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曹操求教
字數:1725 加入書籤
張易從東隱回來後,劉詰已經去了長安。
張易一直考慮,他退休後,吳國和驃騎將軍府要不要還給劉詰,結果劉詰根本不想要,張易手下將士和官員也不太願意,他們希望張鯤接手吳王和驃騎將軍位置。
因為如果吳王和驃騎將軍還給劉詰,張易一定會連張鯤都帶走,相比於劉家的皇帝,這些將軍和官員更相信張易的兒子。
劉詰登基,隨後就把退休的荀彧長安,然後由荀彧從吳國給他調去無數青年才俊,輔佐他管理長安城。
劉詰想做事,卻不敢有野心,即使做皇帝,也隻把自己看成長安令。
他覺得自己能把長安治理好,就無愧張易的教導,其他就交給吳王和驃騎將軍即可。
河北曹操一直冷眼旁觀張易,聽說司馬懿被張易送到泰西封後,就開始回憶張易當時邀請他時說的話,最終知道自己還是著了張易的道。
然後他開始重新了解張易,甚至派曹氏子弟帶著心腹扮作商隊,一直把生意做到泰西封,幾經對比,卻發現張易確實沒有騙他,包括在司馬懿的任用上,僅僅是商會副會長,泰西封城主是交河城的呂布。
在曹操看來,司馬懿是被張易發配出去,泰西封情況複雜,張易用司馬懿智謀,卻不給司馬懿軍權,確實比自己更會用人。
等張易把自己孩子送到海外為王,皇帝位置送給劉詰後,曹操終於確信張易真的不想搶帝位。
劉詰是金陵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張易如果意屬兒子當皇帝,絕不會讓劉詰登基,還允許金陵學院培訓出來的學生,跟著劉詰去長安。
現在皇帝和吳國徹底親密無間,曹操知道自己的魏王是永遠沒有著落了,不如學張易遠走海島,讓子孫不封為王。
這種事情當然要請教張易,於是讓長子曹丕代理冀州牧,自己乘著張易送他的馬車,來金陵拜訪張易。
過來時,曹操先參觀了洛陽,這裏是他心中永遠的刺。
洛河穿城而過,城中無數運河都和洛河聯通,河岸卻全用石頭壘就,因為挖出的運河太多,城中其他位置被挖出來的土整體墊高了兩人高,為此連皇城都拆除了,隻留下地勢較高的幾個宮城,作為劉氏皇室的太廟。
曹操帶著許諸微服而行,見到運河上往來穿梭的快船,給河邊高樓人家送去各種生活用品,方便之極,曹操忽然問許諸:“後悔把家搬到鄴城嗎?”
曹操將士大多數跟著他去了河北,但是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把家搬到河北,就碰上拆遷,拆遷後環境要好得多,最終隻有許諸把全家搬到河北,其他人家還留在洛陽城。
曹洪多年前就離開河北回到洛陽,花費巨資買下洛陽中心地段的商場,成為洛陽城有名的大商家。
當然,曹洪是曹操指使回洛陽做生意的,相比於軍事才能,曹洪很有豪商的潛質,依托江東和西域商品,曹洪早就腰纏萬貫,還買下最富庶區的一處大院子,裏麵都是高樓,可以容納三千人居住。
這次曹操來洛陽,就住在曹洪的豪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