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暖玉贈人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看到沈氏,薑容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多日未曾聯係的沈三娘。
郢都沈家就那麽一戶,沈氏和沈三娘同是出自靖遠侯府,沈氏是沈三娘的嫡親姑母。
兩人看不出太多相似的地方,想必沈三娘大部分都隨了她逝去的母親。
“妾身聽聞公主懼寒。”待人都走了之後,沈氏遵從著安平侯爺的吩咐,扶著薑容往外邊走,“說起來也是有緣,多年前妾身曾有幸得到一塊暖玉,一直擱在房裏,今日見到公主,深覺公主與此玉有緣,人養玉一年,玉養人一生,公主佩戴在身上好處甚多。”
話罷,沈氏身邊的宮女捧著一個錦盒,沈氏打開錦盒,裏麵一塊深綠色的玉石看著便覺得不凡,玉石不算大,不過半個巴掌,獨特之處便是未經雕琢,沈氏將暖玉遞給薑容,薑容還為接過來,就感受到了淡淡的暖意。
這可真是個稀奇的東西,暖玉,薑容聽說過,虞後也曾經命人為薑容尋了一塊來,物以稀為貴,暖玉論玉質或許不如其他的玉石,但是它珍貴便珍貴在一個‘暖’字上。
隻不過暖玉雖好,薑容卻沒什麽帶玉石的習慣,凡是暖玉,幾乎都是純天然的未經過半點雕刻。
換言之,就是時時刻刻隨身攜帶著一塊沉甸甸的石頭,薑容實在不知道往哪擱。
想象一下,別的世家的娘子腰間掛的都是玉佩呀,五彩石呀,珍珠翡翠之類的,到了薑容這,腰間掛著塊暖玉,就算別人不覺得奇怪,薑容還嫌他沉呢。
所以虞後給薑容的那塊暖玉,從送過來的那日起,便放在盒子裏擱置到了庫房,幾乎沒有見過光。
沈氏的這塊暖玉雖然不如虞後的那一塊,卻也是極為不錯的了。
這種稀奇的禮物,若是薑容生辰拿出來還算合理,眼下的情況……薑容笑了笑,道“世子妃一番心思,本宮也不好拒絕,隻是本宮已經有了一塊,世子妃的玉石雖好,可惜本宮念舊,還是免了吧。”
沈氏手中握著的暖玉,一時之間不知道是收回去妥當還是遞給薑容妥當,好在薑容也沒為難她的意思,她接過沈氏的暖玉,放回到錦盒當中“這樣好的玉石,世子妃還是留著日後為柳大娘子做嫁妝。”
沈氏還算有眼力勁,知道薑容說不收便是不收,隻是後麵的話……“霜娘的嫁妝妾身都備好了,這份暖玉是妾身的心意,公主不收倒讓妾身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有什麽?”薑容道,“世子妃不必見外,本宮性子素來直些,也不喜歡擺架子,世子妃有什麽好話說便是了。”
薑容這麽一說,倒讓沈氏覺得安平侯爺有些大題小做了,明澤公主與傳言當中的當真一點也不同,這樣的人,你那些彎彎繞繞用在她身上反而會引起她的不滿,沈氏心裏一番計較之後,開口道“公主,柳家的情況想必您也知道,妾身無福,隻為夫君誕下一子一女。”
“世子妃這話可是不多,一子一女湊成‘好’,世子妃該是安平侯府的功臣才是。”沈氏這自謙的話,讓薑容啞然失笑,一子一女還不滿意?
“柳家跟別的世家不同。”沈氏苦著臉道,“別的世界指望男兒建功立業,到了柳家,男兒太多了,嫡出的就隻有霜娘一人,也不是什麽好事。”
柳家別的房什麽情況薑容並不清楚,隻知道柳綺霜確實是整個安平侯府再加上榮曄侯府唯一嫡出的娘子,想必別的房要麽都是男兒要麽幹脆沒有
薑容微微搖頭“恕本宮沒什麽眼界,瞧不出來男兒……多了又什麽不好?”
沈氏笑而不語,扶著薑容近了一處暖閣,出來散步隻是借口,走太久的話沈氏也怕凍壞了嬌弱的明澤公主,進了暖閣之後,沈氏吩咐奴婢看茶之後,命所有人都出去候著,道“妾身聽聞虞後娘娘吩咐公主為淮王妃選妻?”
這個時候提起這個事,薑容有些警醒“母後是這麽吩咐的沒錯,隻是本宮畢竟是小輩,豈敢做主長輩婚事,主要還是看皇祖母的意思,本宮隻是名義上的。”
“原是這樣……”沈氏沉吟片刻,道,“雖是這樣,公主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對嗎?”
薑容點頭“這話倒是不錯。”
“如此,妾身也就不兜圈子了。”沈氏道,“安平侯府雖然沒有嫡女,但是卻有庶女。”
“長懿太後娘娘想必正在為淮王妃的人選頭疼不已,妾身不才,願為太後娘娘解憂。”
“世子妃的意思是……”薑容露出驚訝的表情,“選一個庶女當王妃?”
這未免也太荒謬了。
淮王雖然選的是繼妃,卻也是正兒八經的正妻位置,一個小小侯府庶女,做什麽夢呢?
不是薑容輕視安平侯府,就算是沈氏嫡出的柳大娘子,長懿太後也未必瞧得上,更何況是庶女?
其實若是柳綺霜沒有定親,又沒有柳妃這層關係,不出意外的話,大概真的會被許給淮王。
可憐柳綺霜花容月貌,豆蔻年華,隻能去給人當繼妃,嘖,安平侯府幹出這種事薑容一點也不驚訝。
“自然不會。”沈氏怕薑容誤會趕緊解釋道,“妾身可以撫養一位庶女,給她嫡女的身份,再由她嫁入淮王府。”
原來如此,安平侯府想必一早就開始再打這個主意,所以一上來沈氏才會送暖玉那般寶貝,拿人手短,薑容若是拿了安平侯府的東西,自然要盡心幫安平侯府辦事。
薑容有些為難“世子妃若是早些來找本宮便好說了,問題是前些日子本宮找過皇祖母將此事交給她來挑選,本宮……愛莫能助啊。”
沈氏讓外麵的侍女進來,那侍女手中還拿著一副畫卷“這是妾身選的那位庶女,妾身也曉得此事有些為難公主了,若是事成,便是安平侯府欠公主一個情分,日後公主若是有所吩咐,安平侯府上下定當為公主馬首是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