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偶遇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距離薑容定得宴會時間還有段日子,薑容也不閑著,命雲蘭準備好了出宮得事情。
其實也沒什麽緊要的事情,借著這段空閑時間,好好料理些那些不安分的人。
一大早,薑容就上了馬車,這次要去的地方格外的遠,雲蘭把馬車布置的既寬敞又舒服,馬車裏燒著火爐,鋪了一層厚厚的棉絮,原本可以掀開賞景的簾子被雲蘭吩咐人封住了,免得透風進來,整個車廂的環境仿佛與世隔絕。
路途遙遠,雲蘭再仔細也防不住,薑容在車廂裏打了個小小的哈欠,她很困,但是搖搖晃晃的也睡不著,敲了敲車廂。
皇家規矩森嚴,哪怕是雲蘭碧霞也得在外麵步行跟著,碧霞耳朵尖聽到薑容的動靜湊近問“公主有何吩咐?”
“還有多久才到?”薑容這問題問到碧霞心坎上去了,不過,碧霞也不知道。
靜安寺一直是香楠負責聯係的,碧霞在宮中,不會無緣無故去關心一個二等宮女的事情,在碧霞眼裏,靜安寺這種差事,沒什麽用。
“奴婢幫公主問問。”碧霞答道,她雖不及公主身嬌肉貴的,但是也沒幹過什麽累活,沒想到出宮一趟這麽遠,跟這次比起來,上次陪公主去庶春坊尋溫大人真是夠近的了。
香楠在隊伍的前麵,眾人都不太熟悉靜安寺,唯有香楠去過無數次,自然是由香楠帶路。
碧霞走快了些。
雲蘭關心問道“公主可是有些難受?”
薑容承認“是有幾分吃不消。”
雲蘭道“不如歇歇,奴婢估摸著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呢。”
薑容沒這個打算“還是快些吧,早去早回。”
兩人說話的功夫,碧霞就將香楠帶了過來。
香楠有些內疚“路程太遠,人走著吃不消,不如去多雇上幾輛馬車,公主也好在這個空隙好好歇歇。”
薑容沒說話,雲蘭估摸著公主在猶豫,給香楠使了個眼色,香楠會意,方才雲蘭和公主說話聲音沒有壓低,她多少聽到了點“從宮裏到靜安寺來回最快都要大半天,還是馬車,這樣慢悠悠的走著也是在浪費公主時間。”
薑容被說服了“那好,去附近找找,雇些馬車,也好走的快些。”
“哎!”香楠應了一聲,低頭離開。
薑容被雲蘭扶著下了馬車,環顧著四周,好奇道“本宮還以為隻有庶春坊是這樣的光景,這是哪?
要不是知道不順路,薑容險些都認成了庶春坊。
碧霞答道“回公主的話,已經出了郢都,這是郊外的某個村莊,公主在往前走走,還能看見大片的土地呢。”
薑容一聽出了郢都,立刻改口道“莫要亂說話了,我隻是個富家娘子。”
碧霞看到薑容謹慎,不由得多想了些。
想得內容自然是前些日子去寺中拜佛的淮王妃……雖然淮王妃去的並不是靜安寺。
“娘子舟車勞頓,奴婢去給娘子尋戶人家坐會吧。”雲蘭跟著薑容改口道。
薑容點頭“也好。”
原是雲蘭去問的,薑容馬車坐的久了,也想走上幾步,碧霞便也跟著薑容敲門去問。
開門的是位有眼疾的老太太,雲蘭說明來意後,老太太很是友好的請薑容進去。
泥土壘的屋子,擋不住多少寒氣,寒氣從腳底往上冒,薑容出宮時灌得湯婆子有些涼了,忍不住的打了個寒顫,雲蘭心疼薑容,把薑容扶到椅子上。
還好這趟出宮帶了不少侍衛,一時間雞飛狗跳,都出去購買碳火。
薑容抿了抿唇,沒有攔,這樣也好,老人家上了年紀,金銀不一定會收,還不如幾分碳火來的實在些。
薑容出於禮貌,同老太太交談了幾句,老太太縱然年紀不小,性情卻是淳樸,難得見到客人,拉著薑容絮絮叨叨了半天。
薑容沒聽進心去,大致意思就是說了說自己的兒子早逝,丈夫當兵也沒回來,留下她自己哭瞎了眼……
薑容安慰了幾句,也沒在說話。
換做旁人來看難免會覺得有幾分冷漠,雲蘭卻知道,這就是公主的性格。
換做郢都別家的貴族娘子,怕是沒人會理這個老太太。
薑容坐在椅子上,等碳火的功夫,手指已經有些發涼,把還有點餘溫的湯婆子遞給碧霞,薑容拽緊了大氅,抿緊的唇比平常平易近人的模樣有些不同“再晚些來,怕是不用來了,也該順便請個大夫過來,免得路上再著了風寒。”
碧霞聽著,公主是動了幾分的怒,可是這怒氣來的莫名其妙。
別說碧霞了,就是薑容自己也不知道,從老太太絮叨開始,她便有些不耐煩了。
又煩又冷,這怒氣也就出來了。
老太太被雲蘭請到了隔壁屋,雲蘭怕老太太在不知輕重攪擾公主安寧。
知道老太太行動不便,雲蘭留下來照顧一二。
雲蘭沒待多久,便進來一郎君,也沒敲門,不知道怎麽回事,也沒人稟報一聲。
雲蘭抬眼一瞧,便知為何了,旁的先不說,青禰錦的布料,繡著花中君子的花樣,玄色的長靴布麵是火蠶錦,灰鼠毛的領子,腰間的玉佩,雲蘭看著眼熟,似乎同公主常帶著的那支玉簪是同一材質。
難怪沒人攔了。
雲蘭行禮“不知是郢都哪家的郎君?”
那郎君修長的手指放在唇邊示意雲蘭噤聲,唇邊帶著淺淺的笑意。
雲蘭沒在出聲,屋裏很安靜,這裏的屋子不似南熏殿隔音那般好,這麽安靜的環境下,雲蘭甚至聽到了隔壁屋公主帶著幾分嘲諷慍怒的聲音。
那郎君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等到隔壁屋沒有了動靜以後,收斂了笑意,淡淡道“鎮國公府嫡次子,雲蘭姑娘不必多禮。”
不怪雲蘭不識得謝端,雲蘭雖去過鎮國公府,卻是在外麵侯著,沒見過謝端。
而謝端識得自己……雲蘭猜測,大概是上次去鎮國公府,謝端曾遠遠瞧到過自己。
雲蘭笑的恭敬“此番郢都郊外偶遇甚是巧合,不知郎君為何會在此處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