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太陰真火、太陰真經
字數:3064 加入書籤
太陰太陽孰強孰弱,陰陽共濟天下無敵,何為陰陽共濟者,乃是先天陰陽神光,可見太陰太陽難分高下。既然太陽星辰之上有太陽真火,太陰星辰之上豈會弱上半分!
嫦羲周身太陰仙光顯化,伸手盈盈玉手衝空中一指,言道:“群星閃耀,太陰顯神威!”隨著話音一落,顯出元神三花,一畝大小慶雲之上,先天靈寶太陰鏡溢出無量神光,三花之中輕吟聲響,太陰鏡無風自動。
空中星辰之光大盛,一團團銀蒙蒙星耀自九天而下,猶如天外流星一般,落入掌中佛國,頃刻之間,化為數十萬丈大小星辰,其上帶著無數銀色火焰,衝著無數佛國砸去。
先天琉璃火一遇到銀色火焰,如同遇到克星一般,轉眼間消失不見,可見此銀色火焰絕非凡物,必是先天靈火無疑。
一見嫦羲竟有此等神通道行,藥師不由失聲,道:“何種靈火竟有此等神威!”
不怪藥師事態,而是此銀色火焰奇異無比,似是輕柔無力,可卻能焚燒空間碎片,銀色火焰一路所過之處,一眾佛國皆消失不見,再者掌中傳來其寒無比神威,讓他周身僵硬,元神難以運轉,仿佛時間靜止一般。
“嗬嗬,本君太陰真火如何!”眼前佛國一一消失不見,嫦羲不由輕撫秀發,輕輕一笑言道。這一笑可謂是:日月無光,星辰暗淡,唯有傾城傾國一笑而。
奈何世人無有此等機緣,不曾身在北鬥星域當中,自是無緣一見,此等世間無上美景。
倒是火榕含笑點了點頭,道:“太陰真火一出,嫦羲的太陰真經可為以有小成之境。”
太陰真經、太陽真經,乃是火榕閑暇之餘,為將來北鬥星域一眾人族創下的母經,太陰、太陽二道可謂是大道基礎,即可修行無上神通,又可衍化無上大道,極為適合人族修行。
歲月流逝,時間一閃而過,唯有天陰、太陽二星永存,與天地眾生相合唯一,讓人族一仰頭,即可見到此二星存在,周而複始,永恒不變。
然而嫦羲身為太陰星君,又身懷太陰之體,此太陰真經讓其禦使出來,竟然神威倍增,不在陰陽共濟之下,讓火榕不由一歎,先天神魔果然不凡,隻怕不出十數萬年,嫦羲定可借此時機證得準聖道果,不得不說機緣二人,叫人捉摸不透。
“南無藥師琉璃佛,星君傾城絕代神通無可計量,小僧自認不如。”言罷,藥師掌心金光一閃,掌中佛國消失不見,望著猶如九天仙子的嫦羲,藥師不由輕聲一歎,不愧是與諸位聖人同輩之人,即便經過輪回轉世一劫,也非自己可以匹敵。
嫦羲一出掌中佛國,不由衝著火榕恭敬鞠躬行禮,言道:“嫦羲見過天尊,恭賀天尊證得混元大羅金仙道果,從此不死不滅聖壽無疆!”
“嗬嗬,你我二人何須多禮!”火榕望著嫦羲露出滿意神色,一身神通道行不凡,又兼容貌傾城絕世,更能將太陰真經融會貫通,一口太陰真火神威非凡,叫人心生羨慕。
當下藥師凝視嫦羲一會,方才對著火榕行禮,言道:“嫦羲星君道行高深,一身太陰真經神異至極,小僧輸的心服口服,自會遵從約定終身不出西方世界半步!”
此言一出,火榕輕輕搖頭,言道:“西方、東方一字之差,小友何須如此執著!道者達為先,意者神為先,周天萬物皆在一念之間,至於賭約二字小友不必在意。”
自己乃是天尊之尊,混元大羅金仙道果,若是與藥師區區一小輩計較此事,豈不讓天地間修士恥笑!再者多寶如來、藥師二人,一為佛教教主,一為西方二聖接引、準提門下大弟子,若是二人不合,佛教定會生出波折。
“小僧謝過天尊好意,不過約定一事豈可不遵!”言罷,藥師衝著火榕與嫦羲二人分別行禮,雙手合十。一步一步朝著北鬥星域之外走去。
釋門當中尚有苦修之人,一生不吃不喝、不言不語,一心靜修大道,終身不出西方世界罷了,不過是一場修行而已,自己有豈會在意此事!想到此處,藥師竟然輕笑起來。
“南無藥師琉璃佛,至此隻有琉璃佛,再無藥師。”
見此,孔宣輕歎一聲,道:“身入釋門,可歎、可悲!”
“寂滅一道,乃是釋門八百旁門根基,可旁門終究是旁門,不證道大道便難以擺脫雜念影響。”嫦羲望著藥師背影親聲言道。
雖說天地萬物皆可為道,可周天生靈生來自有七情六欲,豈可完全心無雜念!如同頑石一般,須知“生靈”二字,有生、有靈,方才是天地大道根本,不然不為生靈,豈可修行大道!
當即火榕不由啞然一笑,道:“你二人無需如此,接引、準提二人豈非等閑,釋門八百旁門乃是順應天數而出,其中自有天地大道,不然二人豈能有如今道行神通!”
此言一出,孔宣、嫦羲二人不禁一愣,混元大羅金仙一道皆是自己二人可以輕易談論!若是釋門不可證得道友,又豈會讓玄門衰落,釋門大興!豈不是說玄門諸位聖人無能!
“弟子失言,還望師尊(天尊)責罰!”
“哈哈,何須責罰!貧道又不是釋門中人!”火榕哈哈一笑道。
聽聞此言,嫦羲不由輕笑起來,可不火榕與準提仇怨駁雜,若是有人辱罵釋門一脈,隻怕火榕隻會哈哈笑,怎可會有生氣一事!
“弟子人間尚有事情處理,便與師尊告辭。”一見嫦羲笑容,孔宣不由升起波瀾,當下與火榕告辭離去,自言自語道:“自從修行太陰真經,嫦羲越發傾國傾城,自己還是早走一步為好。”
孔宣一心修行,自是不會迷戀女色,奈何天生嫦羲傾城絕代,又習得太陰真經更是美豔動人,不由自主讓人不能自拔,心生迷戀,孔宣可不願多生波瀾,自己急忙離去,以免無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