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章靜而生動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見玄門中人與孔宣、嫦羲等一一回轉各自道場,接引、多寶如來一眾佛祖此刻如何不知,定是混沌鍾落入瑤池當中,不然孔宣等人豈會輕言放棄!
一眾佛祖均是當年洪荒時期得道的人物,個個在諸天萬界當中威名赫赫,可是麵對瑤池中的西王母,隻有吃下這個啞巴虧,一個個麵露喪氣,或是憎恨,一時表情各異。
還在西王母雖然身份尊貴,可是極少理會洪荒諸事,不然麵對咄咄逼人的西王母,釋門隻怕是難以應對。
多寶如來麵色失落,輕念一聲佛號,言道:“南無阿彌陀佛,不知準提佛母有何打算!”
準提道人麵露疾苦,禿然長歎一聲,言道:“西王母!”不待話音落地,便轉身朝著三十三外天而去。
對於西王母,準提身為聖人亦然不想與其生起爭端。
見此,多寶如來微微搖頭,言道:“機緣一事豈可強求!諸位佛祖與貧僧一同回轉靈山去吧!”言罷,一揮衣袖與一眾佛祖便望那西方八寶靈山飛去。
陸壓此時心中惱怒不已,混沌鍾讓女媧收取,混沌鍾則落入西王母手中,可謂是兩手空空,而且又露出想要搶奪混沌鍾的心思,隻怕釋門諸位佛祖必然會生出不滿,可見陸壓此時對於冥河道人何等憤怒!
剛剛還有一眾大神通者相聚,將天地殺的天崩地裂,可此時不周山一地,則顯得十分寧靜,光禿禿的山峰,冒出徐徐青煙,隱隱生出一絲蒼涼。
不周山一地,經過太陽真火洗禮,怕是非要億萬年時日休養,方可恢複往日景色。
自從天地初開,不周山見證過諸多風雲變幻,曆經過各種滄海桑田。
瑤池內,紫薇大帝、西王母二人冷冷望著一眾大神通者離去,其中紫薇大帝麵露恭喜,言道:“王母當真是好機緣!”
“不證得混元大羅金仙道行,何來好機緣一說!”西王母天生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手中把玩著一尊古銅色小鍾。
先天至寶混沌鍾自然是珍貴無比,可是對西王母而言,更想證得混沌大羅金仙道行,而非一件先天至寶。
“混元大羅金仙豈非等閑,本帝怕是不能助王母一二!”紫薇大帝深望一眼西王母言道。
未得鴻蒙紫氣,若想證道非與火榕天尊一般,又豈是紫薇大帝可以插手其中的!
“無需如此,到時隻要大帝能請火榕天尊前來,妾身便對大帝感激不盡。”
西王母轉身衝著紫薇大帝微微一笑,如同傾城傾國,讓人不禁心中一動。
“火榕道友自然不會對王母證道袖手旁觀。”紫薇大帝悠然言道。
言罷,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皆在無言當中。
由不周山一地回來後,火榕稍微囑咐孔宣幾句,便一直待在靈火島中,不過數十年間,火榕突然心中有些急躁,一時難以靜心推演封神一事。忽然想到,自從上次封神一事起,已有千萬年未曾出去散心,怕是自己該出去走上一走。
火榕何等道行心性,自會明白如何調理自身產生心神疲憊。又可說是體內有無名心火生起,這時不可強行修行,而是需要遊走各處,體悟周天萬物。
不然,諸位聖人怎會時長下凡,於人間當中體驗生死輪回、酸甜苦辣,故而世間才會有各種聖人、仙神傳說。
當然火榕自然不會懼怕心魔一事,他的先天靈火鍛體真經,可熔煉周天萬物,便是心魔亦可熔煉。不過外出遊曆一事,可結合自身大道,悟天地萬物萬法。
而且,如今洪荒世界有許多變化,火榕突然想去洪荒中走上一走。
不由將孔宣喚來,臨走前隨意交待幾句,不過此時嫦羲尚在靈火島中,聞得火榕的話語,不由心中一動。
“天尊可是想要出山訪友!”
自從火榕開辟北鬥星域,除去閉關清修,就是在島中飲酒、品茶,已有億萬年時間未曾前去尋友訪道,故而嫦羲才會出言問道。
聞得此言,火榕嗬嗬一笑,雙目上下打量嫦羲一番,言道:“怎麽!堂堂太陰星君嫦羲仙子,也想出去走走!”
自從嫦羲習得太陰真經,早就半步踏入準聖當中,可惜的是一直未能真的踏足準聖道行,故而聞得火榕想要外出一遊,不由想要一同前去,借機悟出自身準聖大道。
讓火榕這麽一問,嫦羲輕笑言道:“天尊出行怎可無人相伴左右,不如就讓嫦羲一同前去可好!”
見嫦羲衣裙飄然,淡雅中透著一股貴氣,如月宮中的仙子一般,火榕雙目微微一閃,望著靈火島外,輕歎一聲,言道:“準聖大道,隻有一個吾字而已!”
嫦羲雖是先天神魔出身,可是自從嫦羲轉世回來,就一直未曾前往洪荒各處體悟天道,豈可輕易悟出自身大道!
靈火島距離蓬萊尚有十數萬裏海域,離南海倒是不遠,距離東勝神州則是有數百萬裏,望著波濤萬裏的海域,可謂是一望不見盡頭,空中極難見到雲朵飄過,晴空萬裏,如同一枚巨大的藍寶石一般,顯得美輪美奐。
常年望著這等景致,時間一久,便是再美也有厭倦的時候。
“嫦羲天生悟性愚昧,一直不曾悟出自身大道,故而才會不曾踏足準聖大道!”嫦羲見火榕望著島外,一時心中有感,將憋在心中數萬年的話語說出。
聞言,火榕回身對著嫦羲嗬嗬一笑,言道:“無事,既然一直不曾悟出自身大道,便與貧道一同前去遊玩一番。”
如今洪荒世界十分平靜,釋、玄二門一眾大神通者均待封神來臨,正適合出去走上一走。
“嫦羲多謝天尊!”聞得火榕此言,嫦羲心中一喜,恭敬衝著火榕行禮言道。
跟隨聖人身旁一同遊曆世間,可謂是一樁機緣,嫦羲自然麵露喜色,顯得十分高興。
準聖大道豈非等閑!想那玄門何等昌盛,可是僅有孔宣一人證得準聖道行,可見如今證道何等艱難。8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