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熙城
字數:5780 加入書籤
沈書菁迷惑,顯然對於白氏和柔妃的情分不怎麽知曉“娘娘認識臣女母親?”
“說來慚愧,本宮未出閣時與白姐姐極為要好,後來居於深宮,宮中規矩多,白姐姐也怕給本宮添麻煩,便與本宮生分了許多,後來白姐姐去世,本宮厭惡沈家,更不曾聯係,這才導致這麽多年都沒見過你。”柔妃楣楣道出當年的事情,話語間添了些悲傷。
沈書菁對白氏感情很淡,但對這個與自己母親有著舊交的柔妃頗為感動,其實最主要的是柔妃身份高貴,有著柔妃的庇護,沈書菁也沒必要再比柳綺霜低一頭。
這麽一想,沈書菁擠出幾滴眼淚“柔妃娘娘力不從心,臣女理解,臣女母親也一定會理解的。”
柔妃撫著沈書菁的發髻,將沈書菁帶到暖閣“隻顧著賞景,發絲都凍得冰涼,你母親不在,以後這些事情你要自己多注意一些,本宮遠在深宮,這些年讓你受了不少委屈,以後有什麽委屈盡管給本宮說,你也莫要稱呼我一聲柔妃娘娘,生分了許多,你若不怪我這麽多年對你的不管不問,不如喚我一聲林姨母。”
柔妃是個爽快的性子,沈書菁想道,她知道宮裏的娘娘心眼兒都多,也不好對付,但是柔妃卻是難得的直來直往,沈書菁不是沒想過柔妃的目的,可是自己隻是一介孤女,母親去世,父親不愛,祖母也不喜,又是有名的孤僻性子,柔妃沒有必要放下身段來向自己示好。
當下沈書菁也是真的有幾分感動,生在侯府,沒有母親的庇護,沈書菁多少有些看淡人情冷暖,如今突然出現一個姨母,這麽熟稔親切的語氣,說不感動是假的。
“林姨母。”沈書菁眼圈微紅喚道。
柔妃眼圈也紅了,應了一聲“哎,可憐本宮的乖寶受了這麽多苦。”
沈書菁撲進柔妃懷中,兩人抱著哭了起來。
兩人一見如故,相互哭訴一番以後,沈書菁一改之前孤僻的性子講著自己遇到的趣事。
逗得柔妃連連發笑,最後柔妃握著沈書菁的手,道“你不在宮中許多事情都不知曉,柳妃本就不喜歡你,這回你又進了宮,豈不是羊入虎口?”
沈書菁疑惑“柳妃娘娘是長輩,為何要同我計較?莫非是為了柳綺霜出頭?”
沈書菁雖然有些女兒家的心思,卻覺得柳妃沒必要跟她不對付。
柔妃搖頭“本宮入宮的年頭也不短了,柳妃不是個好人,離她遠些,不談這個,怪掃興的,你自己心裏有數就好,在本宮眼皮子底下,柳妃也害不到你。”
隨後,柔妃笑了笑,道“你年歲也不小了,可有中意的人家?”
沈書菁羞澀,輕輕的搖了搖頭,咬唇道“原本祖母是讓我進宮求柳妃娘娘一個恩典的。”
柔妃神色一冷“王氏安的什麽壞心思,讓本宮的乖寶去求柳妃。”
“還好本宮遇見你,不然讓你平白被這些小人害去,本宮真是無顏去見白姐姐。”
“還求姨母庇護。”沈書菁順勢道。
“本宮想著,林家身份不低,本宮也有些聖寵,原本是可以為你賜婚的,隻是那柳妃請動了虞後給柳綺霜賜的婚,你必不可遜於那柳綺霜,所以你願意為本宮,也為了你自己在忍耐些時日嗎?”柔妃道。
沈書菁不解,疑惑的看著柔妃。
“本宮的嫡親姑母就是當今太後,本宮打算去找她為你賜婚,隻是太後不喜歡這些事情,本宮需要費些時間,你是柳妃宣進宮的,本宮也不好要你來本宮宮中,你且先住在清涼殿,有什麽事情需要本宮幫忙的,可不許自己扛著。”柔妃解釋道,話畢,說最後兩句時,眼眸掃過沈書菁身邊的侍女,那侍女是隨著沈書菁從沈家入宮的,沒見過什麽大世麵,柔妃這兩句話明顯是說給她聽的,她被嚇得一時之間甚至有些發抖。
柔妃不滿道“早就知道沈家不靠譜,這小侍女竟這麽上不得台麵,芙鑫,這幾日你就去照顧乖寶吧。”
柔妃身後一個少女模樣的宮女行禮應道。
“都被柳妃壞了興致,你還沒回答本宮呢,喜歡什麽樣的男子?”柔妃道。
沈書菁支支吾吾不肯出聲,柔妃身邊的木芮替沈書菁解了圍“娘子的身份容貌郢都諸多少年郎都配不上呢,柔妃娘娘可要好好替娘子掌掌眼。”
柔妃垂眸,沈書菁看不清楚柔妃的神色,隻看得柔妃嘴角有些輕勾,想來是十分愉悅,道“本宮也這麽覺得呢。”
沈書菁確實生的一副好容貌,她娘親是臨川白家的女兒,五官精致小巧,櫻桃嘴杏仁眼,水靈靈的模樣讓柔妃都有些羨慕,不愧是如花的年紀。
隻是這夫君的人選還真是困難,其實若是毫無私心,為了沈書菁更好,應當選林家的小郎君才是,隻是柔妃同長懿太後的意思一致,不想摻和薑容薑姿兩姐妹之間必有的爭鬥,所以絕不能讓沈書菁踏入林家大門。
京中身份極貴的郎君也就那麽幾個,適齡的並不多,除去林家的郎君,衛國公府的世子虞晏也是極為合適的,隻是柔妃不敢動那個心思,虞後回來之後若是知道這些事情,定不會放過自己的。
柔妃見時辰差不多了,派人將沈書菁送了回去。
柔妃閉著眼眸,木芮緊貼著柔妃的轎輦,聽著柔妃問道“除去林家和虞家,還有那柳家,你可有什麽想法?”
頓了頓,柔妃補充道“最好是名滿京城的少年郎,本宮甚少關注這些,這麽一提,還真想不出來幾個。”
木芮低著頭,沉默半刻,道“有倒是有,隻是不在郢都。”
“哦?”柔妃蹙眉。
“熙城長公主的獨子,也是鎮南公的世子,謝謙。”木芮道。
熙城長公主是先帝的長女,寧皇後嫡出,與當今聖上一母同胞的姐弟,身份自然不是前些日子進宮的熙和長公主能比的。
這位嫡出的長公主,隻愛戎裝不愛紅裝,一心想嫁個真男兒,最後嫁給了遠在邊疆的鎮國公。
莫說靖遠侯府現在,就算是當年靖遠侯府手握兵權,卻也及不上鎮國公府的赫赫功名。
鎮國公世代居於邊疆,手握兵權守護著大郢,不然先帝也不會舍得自己金貴的嫡長女嫁過去。
前些年的亂子讓大郢元氣大傷,北夷趁亂想起兵,鎮國公的兵力都去支援了郢都,熙城長公主手裏隻有三萬兵馬,硬是堅守了東啟十餘天,等到了鎮國公的救援。
可鎮國公府的老夫人,熙城長公主的婆母,鄭氏,年事已高沒有逃過這場動蕩,因的這事,皇家總歸是欠了鎮國公府的。
熙城長公主膝下二子二女,長子謝謙承爵為鎮國公世子。
若是沈書菁嫁過去,便是鎮國公世子妃,真真算的上是高嫁。
若沈書菁隻是靖遠侯府的嫡長女,木芮自然不會提鎮國公府的世子,隻是沈書菁命好,有個出身高貴的娘親,加上有柔妃娘娘謀劃,這樁婚事倒也並非不可能。
隻是……柔妃皺了皺眉,這些事也就趁著虞後不在的時候快些辦,定下來虞後回來也說不了什麽。
這廂柔妃和木芮在這商量著人選,那廂薑容也不閑著,召了溫銘入宮覲見,溫銘養傷數日,時候也差不多了,同溫銘一同入宮的還有碧霞。
碧霞在溫府呆了數日,在入宮時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溫銘知道分寸,隻消看看兩人對視時的眼神,便能看出端倪來了。
薑容淺笑,屏退掉所有人,獨留溫銘“溫大人手段高超,本宮佩服。”
“公主過譽,這是微臣分內之事,公主的托付,微臣自當竭力而為。”溫銘答的恭敬。
“溫大人不在宮中,消息總歸是不靈通的,靖遠侯府的沈三娘子以及安平侯府的柳大娘子進宮,如今就住在清涼殿的東西偏殿。”薑容道。
溫銘微微皺眉,前些日子的賜婚溫銘也是略有耳聞,想來是柳大娘子進宮謝恩了。
“安平侯也便罷了,靖遠侯這動作還真是有些令人費解了。”溫銘道,“柳妃不能也不敢同靖遠侯聯係太過親密,樹大招風的道理柳妃懂得,怎麽著這靖遠侯還上趕著討好柳妃?”
“連你也曉得柳妃無心扶持靖遠侯,靖遠侯又怎會不知?”薑容反問道。
“要麽是靖遠侯豬油蒙了心一心跟定了柳妃,要麽便是……沈三娘是顆可有可無的棄子,這才把沈三娘交給柳妃。”溫銘分析道。
“大致是不錯,隻不過靖遠侯還有一層意思,便是覺得本宮會出手幫沈三娘。”薑容道,“本宮若是出手,沈三娘便會得到一段不錯的姻緣,若是這姻緣能夠給靖遠侯帶來莫大的好處,你說,靖遠侯是選擇跟著柳妃呢,還是本宮?”
“公主所言極妙,隻是鋒芒太露會惹得柳妃早早便厭了公主,公主羽翼未滿,還望公主慎重。”溫銘作揖道。
“本宮曉得這個道理,所以這些事情自會有人心甘情願的為本宮去做。”薑容將雙手交叉疊放於腹前,下巴微微揚起,對於自己的計劃絕對的自信。
溫銘何等聰慧,略略一思考,便猜到了。
“如此,甚好。”溫銘淺笑。
薑容這意思,多半是要重新扶持靖遠侯了。
而且還是要借晉國公府的手去扶持。
溫銘還有一點不解,為何要繞這麽大的一個圈子去利用柔妃,而不是去求救衛國公府。
皇家的密辛太多,溫銘並不想去涉及,既然擇明澤為主,就應當為明澤所驅使。
“微臣這些日子與碧霞相處甚好,公主具有識人之慧,碧霞心思太多,絕不可作為心腹。”溫銘道。
“本宮與碧霞主仆一場,做不成主仆也要圓了她的夢才是。”薑容道。
溫銘疑惑,薑容繼續道“罷了,本宮給她一個選擇的機會,是生路還是死路看她自己運氣了。”
“微臣還有一點建議,公主甚行,柔妃不如虞後靠譜,莫要因小失大。”溫銘臨走前說了這麽一句,讓薑容失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