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為何不是楚王

字數:1722   加入書籤

A+A-


    曹操推舉張易為吳王,心裏是有把握的。

    他認為:張易力挽狂瀾,力推劉玽上位,還奪玉璽贈之,讓劉玽變成正統,然而劉玽一口氣封了幾十個王,僅僅封張易吳候,封地還是張易一直經營的揚州,其他沒有任何實惠,張易心裏肯定不舒服。

    因此,董卓拘劉玽於上林苑,張易才會不管不問,加上董卓比劉玽乖巧,張易需要什麽樣的聖旨,董卓都會幫他送到,還管劉玽幹什麽?

    曹操現在提出此計,何嚐不是為自己以後封王做準備。

    用張易打破異姓為王的規矩,董卓再跟上,手下群臣自然會推舉自己為王。

    隻要登上王位,和其他諸侯拉開差距,統領群雄就要方便得多。

    隻是這種事情不能明說,得讓屬下自己考慮,等他們提出來後,還得三辭才受。

    曹操見到各位若有所思,又說道:“如果張易接受王位,討伐袁紹,就不能再用逆臣之名討伐,也不會趕盡殺絕,畢竟異姓為王,天下共擊之,是高祖定下的規矩,張易會權衡這裏麵實惠差距的,所以諸位也不要有唇亡齒寒之慮。”

    曹操一封聖旨,就有諸多好處,把困境化解於無形,等群臣細細品味後,都拱手佩服,連稱明公高明。

    曹操一計收複百官,心裏很得意,於是立刻讓人去辦,還特意讓袁基陪著太監去陳留宣旨。

    袁基現在是袁氏家主,袁術稱帝後,一直被曹操軟禁在北邙山向先帝謝罪,現在把袁基送到張易處,等於放袁氏一條生路,既結好袁氏,又能讓洛陽百官群龍無首,隻能緊緊圍繞自己。

    張易哪知曹操在算計自己,他停駐陳留接近三個月,正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

    水師攻陷江夏,安陸黃氏投降,讓出江夏太守和江夏各縣縣令都尉位置,所轄軍隊交給水師整編,讓出安陸縣以外的主宗所有田產,才保住家族所有成員性命,黃祖歸隱,黃鍾和黃射進學習班,學成後另有任用。

    法正出任江夏太守,帶來的其他秘書郎分任江夏各縣縣令,長江水師防區從柴桑一直延伸到江陵,江夏各縣都尉都由水師陸戰隊軍候擔任。

    蒯良學習班出來,出任南郡太守,蒯越軍隊移駐夷陵,新野等地由南陽太守祖茂接管,算是對蒯家的獎賞,也讓襄陽周邊不再有荊州世族兵馬。

    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都被平東軍拿下,各級官員都由江東委派,準備接收河北移民。原太守縣令都送襄陽學習班回爐。

    武陵郡靠近益州,平東軍沒有攻取,調任蔡瑁為武陵太守,帶一萬兵上任,蔡瑁其餘軍隊交水師整編,蔡家保留襄陽周邊所有資產,江陵蔡家田產由江東商隊贖買,江陵蔡家莊戶隨蔡瑁去武陵開發。

    江東軍隊攻陷荊州,拿掉蔡黃兩家特權,卻沒傷兩家根本,給荊州宗族吃下定心丸。

    三月還差四天期滿,袁基帶著太監趕到陳留宣旨,封張易為吳王,荊楊交三州為吳王領地。

    張易是站著聽完太監宣旨的,聽完後,笑著問袁基:“為何不是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