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五章、憐之必恨
字數:2414 加入書籤
兄弟如手足。
那麽,家人如什麽?
兄弟的命和家人的命比起來,孰重?孰輕?
華雄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也不需要去思考答案。
他就是讓兩個黔首漢子做出選擇。然後,他得到他們的答案了。
當然了,他還是費了點唇舌和口水的。用了兩個問題,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僥幸。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我把你們的屍體,扔到官道旁邊。你們覺得官府,會不會讓你們的家人來認領回去下葬呢?”
這個問題,得到的回答是一片沉默。
兩個漢子心中都有答案,也不再抱著華雄找不到他們家人的僥幸。
第二個問題,是華雄拿起了楊木獵弓,往五十步外的一顆樹木射光了箭囊才問的。
“你們覺得,我有沒有殺死你們全家人的能力呢?”
嗯,那些射出去的箭矢,整整齊齊的排成一列。
這次,兩個漢子麵若死灰。
所以呢,他們也做出了選擇。在他們的心中,都是親情比友情更重一些。
牽扯到殺死華立夫婦的人,一共有八人。
不過,現在就剩下五個半了。
因為當時華立奮起反抗,砍傷了三個人。其中兩個抬回去沒多久就一命嗚呼;另一個現在殘了,想穩穩當當站著需要柱杖。
而令華雄意外的是,牛角村裏那位幫忙找繯首刀的漢子,被眼前兩個人稱為楊瘦子的人,竟然也參與在了其中!
瘦不拉幾、一看就沒半點威脅的他,是負責看風的。
他自幼體弱,不堪農事之重,便時常溜達在獂道縣城外物色可以劫掠的外鄉人。
那時候,他看到了背著大小包裹的華立夫婦,就抄小路跑去給同夥通風報信,讓他們來劫掠財物。
是的,劫掠。
他們當時並沒有打算殺人。
至少這點,在眼前被綁著的兩個漢子嘴裏,特地強調了好幾次。
當時,他們分成兩批,偽裝成官道上趕路的行人。前一批在前麵吸引華立的警惕,後麵那批趁機用刀橫在了龐氏的脖子上,逼迫華立放下包裹和財物。
華立當時照辦了,但龐氏卻動了。
她沒有理會脖子上的刀。
她隻掛念著,自己是一位母親。
眼前的狐皮和細絹,是華家攢了好幾年才籌夠的,是自己孩兒娶妻的聘禮。
失去了,等於讓孩兒和隔壁的王達一樣,以後要娶個羌女為妻!連帶以後的孫子,都會被人鄙視為“胡奴種”、被嗤笑為“賤羌子”!
這種結果,她不能接受。
她覺得,不能為了自己的命,就讓子子孫孫都被人歧視。
所以,她奮起掙紮,呼喚著自家夫君不要管自己,快點帶上財物逃跑。
就在掙紮與混亂中,劫持她的賊寇失手了,讓她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也讓華立紅了眼睛。
他拔出了繯首刀,怒號著想為妻子報仇。想為這個跟了自己以後,就沒有享到一天福卻依然相濡以沫的妻子報仇。
就是寡不敵眾。
在砍傷了三個人後,他也倒在血泊中,隻能用不甘和悲傷的眼神看著妻子的屍體,然後耷拉下了眼皮。
事情很簡短,三言兩語之間,兩個漢子就說完了。
卻讓華雄沉默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