭不語,而楊振隻是靜靜看著他,心中琢磨著自己的計劃。
    不過,很快,南褚抬頭看向楊振的目光就再次明亮了起來:
    “但是都督北伐,卻是一次機會,如果都督能夠給出剪除建州,恢複葉赫的承諾,那麽兵臨盛京之時,卑職有信心將葉赫出身的各個牛錄召集到一起共謀大事!”
    “剪除建州,恢複葉赫?!”
    南褚的這番話說完,不隻楊振驚訝,就連祖克勇、楊珅等陪同在場的幾個人,也都訝然出聲。
    “沒錯!若得如此,卑職願意鞍前馬後,誓死效忠都督麾下!”
    一直保持躬身站立姿態的葉赫那拉南褚說完這個話,突然在楊振麵前跪下,目光炯炯的盯著楊振。
    而他的話,同時也像一聲炮響,在楊振腦海裏炸開。
    以往楊振隻是想著分化瓦解清虜八旗與八旗漢軍的關係,一直想著如何策反八旗漢軍將領。
    再後來,有了八旗蒙古牛錄的投誠以後,楊振又想著如何離間和分化滿八旗與蒙古八旗的關係,對招降和收留蒙古八旗一直敞開大門。
    但是現在,葉赫那拉南褚的話語一下子為楊振打開新的思路,莫說蟎洲、蒙古以及八旗漢軍之間不是鐵板一塊了,就是滿八旗本身也並非鐵板一塊。
    離間和分化滿八旗,或許才是真正瓦解清虜的釜底抽薪之策。
    想當年,建州女真除了攻滅葉赫部之外,還曾相繼攻滅了與葉赫部同屬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的烏拉部、哈達部、輝發部。
    這些部落或者部落聯盟滅亡以後,都被陸續並入到建州女真所謂的滿洲八旗之中了。
    然而這些部落或者部落聯盟,在被建州女真滅亡之前,他們的地位是與建州女真並列的,很多都有大明朝的官爵封號,都屬於或者隸屬於大明朝的“羈縻”衛所之內。
    要知道,想當年葉赫被建州女真滅亡之後,萬曆皇帝還曾派人往遼東巡邊,尋找金台石的子孫呢。
    後來尋找未果,還派人給寧死不屈的金台石和其他死難者立廟祭祀。
    如果楊振在這次北伐的過程中能夠發出恢複葉赫地位,甚至恢複扈倫四部地位的明確號召,那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化清虜八旗的作用。
    當然了,作用有多大不好說,畢竟扈倫四部並非都像葉赫部那樣,與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家族仇深似海。
    而且也不是所有部落都想葉赫那拉南褚這樣,有著毫無爭議的葉赫部末代貝勒金台石嫡長孫的身份。
    再說二十多年過去,現在還有多少人懷念以前的葉赫、烏拉、哈達、輝發部,也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但是話說回來,葉赫那拉南褚的話的確為楊振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路。
    如果能通過恢複葉赫的做法,喚醒滿八旗內部的其他有分離自立想法的人,比如海西女真其他三部的移民,比如所謂的伊徹滿洲各部落,隻要他們對建州女真起了異心,那麽這個做法就算發揮了效用。
    甚至建州女真本身都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由許多部落拚湊而成的。
    因為老奴奴兒哈赤最早的基本盤,隻是建州女真各部中的一部,即蘇克蘇滸河部,後來是利用了大明朝拉一派打一派的政策,先是背靠大明朝壯大自己,然後通過不斷的武力脅迫和戰爭,把建州女真各部強行統一起來的。
    比如,渾河部、完顏部、董鄂部、鴨綠江部等,都是被老奴打著為大明朝征討不服的旗號武力兼並的。
    當然了,由於這些被吞並的建州女真部落,與蘇克蘇滸部統一編入八旗的時間太久的緣故,加上各種聯姻,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楊振已經不指望他們會有人站出來與老奴的那些子孫作鬥爭了。
    但是建州女真各部之外的其他部落,尤其較晚被吞並的葉赫部,以及東海女真各部落,伊徹滿洲各部落,楊振覺得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