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劍
字數:3251 加入書籤
這次大比,可真是熱鬧啊!”成潘搖著紙扇,一派貴公子的模樣,對著李山長籲短歎。
此刻二人坐在客棧中,與他二人同行的還有一人,便是多日不見冰陽了。
五個月不見,冰陽的修為沒有任何長進,但身上淩然的劍勢更加明顯,雖然對方極力收斂劍勢外散,但曾經與對方兩敗俱傷的李山還是感受到不同。
給李山的感覺更加危險了。
倒是冰陽更加沉默寡言,即使坐下也沒讓佩劍離手,抱在懷中默默吃著靈肴。
李山則是和成潘交談著,大部分都是成潘在說著最近發生的各種事情。
熱鬧啊!秦國無量道宗派了一隊三十人,練氣、築基、結丹各十人,隨行三名結丹修士,一名元嬰修士,這情況看上去來者不善哪!”成潘嘖嘖的說道。
對於這秦國的國情,李山倒是知曉一二,秦國可不想楚國這樣三派林立,反倒國便是宗門,宗門便是國,整個國家隻有一個宗門,這宗門便是無量道宗。
可想而知有一整個國家作為鋪墊,無量道宗會有多麽龐大。
而北方修真界最後一個國家,吳國,據說那地方是個宗門林立的地方,各個派係紛亂不堪,根本沒有能稱為大宗門的門派,或許是因為吳國山脈眾多,小型靈脈多不勝數的緣故但大型靈脈少有的緣故吧。
至於兩個國家具體如何,李山也沒有深入了解過,但對於無量道宗,李山覺著這個宗門不比元極宗差,甚至要更加強悍,從對方來勢洶洶的樣子就能猜出一二。恐怕這次元極宗將對方引來是在引狼入室。
不過李山倒不是不能理解元極宗,邪靈之氣在前逼迫,這時候計較些許得失就沒意思了。
無量道宗派誰不好,偏偏練氣、築基、結丹弟子各十名,分別對應元極宗的蛟龍榜、潛龍榜以及化龍榜,唯一留下來的則是風雲榜,這還是風雲榜全是元極宗親傳弟子才有資格參與的緣故。
這三十人肯定是要加入這次半年考核大比的,要是讓對方將三個榜單的前十名全部取走,恐怕元極宗的臉麵大失。
雖然李山不知曉二宗之間在談判什麽,但這次考核大比肯定重要無比,這是一次暗地裏的交鋒。
想到這裏李山覺得這次考核大比恐怕無比棘手,前有無量道宗的群狼窺伺,後有元極宗天驕們使勁兒,這就讓李山心中隱隱興奮起來:如此多強敵環繞,真讓人覺得熱血沸騰啊!
李山本就有迎難而上的性格,雖然大多數時候他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但遇上這種難得一遇的盛況,不參上一腳總覺得抱有遺憾。想想,能與這麽多天驕同台競技,即可證明自己,也能磨煉自身,何樂而不為。
就在二人感歎秦國的修士如何如何,李山突然耳朵一動,旁邊一桌的人談話就這麽傳到了他耳中。
據說程南回來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哪個?就是那個七年結丹的雜役弟子程南?”
噓人家早就不是雜役弟子了!別亂說!”
哦哦”
接下來幾人的交談聲就小了許多,但對方口中的“程南”引起了李山的興趣。
對方說七年結丹的雜役弟子,也就表明對方在七年前不過是一雜役弟子,修為不超過練氣巔峰,短短七年間就突破兩個大境界,這進步速度可真是有夠神速的。
李山覺著,就算是天靈根都不可能有對方這樣的修煉速度,且從方才那幾人口氣中得知,這個程南,當初天賦並不高,也不是哪位長老的記名弟子,不然這幾人不會用輕蔑的口氣談論程南此人。
成兄,你可知程南?”打聽這樣的八卦,自然是詢問成潘最好不過。
成潘一聽這話挑起眉毛,倒也沒多問什麽直接開口說道:“程南啊,沒想到李兄你還會關注這個。”
是太上峰的弟子。”這時候冰陽冷不丁的開口插了一句,而成潘讚同的點點頭。
這個程南,崛起的還真是有些突然啊”成潘啪的一聲合上紙扇,見李山似乎是被他口中的東西吸引注意力,說道:“據說程南在二十八年前還是太上峰的雜役弟子,資質平平,年到二十三歲還是練氣後期弟子,不過從他二十三歲後,似乎是有了奇遇,此後三個月突破築基,半年後中期,四年後築基巔峰,花了兩年時間結丹成功,隨後似乎是外出宗門曆練,一走便是十八年,近日才返回宗門,據傳這位程南已經有結丹巔峰的實力,隻差一線就能突破元嬰。”
似乎是說的有些多,成潘喝了口茶才說道:“據說程南有一把絕世好劍,劍名無人知曉,但劍柄上刻有太上二字,說來也巧,竟然與太上峰同名。”
李山的臉色刷的一下就變了,失聲道:“你確定是太上這兩個字?!”
自然,你何時見我有錯的情報。”成潘不滿的搖了搖扇子,對李山突然變得難看的臉色有些不解,忙問道:“李兄,發生了何事?讓你如此失態?”
李山這才明白自己太驚訝失態了,擺擺手說道:“無事,隻是震驚這劍的名字與太上峰重名罷了。”
接下來不管成潘再說什麽,李山半點都沒有聽進去,成潘和冰陽都看出李山的心不在焉,隨即都告辭離去。
李山一人喝著悶茶,可算是明白為什麽那麽長時間邪靈之氣都沒出問題,偏偏這些年問題愈發嚴重了。
若是他沒記錯的話,當初元機子前輩在布置封印大陣之時,用的九樣陣眼之物,分別是印、尺、珠、劍、鼎、鏡、戒、筆、矛,其中珠便是紅珠子,其餘幾樣寶物李山並不知其名諱,但形狀樣式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那個劍有五尺長,劍鋒銳利無比,而恰巧的是,那長劍的劍柄處,正是刻著兩個大字。
那大字李山記得清清楚楚,而太上峰正是因此得名,那是“太上”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