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真相隻有一個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雖然還沒有真正的交手,但了空也能清晰地感覺到,無論是蘇航,還是古三通都絕非等閑,一身實力幾乎不下於他。
兩位宗師巔峰!
就算隻是表麵同行,而非精誠合作,兩名宗師巔峰,也是十分令人忌憚的力量了。
他們淨念禪院,固然在人數方麵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能否拿下蘇航一行,或者說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拿下蘇航一行,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更何況,就算蘇航等人的實力隻是平平,但了空可絲毫沒有忘記,對方手裏還掌握著一件可怕的大殺器——
千古異寶和氏璧。
這滿地的二級傷殘,無一不在彰顯著和氏璧的異力,究竟是何等的狂暴與可怕。
別的不說,蘇航隻需把和氏璧的碎片取下,將那十倍於平時的狂暴異力放出,知道對策的他們雖然不會受傷,但也無法運用真氣。
缺了真氣,他們一身強悍的實力,幾乎十不存一。
唯一讓了空慶幸的是,蘇航一方不過區區六人。
了空自忖,憑著人多勢眾,他們幾十個身強力壯的武僧,拿下這群老(古三通)弱(天涯一刀:喵喵喵?)婦(海棠與石青璿)孺(蘇航)應當不難。
雖然那個場麵,應當不會很好看,但為了和氏璧,了空已經別無選擇了。
然而,就在了空暗下決心的同時,王世充卻仿佛沒有看到蘇航與淨念禪院間劍拔弩張的氣氛一般,向著蘇航露出了一個極為熱情的笑容:
“原是蘇公子,王某聞名久矣。
可惜上次宴會,隻與公子匆匆一見,未能促膝交談,著實令王某引為憾事。”
王世充的神情十分真摯,看不出因為蘇航的年齡表現出半點的勉強。
若非知道這是個怎樣的人物,蘇航說不得真會以為這是自己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當然,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王世充如此放低姿態,蘇航也不至於惡語相向。
況且,蘇航也的確需要一張嘴,將自己的目的散播出去。
“和氏璧選天下共主,聖舍利擇不老神仙。”
蘇航輕笑一聲後,揚聲道:
“和氏璧與聖舍利,均是天下瑰寶,半年後,在下將遍請天下英傑,經過層層較量,選出它們真正的主人。”
“什麽?!”
不僅是王世充、尤楚紅、辟塵等人,就連了空麵上,也再次露出驚愕的神情。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蘇航來搶和氏璧,為的居然不是據為己有,或是其他私心,而是和慈航靜齋一樣,打算選出一個天下共主出來!
饒是以王世充的城府,也不由脫口而出,打算詢問蘇航究竟打算怎麽選擇這個“天下共主”。
但很快,他就驚覺蘇航的和氏璧可是剛剛從淨念禪院搶來的,能否帶得走,還尤未可知,便硬生生改口道:
“天下共主,王某倒是理解,可是這不老神仙究竟指的是什麽,可否請蘇公子賜教?”
王世充沒有注意的是,他身邊的了空,在蘇航說出自己的目的時,神情非但沒有絲毫的放鬆,反而變得更加凝重了起來。
我早該想到了。
“聖舍利”究竟指的是什麽。
而又隻有什麽人,才會將邪帝舍利稱呼為“聖舍利”。
了空的雙眸中,已然是如深水般的沉重。
不久之前,陰癸派那貌似“改邪歸正”的種種舉動,已經讓不明真相的他們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祝玉妍忽然良心發現,決定改邪歸正了?
別說了空這等積年老江湖了,哪怕是初出茅廬的雙龍,都不會相信世間會有這麽天真的事情。
否則,宋缺也不至於把給他匯報的情報人員,給一刀直接劈出去。
當初他們和慈航靜齋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反應未必比宋缺強多少。
事有反常必有妖!
祝玉妍如此忍辱負重,所圖必然不小。
可以說,這段時間淨念禪院和慈航靜齋的神經可謂是繃得極緊,生怕祝玉妍真的弄出什麽驚天大新聞。
直到此時,祝玉妍、陰癸派、蘇航、和氏璧、天下共主、邪帝舍利、不老神仙,同時浮現在了空腦海中。
一道亮光,將這些關鍵詞串成一條直線,令他霍然開朗。
真相隻有一個!
那就是祝玉妍不知以何種方式,機緣巧合地得知了他們以和氏璧為核心,為師妃暄打造的造勢計劃。
身為死對頭的她,自然不會坐視慈航靜齋的計劃成功,於是她不但派了蘇航一行來搶奪和氏璧,更是作出了改邪歸正的姿態。
當然了,祝玉妍可能也知道以自己的名聲,就算真的改邪歸正,怕是也沒有什麽說服力。
因此,她選擇用一個更大的誘惑,來彌補這個不足。
長生!
這也是魔門蠱惑人心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因為自古以來,上至千古帝皇,下到凡夫俗子,都無一不在追求著長生二字。
為此,祝玉妍甚至不惜搬出了魔門至寶邪帝舍利的名頭……
沒有人知道祝玉妍手裏到底有沒有邪帝舍利,但就算沒有,光是一個和氏璧,就足以令無數人心動了。
“不老神仙是什麽意思?”
蘇航奇怪地望著王世充,仿佛是在詫異對方怎麽連這麽簡單的東西都不知道:
“當然是長生不老了,縱然無法與天地同歲、日月同輝,但壽至八百,總歸是沒問題的……”
現場中人,自然不會沒有人不理解長生不老的意思。
但正是理解,他們才更加不敢相信。
要知道,即便是傳說中的破碎虛空,也不過是據說能打破人體的壽命極限而已。
但既然他們已經打破人體的壽命,為何他們都沒有見過呢?
一個兩個或許隻是例外,可破碎雖難,但曆史上有所記載的,破碎虛空的絕代天驕們也並不少。
然而,這些驚才絕豔的絕世天驕們,都隻是留下一段段渺茫的傳說後,行跡便消逝在悠悠的曆史長河中。
無一例外。
於是,世間並無長生之法,便成為了所有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