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戰米倉道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想從關中三輔進入漢中郡,除了走地勢平坦陳倉道進武都再轉入陽平關外,還有四條貫穿秦嶺山脈的穀道可選擇。

    從東至西,分別為峪穀道、子午穀、儻駱道和褒斜穀。

    其中峪穀道和子午穀,都是以京兆尹為起點,進入漢中郡東部山區。

    峪穀道走至漢中郡的西城與錫縣之間,漢水與乾佑河匯流處;而子午穀的出口則是龍亭與定遠縣之東。這兩個出口都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相互逼近之處,丘陵連綿,道路崎嶇難行且平地甚少。

    如果選擇這兩條道路進軍漢中,那麽縱然有十萬精兵,都要受製於地形無法施展開來。

    不過,若是從漢中突襲關中三輔,出口處卻是空曠平坦,且能順著潏水直接殺到長安城牆下,能有奇兵之效!

    而儻駱道在漢中郡有兩個出口。

    其一是沿著儻水在龍亭的西邊,另一是沿著酉水在龍亭的東邊。

    由於路線幾乎和水流吻合,許多地方都是行走在水流上方的棧道,從糧秣供給和軍械運送方麵考慮,並不是理想的行軍路線曆史上的蜀將柳隱堅守的黃金戍圍一帶)。

    剩下的褒斜穀道,是依托於秦嶺南北兩條水流衝出來的河穀。

    分別為褒水和斜水,褒水河穀又被稱之為箕穀;斜水河穀又被稱之為斜穀,出口往北不遠處的黃土塬便是五丈原諸葛亮病故之處)。

    從周朝開始,褒斜穀就是漢中與關中聯通的主要通道。

    當年讓周幽王不惜為之“烽火戲諸侯”的褒姒褒中縣就是古褒國),據說就是走這條路線進入關中的。

    如今,曆經多年的修繕與拓寬,褒斜穀就是最佳的進軍路線。

    這也是華雄讓楊豐帶著部曲,前去燒毀褒斜穀棧道的緣由。

    為了防止蘇固被殺的消息,被關中知道得太早,讓掌控朝廷的董卓看到機會,直接派兵來渾水摸魚。讓自己能有充裕的時間,將占據漢中郡生米煮成熟飯!

    閑話少敘。

    華雄在米倉道北側出口堵了一日後,楊豐終於到來。

    更巧的是,陳調之前通知的成固縣郡將,也剛好帶著五百郡兵趕到。

    將近兩千的兵力,也意味著,發動攻擊的時候。

    “咚!”

    “咚!”

    “咚!”

    如雷的戰鼓,震天響起。

    華雄沒有讓人去喊話招降,而是直接就調度兵馬發起進攻。

    又或者說,沒必要去白費功夫。

    漢中太守蘇固是張修殺死的,他也肯定知道,官兵饒了誰都不會饒了他,不可能投降。

    不過,華雄的調度,卻有些奇怪。

    率先出陣的,是七百武都義從。

    他們驅馳著戰馬,分為兩部,分別從陣列左右側往後迂回,繞了一個大彎讓馬速提到了極致。

    隨即,便五六騎並排,如同一條長龍,從側方奔到張修固守的陣列前,急促射出手中箭矢後,便調轉馬頭呼嘯而過,環形往後馳驅去,咬住了隊尾。

    從蒼穹之上俯瞰,就如同分為兩部的武都義從,就如同兩隻咬住了自己尾巴的蛇!

    不斷旋轉著!

    每一刻都有箭矢從騎兵手中飛馳而出,堪稱生生不息,毫無間隔。

    環形奔射!

    那是在馬背上長大的羌胡部落,最擅長的騎射功夫!

    這種戰法,陳調看得目瞪口呆。

    而被箭矢傾泄著的張修部,就是水深火熱了。

    他們隻有高高舉起木盾護住頭頂,用相互靠攏、彼此依偎來將木盾的防禦麵變大,根本就無法抬不起頭來,觀看敵情和反擊。

    而這個時候,楊豐和六百親衛部曲,都帶上了鬼麵具,借著騎射的壓製,結陣徒步攻了上去。

    恩,成固的郡兵沒有參與在內。

    雖然陳調一臉慷慨就義的請求華雄,讓他帶著郡兵打頭陣。

    但華雄拒絕了。

    主要是看不上這些郡兵的戰力。

    依著山脈水流行走的米倉道,終究是狹小的山道。如果想短兵相接,雙方交鋒的麵,隻能容下五六十人的兵力,完全無法施展開來。

    在這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攻堅,他可不想讓戰力不強的郡兵,給墮了己方的士氣。

    說是遲那時快。

    帶著鬼麵具的楊豐,還真猶如索命的厲鬼一樣。

    無愧於昔日在酒泉郡闖出來“見之如好婦,奪之如猛虎”的名聲。

    他親自充當了鋒矢,精銳的部曲緊跟其後,直接就撞進了張修的陣列內,試圖一鼓作氣殺透敵陣。然而張修的麾下兵卒,同樣是以彪悍善戰的賨人。也不知道張修許下了什麽諾言,讓他們被箭矢壓製下依然銳氣旺盛,悍不畏死。

    一時間,雙方竟然殺得難解難分,勢均力敵。

    不過廝殺了兩刻鍾,都不寸步不讓的雙方,竟然都戰死了一百多兵卒,場麵慘烈無比。死去兵卒的屍體,有些彼此繼續進攻的空間,有些順著水流飄下。

    也讓觀戰著華雄,眉目緊鎖。

    狹隘的山道,讓他空有兵力優勢,也無法得以施展。

    就算是後方的甘寧部,也戰鼓雷鳴,正從背後夾擊而來,也被張修分兵擋住。

    至於騎兵奔射,早就停止了。拋射主壓製與掩護,都已經短兵相接了,沒必要讓箭矢傷了自己的兵卒。

    這種結果,他無法接受。

    因為他的時間,同樣不充沛。

    夫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楊豐和甘寧的夾擊,無法將張修一舉擊潰,那麽第二次、第三次就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