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梳洗打扮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認命?絕不。
薑姿若是認命,此時此刻便該安安穩穩的當好她的庶出公主,就該一生懼怕薑容,生怕哪日虞後或者薑容想起她來,對她下手,就該老老實實做人,而不是在這動歪心思。
此刻,她隻是暫時的妥協,畢竟,這慶功宴,到底是上天的意思,還是……別人的意思,尚不得而知。
不管是什麽意思,出現這種變數,薑姿措不及防的最終原因還是在她自己。
回到自己的宮殿,為了表示公平,虞後一改以往庶出公主規格不如嫡出的情況,對薑容薑姿一視同仁,給薑姿也指派了四位公主伺候。
薑姿的宮殿名喚芙露殿,是前朝寵妃的宮殿,雖是寵妃,卻未曾言明到底是哪位寵妃,與柔貴妃的聽雨宮差距可見一般。
不過,芙露殿勝在寓意是極好的,芙露,福祿,由此可見虞後的用心。
芙露殿與其他宮殿當真有些些不同,芙露殿的牆壁,地麵用的顏色都很淡雅,不管是綠,還是紅,大多都是用著淺綠淡紅這類的顏色,與宮裏的富麗堂皇的風格完全相反。
薑姿雖然不在芙露殿居住依舊,但是芙露殿的下人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日日打掃,尤其是在收到主子突然到了郢都的消息,這半個時辰裏更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秋芙是薑姿身邊一等宮女的頭,相當於普通世家娘子身邊大丫鬟的位置,原本薑姿這次去北夷該帶著秋芙的,但是考慮到秋雲會醫,而秋芙擅長打理庶務,所以最後是帶著求鬱悶去的北夷。
見到了半年未曾見到的主子,不僅僅是秋芙,整個芙蓉殿都頗為高興。
秋雲雖然自己仍疲憊,卻還是扶著薑姿從馬車上下來,薑姿跪的太久,最初下來,險些跪在地上,還好秋芙眼疾手快的接住了,不然這一下,怕是會疼到骨子裏。
熱水是準備好的,薑姿車馬勞頓沐浴是極為困難的事情,秋雲還知道勞累之餘打扮打扮自己,薑姿卻是沒有任何打扮自己的心思,這路程,論起來,她該是比秋雲還要難熬的多。
薑姿入了殿,宮女伺候她脫掉舊衣,又準備了今年宮裏新下來的火蠶錦衣裙。
火蠶錦雖然珍貴,薑姿身為公主,每年還是能得到三五身的,不過跟南熏殿那邊,是沒得比了。
在沐浴之前,薑姿先是褪下衣裙,由秋雲為她上藥。
如秋雲所料,薑姿膝蓋上磨破出血,得虧是在冬天,若是夏天,怕是要化膿,她看著都疼,也不知道公主是怎麽忍下來不抱怨一聲的。
馬車木板冷硬,就算公主墊了層墊子,也還是杯水車薪。
秋雲的提議是讓公主多墊幾層,公主執意如此,拒絕了。
秋雲仔細的為薑姿上好藥,又包紮好“公主眼下的情況,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再出去,怕是會更嚴重了。
薑姿搖搖頭,否定了秋雲的提議,薑容設宴,想必是聲勢浩大的,她推不掉也不能推。
而且,她也想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讓薑容選擇的慶功宴而不是出去問罪自己。
希望不是她想的那樣……
薑姿沐浴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水,鮮花,牛乳,必不可少。
在寒冬臘月裏,鮮花是最難求的東西,哪怕宮裏也不例外,大部分的鮮花都供著九重宮,聽雨宮,這些皇後寵妃,每年芙露宮也能得到一些,同樣,分量不多就是了。
薑姿將鮮花熱水擦到自己的手臂上,閉著眸子,很想就這麽睡上一覺,畢竟,她還是個半大的人孩子,真是許久沒這麽舒服過了,但她不行,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秋芙低著頭過來恭敬道“公主,舊衣還需要浣洗嗎?”
“扔了吧,留著也無用。”薑姿倒真不至於落魄到穿棉裙的地步,不過是為了整一出賣慘,薑容不上當,日後若有需要,膝蓋上的傷便是證據,這棉裙留著,便過於刻意了,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須臾,薑姿梳洗完畢,此時的她,華服加身,少了幾分平易近人,多了幾分高高在上,不像鄰家小妹,更像……一個嬌養在深閨的小公。
“走吧,本宮也餓了,讓姐姐她們等久了總是不好。”薑姿揉了揉有些發沉的眼皮,淡淡道。
“公主。”秋雲擔憂道,“您的膝蓋……”
“無妨。”薑姿走了兩步道,“看不出什麽問題吧?”
秋雲搖搖頭“不細看並無大礙。”
“那便好。”薑姿吩咐道,“記住,本宮一切無恙,無論何人問起,都是如此答複,本宮不希望聽到其他的話。”
薑容回到自己宮裏之後不久,長懿太後那邊便說到做到,派了人過來為薑容準備宴席。
倒不是薑容這邊沒人,隻是長懿太後執掌後宮,就算她不親自前來,也該派人過來照看一下,這事薑容再給長懿太後麵子,也是對長懿太後執掌後宮一事的認可。
薑容眯了眯眸,看著整個南熏殿的宮女都因此忙碌起來,笑了笑“薑姿還真是大郢的功臣。”
“小小年紀便擔當如此重任。”雲蘭擔憂道,“又沒什麽好心思,公主不得不防。”
“防她是自然的。”薑容道,“一入郢都便想給本宮一個下馬威,真是計謀深遠。”
“可惜,她和長懿太後比,還是太嫩。”
“公主也比她聰明百倍。”雲蘭的奉承,薑容隻是笑了笑,不承認,也不否認。
有了前世的經曆,這是自然,若是沒有前世的經曆,薑容大概就比不得薑姿了。
薑姿心思壞,不可置否,薑容從未把她當做敵人,她卻把薑容當做眼中釘,這事她自己問題,這一世,薑容報複於她,她也怪不得旁人。
長懿太後的人效率極快,時間雖短,將南熏殿布置的有模有樣,隨後,她們便告退了,沒有絲毫留下來的意思,對於這點,薑容很滿意。
大概也就兩炷香的功夫,雲蘭通報“雍和公主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