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謠言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香兒的主子跟香兒一樣愚蠢,朱佩壓下嘴角嘲諷的笑意,回道“與你無關,不必自責。”
雲蘭行禮告退“公主身邊離不了人,我和雲袖就不打擾了。”
沈三娘點了點頭,巴不得雲蘭雲袖趕緊走。
雲蘭走之前,還問了朱佩一句“你可怨我?”
朱佩低聲下氣的回道,絲毫看不出先前的睚眥必報“不敢。”
是不敢,不是不怨。
雲蘭勾了勾唇角,果然是公主看上的人,性格有趣的很。
這邊事暫時了了,雲蘭雲袖回到正殿,碧蘿給雲蘭行了個禮,小聲道“公主已經醒了。”
“這麽早?”雲蘭沒覺得時間很長,“膳食準備好了嗎?”
碧蘿回道“一早就準備好了,就等公主醒了覺到餓了傳膳。”
“哦,對了,公主行了問過雲蘭姐姐的去向,奴婢如實說了。”
雲袖還有庫房的事情要做,給雲蘭行了個禮就告退了,雲蘭走進去時,公主正穿著寢衣看著書。
“天色暗,公主該多添幾盞燈才是,傷眼。”雲蘭行禮道。
薑容微微抬頭,看到雲蘭,道“朱佩又弄得什麽幺蛾子?”
雲蘭回道“起初奴婢與公主一樣,以為是朱佩不安分弄出來的事情,結果到了才發現,這次的事還真和朱佩無關。”
薑容放下書卷,笑了“那就是芙鑫了?”
雲蘭點頭“下午公主剛要見見柔妃,芙鑫就動手了,算起來時間也相差不多,並不是柔妃授意。”
薑容嘴角笑意不減“那可未必。”
垂眸來回摩擦著書頁“提前授意也是有可能的,本宮一直不在宮中,難免芙鑫想了些旁的心思。”
“朱佩的存在,阻礙到了她的路。”
雲蘭一聽,也笑了“可惜這芙鑫並不算聰明,指使香兒去陷害朱佩,卻損了香兒這顆棋子。”
“今日就算你不在,本宮相信朱佩也能化險為夷。”薑容起身,“不是什麽大事,隨她們去。”
雲蘭聽了薑容的話心安了幾分,扶著薑容去更衣用膳。
這宴會還沒開始,就出了這麽多幺蛾子,可見柳妃格外重視沈三娘呢……
雲蘭伺候薑容用膳之時,薑容抬眸掃了雲蘭一眼,開口道“本宮知道你想的什麽,如你所想,碧霞就是再給朱佩騰位置。”
雲蘭其實對碧霞不怎麽關心,主要是為了雲袖問的,雲袖心思敏銳隻是平常話不多,有什麽疑問往往也不會問出來,不管碧霞怎麽樣,雲袖卻是個不錯的姐妹,雲蘭也願意為雲袖問一問。
“碧霞原不是什麽問題……公主有沒有想過周嬤嬤?”雲蘭道。
周嬤嬤早些日子就被公主打發到別宮裏去教習新進宮的宮女。
這些事情原輪不到周嬤嬤去做的,薑容不放心,才派去了周嬤嬤。
薑容點了點頭,放下羹湯,淡粉色的唇染上點點光澤,雲蘭遞過去了帕子,薑容略略擦拭了一下“碧霞做錯了事情,周嬤嬤難過也是意料之中。”
做錯了事情?雲蘭隻知道公主打心眼裏不喜歡碧霞,但是卻沒看到碧霞做錯了什麽啊。
“靜安寺之行統共才幾個人?記住,她們都長著一張嘴,這張嘴叫南熏殿。”薑容淡淡道。
雲蘭明白了,不管碧霞做沒做錯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事她自作聰明的性格惹了主子不快。
用完膳後,便有人來通報說是李太傅來了。
薑容不能也不敢不見,隻覺得稀奇。
李太傅是個古板的人,除了學堂,甚少私下見學生,薑容也不例外,這一遭還真讓薑容摸不透他的來意。
猜測歸猜測,宣了之後,薑容禮貌微笑著寒暄“太傅匆忙而來想必還沒有用晚膳,我讓人再備一份。”
李太傅的穿著一如往日,先前已經來過南熏殿了,第二次來環顧了一圈,與上次相比,南熏殿已不如往日奢華。
知道的是薑容轉了性子,不知道的還以為薑容得罪虞後受了罰。
雖然李太傅沒多說什麽,但是表情態度上還是能看出幾分滿意的感覺,盡管如此,李太傅說起話來也沒什麽輕重,這是他一貫的風格,這位老人不慕榮華,若不是人情難還,他也不必在這大郢皇宮,若給李太傅說沈三娘身上有幾分文人的自傲,李太傅想必會嗤之以鼻“不必了,老夫今日前來隻為一事。”
薑容抬眸直視“何事?”
心中已隱隱有幾分不祥預感。
“淮王妃一事公主處理的不錯。”李太傅先是讚了一句,“隻可惜識人不明,遇人不淑。”
薑容笑了,李太傅這話裏指的人若說薑容不知道那就是在裝傻。
除了那位寒門出身的邢科給事中溫銘溫大人還能有誰?
“還請李太傅指點,溫大人……有何不妥?”薑容是真的找不到有什麽不妥,經過了謝端與慈衍方丈之事後,薑容已經清醒了很多,凡事也是處處留心。
薑容的態度讓李太傅更加滿意,身為皇家子女薑容這般已是很不容易,他也不奢望薑容能成一代明君,隻要不是昏君,他也算是對得起先祖“公主久居宮中,可曾聽聞這麽謠言?”
若是薑容知道李太傅的想法,怕是會笑了,明君?昏君?薑容命薄,承不起這天下大運,一身傲骨皆折於前世。
打碎了骨頭重新長,碾碎了皮肉重新塑,唯獨那顆心,千穿百孔,一模一樣的皮囊下麵,隱藏的是那顆陰暗的心。
這樣滿心複仇的薑容,還怎麽去當一個君主?
薑容抿了抿有些幹的唇,雲蘭很有眼色的給李太傅和薑容各上了杯清茶。
李太傅嚐了一口,注意力有些轉移“是竹海金茗?”
薑容也淺嚐了口,揚了揚眉“怎麽?太傅喝過?”
李太傅回道“年輕時曾去過宜興,住過一些日子,友人曾為我泡過。”
竹海金茗可不常見,李太傅的這位友人不簡單啊。
薑容出於學生對老師的禮貌,道“我這裏還有許多,白白擱置也是浪費,老師走時不若捎著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