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純漢子的笄禮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禮成!!!”
隨著一聲震天吼,孔廟的橫梁都顫了顫,司水苦笑的上前扶起了三娘,有些嗔怪的看了眼麵前的大老粗。
她可憐的三娘啊!
好好的……怎麽就讓他們給糟蹋成這樣了呢?
三娘雲淡風輕的起身,看著一群笑容真誠的男人,也淡淡的笑開了。
她來北邊已經五年了,這五年中發生了很多事情,例如
宋大娘在炅王府過的並不如意,成了眾多後院女人中落灰的那一個;宋王氏給宋二娘找了一個倒插門的相公,是個讀書人,可在他們成婚的第二日,還未喝過孫婿敬的茶便過世了;宋城毅毫無意外的需要守孝三年,屁股下麵的位置直接讓給了宋城傑,自己也鬱鬱的病倒了。
她原本要回去為宋王氏守孝,誰知官家竟八百裏加急的送來了奪喪的旨意,宋家也送來了書信,由宋城毅口述,宋二娘代筆,告知她家中一切都有他們,莫要掛念雲雲。
手裏拿著沉甸甸的聖旨,給傳旨太監的打賞依舊是交子,隻是麵額要小一些些。
她假裝沒看見小太監抽搐的嘴角,在燕雲十六州這地界兒,現銀要比交子用著方便多了。
李不亂掛著一臉僵硬的悲痛,拍拍她的肩膀,‘莫要傷心!隻要有心,在幽州為你阿婆守孝也是一樣的。’
宋三娘嫌棄的扒開他的手,覷了一眼他上翹的嘴角,轉頭往回走。
別當她真傻!
官家再怎麽想,也不會要一個十歲的娃娃來戎邊,定是李大將軍說了什麽,才讓官家下了一道讓她隨軍的聖旨。
如今聖旨二次降臨,奪了自己的喪……她靠在合並的門板上,嘴角高高的翹起,將手中的聖旨揮舞了兩下……這就是在狠狠的打宋城毅的臉……痛快!
時光過的行雲流水,未覺間,青山已白了五次頭,這幾年宋三娘一直身穿孝服,頭戴白花,外人無不稱讚其孝順知禮,也在勸她不要太過傷心。
在他們看來,不管什麽樣貌的小娘子,沒有誰是不愛美的,這身孝服一穿就是好些年,自然是苦了宋三娘。
殊不知,她從來就喜歡清淡的顏色,黑白最好,其他淺色次之。
三月三女兒節,李大將軍請了幽州城內的孔子廟為她舉辦笄禮。
幽州知縣得知此事,打算請上知府夫人為正賓、自己兩個女兒做有司及讚者,也算得上幽州境內豪華的陣容了。
李大將軍一看名單,覺得從涿州請知府夫人太麻煩了,坐馬車都要十天半月,三月三就該趕不上了。
現在大遼依舊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戰爭在這幾年就沒停過,若不是三娘研究出了小紅升丹、混元丹兩種丹藥,對士兵貢獻極大,他也不想辦這麻煩的笄禮。
所以,三娘的及笄之禮,主人由李大將軍代替宋城毅夫婦做了,正賓是沈漢老將軍,有司是平凱安參領,讚者是張喜副參領。
這陣容可謂頂級豪華!
可全是純漢子,若是個郎君,定然欣喜若狂。
現在連三娘身上的服飾都用的是男子加冠用的服裝,隻有束發的飾品,是玉簪,不是冠。
總的來說,看起來不倫不類!
司水不是沒有提過意見,可由於孝服在燕雲十六州這邊不分男女,所以被大將軍以‘三娘穿了這麽些年男裝,及笄之禮用男裝也是合情合理’為由,打發過去了。
她無奈歎氣,穿男裝和是男人……終究是兩回事兒吧!
可沒人理會她的苦心,黑蛋兒就是個心比黃河還寬的,去找三娘說,她也是笑笑不說什麽。
‘你還笑?’司水氣急的跳腳,‘女子及笄一生隻有一次的大事,你就讓他們按照男子之禮應付了?要不要再給你加個冠啊?’
‘你這小管家婆的樣子,全郎君見過嗎?’宋三娘放下茶碗,看著她窘迫的臉,更是起了逗弄的心思,‘你們倆也好了快兩年了,他打算什麽時候到我這提親啊?’
‘三娘,現在說的是你的笄禮,怎麽扯到我身上了?’司水想到自己的笄禮是未來阿婆做的正賓,臉上一陣羞澀,成功被帶跑偏了。
“小丫頭,真不錯!”沈將軍拍拍她的肩膀,看慣了軍營裏那堆糙漢子,偶爾見一個眉清目秀的‘小生’,很是賞心悅目啊!
他說三娘不錯,也不是因為她的長相,而是說她不輸給老軍醫的實力。
每次戰起,三娘都會帶著黑蛋兒上到第一線,幾次那個黑黢黢的女娃都衝進一線,殺得那幫大遼兵,見了她都繞到走。
“多謝沈將軍誇讚!”宋三娘學男子抱拳行禮,看起來有模有樣,像個灑脫俊逸的俏郎君。
李玉寒起身想說些什麽,卻見門口急匆匆跑進一傳令兵……
“報!”
“講!”
“稟大將軍,大遼遣兵二十萬聚集在檀州!”
隨著傳令兵急促又高亢的聲音,孔廟中所有武將都緊蹙眉頭,這幾年打仗,兵越來越少,糧草也經常供給不上,多是李大將軍私掏腰包給大軍添置些糧食、棉衣、藥物。
可最應該給補給的朝廷卻一直冷眼旁觀,如今燕雲十六州與大遼接壤的雲州、武州、儒州、檀州,四座城池守兵不過五萬左右,其中還包括傷兵,根本不可能抽調出兵力支援檀州,應對大遼二十萬雄獅。
“大將軍……”
“你們各自守好自己的崗位,未得我的手信……”李玉寒想了想,“不!我不會向你們求援,所以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城池。”
“大將軍,我們要向朝廷要支援,不然檀州真的挺不住啊!”沈漢憂心忡忡的看著大將軍,他就是檀州的守將,今日來三娘這裏湊個熱鬧,沒想到大遼會集結兵力到他的地界上。
檀州除了正麵的城池,還有一處窄崖橋,隻能供兩人並排行走,兩側沒有護欄,下麵就是萬丈深淵。
此處易守難攻,且距離駐軍不遠,他便隻放了一百人的小隊駐守。若大遼從此過,士兵射箭還擊,再派人到駐軍求援便可退敵。
可現在屬於前有狼、側有虎,所有兵力應對守城都困難,那一百人又能熬多久呢?
一旦大遼鐵蹄踏入潭州,境內百姓便如同待宰羔羊,按照以往對那幫蠻子的了解,所過之處……牲畜全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