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虞柳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宮裏的規矩,宮裏嬪妃出宮探親,須得由柳妃娘娘,虞後娘娘知曉且同意之後才可出宮,出宮一趟繁瑣且勞累。
若是虞後在,周嬤嬤自然不必大費周章。
可惜虞後不在,周嬤嬤想出宮的事就沒那麽容易了。
明澤公主隨意進出宮門,是因為她嫡出的身份,柳妃娘娘就算是明澤公主的長輩,也不過是個嬪妃,攔不住的。
可周嬤嬤,隻是個奴婢。
眼下擺在周嬤嬤麵前的路有兩條,一是去求柳妃,二是去求太後。
太後不待見虞後娘娘,周嬤嬤在太後宮裏待得日子連見都沒見到過太後一麵,去求太後,還不如去求柳妃。
周嬤嬤定了主意,徑直去了清涼殿。
原本還想請沈三娘引薦的。柳妃雖是虞後娘娘的人,周嬤嬤卻沒什麽交情,僅限於表麵的禮貌問好。
可是沈三娘自顧不暇,就是因為不討柳妃的喜才被趕到了南薰殿,周嬤嬤可不想叫著沈三娘去幫倒忙,得不償失。
見了柳妃數麵,周嬤嬤還是第一遭來清涼殿,說明了來意之後宮人把周嬤嬤帶到了正殿候著,並解釋道“柳妃娘娘昨夜睡得不好,現下才剛起,正在梳妝,嬤嬤稍等。”
周嬤嬤不敢催,耐下性子等著,打量了兩眼清涼殿,中規中矩,遠不及南薰殿,不過清涼殿居住過得嬪妃大多是有福之人。
舊時玉都佳人去,郢宮徒留虞柳情。
這佳人,指的就是清涼殿前朝的主人宓妃,與婉皇後姊妹情深,二人後來一個為西宮太後,一個為東宮太後,傳為佳話。
虞後將清涼殿賜給柳妃,用心良苦。
不管是柳妃還是前朝的那位宓妃,福氣都不淺。
等待柳妃打扮妥帖,翡翠青綠綴著鬆柏的紋樣,罩著一層墨綠的外衣,精心打理的發髻上綴著妃位規格的珍珠流蘇,絨花,以及玉釵,依稀看得出柳妃敷了一層細細的脂粉,卻還是掩飾不住她的神色疲憊。
“是老奴的錯,打擾柳妃娘娘休息了。”周嬤嬤趕緊行禮道。
柳妃的聲音喑啞“本宮原就打算起身,算不得打擾。”
“娘娘”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周嬤嬤剛起了個頭,柳妃身邊的木芮就開口打斷“周嬤嬤的意思是想出宮探望尚還在世的親人。”
柳妃點了點頭,坐到主座上,緩緩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宮規嚴苛,本宮也時時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嬤嬤還需多多擔待。”
話說的好聽又謙虛沒有一絲嬪妃的架子,但周嬤嬤在宮中呆了多年,漂亮話人人都會說,可是這話裏卻沒半絲同意的意思。
“老奴進宮多年,思念家人,已成心疾,還請柳妃娘娘允許。”周嬤嬤問的直接。
柳妃隻是笑了笑,不言語,木芮替柳妃開了口“嬤嬤有所不知,宮規森嚴娘娘就算想幫嬤嬤……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周嬤嬤心一跳,有些不詳的預感“此話……從何說起?”
柳妃似笑非笑的睨了周嬤嬤一眼道“本宮以為嬤嬤清楚的。”
清楚?周嬤嬤懵了,她隻以為柳妃是拿宮規來當托詞,還真沒細細想過自己所作所為有什麽不妥。
柳妃這麽一說,周嬤嬤畢竟在宮中呆了多年,旋即反應過來,也放鬆下來,她跟柳妃接觸不多,就怕柳妃在這關口上為難自己,還好,柳妃沒什麽理由大費周章的去為難自己“是老奴太心急,疏忽了,老奴要去郢都枇莒坊探望老奴的弟弟。”
宮裏的規矩,想出宮須得稟明所去之地,所探之人。
柳妃痛快鬆口了“那嬤嬤早去早回。”
“哎,這個自然。”周嬤嬤心裏鬆了一口氣。
宮女好生把周嬤嬤送出去之後,柳妃勾起嘴角“你猜這次跟著周嬤嬤會有什麽意外之喜?”
木芮垂著頭,道“奴婢不知。”
柳妃將袖口撫平,摘下帶著護甲的手指,往旁邊的香爐添了幾勺香料“原不該期待太多的。”
“明澤公主既然想除去碧霞,就已經不信任周嬤嬤了,娘娘確實不該期待太多。”木芮如實道。
柳妃笑了笑,蓋上香爐的蓋子,她今日心情似乎一直不錯,笑時常掛在嘴邊,原本臉上的疲色也淡了許多,美人淺笑,別有一番風味“你不知道,前幾天紫憐那丫頭也出宮去了,你說,她們一個個的,是不是商量好的呢?”
木芮比較實在“應當不是,紫憐和周嬤嬤沒有絲毫聯係。”
“真是木訥!”柳妃笑罵了一句,道,“紫憐不安分,若是沒她,本宮也不會這麽期待。”
柳妃素來一步三看,紫憐的心思她猜的極透。
木芮對於紫憐的事多少有幾分了解,穩妥道“靜靜看著吧。”
柳妃帶上護甲,笑意淡了幾分“明澤心眼多了不少,不過不足為懼,本宮就怕……”
“娘娘怕什麽?”木芮接道。
“怕安平侯太蠢。”柳妃淡淡道,安平侯也算是她的世伯,她說起來卻沒絲毫尊重。
“安平侯眼界太窄。”木芮說的很委婉,“淮王妃是淮王妃,安平侯府是安平侯府,娘娘這點還拎的清。”
井底之蛙,柳妃有些看不起安平侯,說他平庸是抬舉他了。
木芮的話很得柳妃心意“麵子上的工作不得不做,安平侯府世子妃沈氏出身還不錯,靖遠侯府可是顆好棋子,本宮怎麽可能會棄掉?”
表麵的廢棋,以後未必沒有大用。
在宮裏呆了這麽多年,柳妃棋技或許下降了,但是這心思,比年少時更深了許多。
“娘娘也該多和安平侯爺多些書信來往,也好時時提點著。”木芮勸道。
柳妃不屑“廢那個力氣去雕琢一塊朽木?”
“娘娘。”木芮輕喚,柳妃還沒等木芮下文說出來,無奈道,“罷了,本宮休書一封讓父親盯著安平侯點。”
木芮這才噤了聲。
娘娘什麽都好,就是容易感情用事,她平素就跟在娘娘身邊提點著,淮王妃的事……是個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