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幾家歡笑

字數:2375   加入書籤

A+A-


    人心這種微妙的東西,無形無影,卻能看得見摸得著。

    比起西縣的眾誌成城,華雄從落門聚到冀縣的沿路所見,就有了天壤之別。

    並不是傅燮失去了人心,而是耿鄙將傅燮苦心經營了一年多的人心,用半個月的時間就給敗完了。

    本來,傅燮沿著渭水流域,從落門聚、冀縣、望垣和上邽縣等地,都設立的屯田點。

    不光讓漢陽郡流連失所的黔首百姓,放下了前去金城郡投奔叛軍的念頭,還感召了不少叛亂羌人部落的歸降。

    結果呢,耿鄙覺得叛軍內訌,正是大舉征伐的絕佳時刻。

    刺史府一紙公文,就將屯田的糧秣給征收了,讓強令屯田黔首按戶出壯丁服徭役,壯者充當輔兵壯聲威,弱者成為運送輜重的農夫。

    在他的腦海裏,是叛軍內訌之際,不可能擰成一條繩子來對抗討伐。覺得他的大軍一到,對方應該會作鳥獸散。

    征調這些黔首,就是為了讓討伐順利一些。

    至於耽誤春耕嘛,笑話!

    涼州羌人叛亂一日不平,哪能安安心心的屯田!耽誤了一時的春耕,就能得到以後長期的春耕,等於一勞永逸。

    行軍打仗,想勝利,怎麽能不付出代價!

    客觀的說,耿鄙的出發點,的確是一片公心。

    就是眼光與戰略都有限,在不對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

    當然了,這種人,往往也會比那些碌碌無為的人,帶來更大的災難。因為這種人堅持自己是對的,所以無所畏懼,聽不進任何金玉良言。

    傅燮就就極力反對了。

    耿鄙呢,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氣急了的傅燮,直接將《孫子兵法》中的“不教而戰,謂之殺”都給脫口而出。

    相當於當著所有人的麵,指著耿鄙的鼻子大罵:你這個刺史,就是個連最基本兵法都不理解的莽夫,更是禍害黔首百姓的屠夫。

    耿鄙一臉的鐵青,直接拂袖而去。

    然後又以刺史府的名義,再度發出了一紙公文,給上一次的命令做了補充。

    違期者,以從叛論處!

    好嘛,黔首百姓們在明晃晃的刀子麵前,不得放下手中的鋤頭,別上繯首刀,在家人擔憂的目光中踏上征途。

    人人一臉悵然,也怨聲載道。

    而歸降的羌人部落,就沒有那麽好說話了。

    本來嘛,他們對漢室朝廷的權威,就沒有多大的敬畏。之前來歸降,不過是想著,能過上平靜安穩的日子。

    結果糧秣被征調了,還要去服徭役?

    那他們在這裏幹什麽?

    什麽都沒有得到,就要讓他們為官府賣完力氣後,還要去賣命?

    這樣的待遇,還不如跟著韓遂叛亂的日子,活得更加滋潤呢!

    當刺史府的公文下達的時候,當傅燮阻止不了耿鄙的固執的時候,屯田的羌人們又一次叛亂了。他們將屯田所在的房屋和耕田,都肆意破壞了一番,帶著能帶走的物資揚長而去。

    有的返回以前的牧場,有的直接跑去金城郡參與叛亂。

    這種結果,等於官府白白出錢糧,替叛軍養了一年的兵!

    把傅燮給氣得,差點沒一口老血給噴出來。

    畢竟沒有什麽事情,比看著自己的心血,全部被肆意糟蹋更憤慨難當的了不是?

    華雄從落門聚過來冀縣的時候,就是看到了屯田之處,一片狼藉的景象。

    還有黔首百姓們,麻木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