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第一更)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A+A-
陳知縣這麽說自是一片好意。
林延潮心想這不是要自己禮下於人嗎?
林延潮看了左右,但見士子們早就有不少離去,剩下的見林延潮與陸翁,陳知縣在相談,也是非常有眼色的先行一步離開。
至於董其昌,袁可立見這一幕,也是聰明地表示告辭。
林延潮見左右無人,於是道:“懇請陸翁教我。“
陸樹聲笑了笑,沒有直言,而是對陳知縣道:“今日在連舫上設宴,好好招待狀元郎。“
陳知縣允了一聲道:“學生這就去辦。“
林延潮也知陸樹聲不會這麽爽快地答允自己,拿捏架子總是要的。不過如此也說明有戲,於是林延潮讓人告之林淺淺一聲,自己留在連舫上,陸樹聲,陳知縣設晚宴款待。
宴上酒過三巡。
乘著酒酣耳熱之際,林延潮向陸樹聲道:“下官恩師盡忠國事,可是仕途多艱,陸翁既與恩師有舊,懇請提攜恩師一二,下官與恩師都感念陸翁大德。“
陸樹聲笑著道:“狀元郎,此番回家省親,自身尚且不保,又怎麽還想幫你老師來了?“
林延潮心道,自己這眼下仕途不順沒關係,就算眼下張居正不容自己,大不了去潘季馴那擔一知縣,或者等張居正掛了以後,申時行當政,自己怎麽樣也不會混得太差,自己還年輕怎樣都有機會。
倒是林烴若是沉淪下去,仕途就這麽完了。
當然林延潮話上卻是道:“若非恩師,哪裏有晚生今日,與之相較,晚生倒是情願不當官。“
林延潮這話說得也並非都是假話,也有些許肺腑之言在其中。
陸樹聲歎道:“你恩師倒是收了一個好弟子,其實你老師辭官後,老夫亦有寫信過問,問他今後之打算,但他卻回複老夫說,老父年高,長兄病逝,無人侍奉膝下,自己需替長兄盡孝在家奉養。老夫看來令師其實心灰意懶,不願再任官視事,故而這才這麽說。“
“他既是不願,老夫也無能為力啊!“
林烴說得也是大義所在,在重視孝行的明朝,林烴這麽說,陸樹聲也不好再勸。
林延潮心道,原來如此啊,有陸樹聲的保薦,老師出山完全不是問題,隻是自己老師因對仕途失望,已是完全不願再起複了。
之後林延潮辭別陸翁,陳知縣本要用座船送林延潮南下,這座船乃是官船,用黃布寫官員銜名於旗上,一路南下,水上各船都會回避。不過林延潮心想自己南下,被貶官的幾率很大,就不這麽招搖了,就讓袁宏道幫自己雇了一艘直接從錢塘江出海南下至福州。
林延潮之所以選擇乘坐海船,是因之前船破在陸上耽擱好幾日,若是再不抓緊時間趕回家中,那麽很容易逾期未歸。
眼下林延潮正不得張居正歡心,必須小心做人,若是真的延誤了回家的歸期,被禦史抓到小辮子,參他一本自己仕途也就玩完了。
故而乘坐海船從錢塘江出海返回家中會快一些,如此不會誤歸期。
從錢塘江出海後,海船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航行,林延潮站在船邊,見碧海萬裏,船隨浪起浪伏,不由心潮起伏。
他不由想起不由王陽明的故事。
當年王陽明得罪了劉瑾,被貶官去貴州龍場。王陽明走到杭州時,劉瑾還是不放過王陽明,於是派錦衣衛追殺王陽明。
於是王陽明無奈,想出了一個裝死脫身的辦法,他跑到錢塘江邊上,將一隻鞋丟進江裏,一隻鞋丟在岸上,佯裝出投江自殺的假象,騙過了錦衣衛。
然後王陽明卻從錢塘江上坐海船出海,從海上跑路,結果跑路時,在海上突遭大風暴,船隻欲沉。
此時此刻王陽明寫下了一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
這飛錫是講智者大師之事。智者大師到了天台山時,要從此山至彼山,但兩山之間卻是深深的懸崖。
於是智者大師將錫杖往懸崖上一丟,就乘錫杖飛過到了彼山之上。
當時王陽明前途茫茫,生死未卜之際,他坐在隨巨浪起伏的船上,想得卻是月明飛錫!
這首詩乃林延潮最喜歡王明陽的一首詩,當年顏鈞曾將此詩贈給林延潮。
此詩林延潮至今攜在身邊,沒有離身。
與王陽明當時相較,林延潮心想,自己此刻困境又算得什麽?大不了回家以後,閑散個幾年,到時在出仕為官也是一樣。
就在林延潮此刻身在海上,已是做好了貶官的準備時,遠在京師的內閣堂房上。
“啟稟元輔,山西布政使奏報,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山西六府三直隸州,雨水甚寡,田農正苦於無雨,後所幸三月時,下了好幾場大雨,旱情方解。“
“山西幾百名士紳上表說,正因聖人在朝,光耀九州,匡扶社稷,故而百姓們能久旱逢甘露,這都是洪德所至,合省百姓無不感激涕零啊!“
這官員搖頭晃腦的道。
聽了官員們的阿諛奉承,張居正反而是眉頭一皺。
坐在張居正一旁的申時行察言觀色,當即嗬道:“好了,不必再說了,退下。“
這官員不知為何馬屁拍到了馬腿上,不由什麽惶恐連連道:“下官失言,元輔恕罪,三輔恕罪。“
聽了這話,張居正本來不欲作色的,此刻卻道:“閉嘴!“
是,是。這官員連連叩頭這才倉皇離去。
申時行與張居正道:“相爺息怒,如今天下的官場,皆是如此,實在是有負聖心啊。“
張居正道:“仆在位十年,本欲革新吏治,簡拔能吏,驅逐庸官,但這等庸碌之輩,逢迎之徒,仍是充盈朝堂之上,實叫我心寒。“
申時行道:“相爺,能臣幹吏有能臣幹吏的好處,庸碌逢迎之輩,亦是有他的用途。“
張居正點點頭道:“這一次河南,山東布政使都是上奏,說去年冬末春初都有大旱,到了今年春初卻是遇到大雨,正如你的門生林延潮所言,去年確有大旱,但因今年雨情豐沛,大旱得到消解。“
“汝默,我問你這門生到底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