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製衡之道
字數:1787 加入書籤
張易指著遠處一大片沼澤對荀攸說:“這個島嶼的稻田能滿足島嶼口糧就行,不需要再增加了,這麽大野牛群太難得了,保留沼澤森林給野牛繁衍,每年馴服一些小牛送到其他地方,這周圍很多島嶼,大部分都是沼澤地,全部適合野牛生長,你們可以有目的投放養殖,養牛從長遠來說,要比做皮具賺錢啊。牛老去後,照樣還是皮具,不是嗎?”
郭嘉在邊上笑著說:“老師,現在市場上,小牛皮,羊羔皮要受歡迎得多。”
張易立刻說:“都是矯情,人皮更細膩,是不是就要殺人取皮啊?關鍵還是看加工,供應鏈不能受市場左右,大漢耕地要牛,拉車要牛,永遠都是缺牛的。”
荀攸笑著說:“荀氏能從讀書耕地變成做皮具,也能從做皮具變成養牛。”
張易立刻擺手:“皮具不衝突,鱷魚也是可以養殖的,這南海島上鱷魚很多的,其實你們在這個島上挖些池子,用石頭水泥加固圍堰,就可以投放養殖,你們不舍得牛肉喂養,可以捕魚投喂,這周圍海裏,有的是魚啊,海軍退役,可以當水手,水手老了可以當漁民嘛,吃不掉,賣不掉的魚都可以喂養鱷魚。小孩子也是漁民的生力軍,從小習慣了大海,長大才能當個好海軍,這是不是一種良性循環呢?”
荀攸立刻說:“哎呀,我怎麽沒想到,沒有這些野生鱷魚,我們的人也安全得多。老師一出手,就是兩個產業鏈,提供那麽多就業機會,我們這裏再來五萬人都有事做了。”
張易輕輕一笑:“嗬嗬,你還是小看這個島嶼了,這島在航道上,以後有五十萬人都住得下。”
後世這島上有五百多萬人,說出來害怕嚇著他們,張易隻說了保守的十分之一。
荀攸問:“老師允許我們往前了?”
張易拿出地圖,指著周圍地方:“往前是一條線,很容易被人截成幾段,往邊上是網絡,有寬度和密度,打仗時進退自如,平時也能互通有無。舍近求遠,不可取。沿途港口建成了,是不是也要像會稽那樣往裏深入呢,舍易求難,同樣不可取。你們深化發展現有港口才是正解,不要想得那麽遠。
海軍部要做的的事情還有很多,把每個港口當成一個郡縣來建設,農牧漁工一樣不能少,盡量做到自給自足,然後再靠特產品賺錢,否則你們在這裏是呆不長久的。
還有,連水師都有陸戰隊,海軍為何沒有陸戰隊?水師在海上發威,城堡守衛還得靠陸戰隊,以後水師的兵源哪裏來,隻能從陸戰隊來,船廠不可能一直有那麽多老兵給你們挑選的。”
張易知道,不是荀攸他們不清楚這些,而是有顧慮,吳國已經是大漢的特殊存在,海軍部屬於驃騎將軍府,同樣是特殊存在,如果按照張易說的那樣建設,以後的結果,要麽割據一方,要麽被並入吳國,海軍部也就失去了現在的特殊性。
在建設初期,張易當然要給他們鬆綁,主動提出來,讓他們大膽去做,至少在自己這一世,這些島嶼不會離開大漢,以後分開也是內部糾紛,不在張易考慮範圍內。
張易在巡視南海,司馬懿也開始進入泰西封城,身後跟著六十三名穿著安息騎兵鎧甲的衛隊。
護送他來泰西封的張處,到了卡拉港後,給他留了三個軍候,各帶二十名軍士,作為他的衛隊,其他都帶走了。
到了城門口,護衛頭領上前對守門騎兵說:“我們是西域來的,要見代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