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遼君臣忠心可嘉
字數:3248 加入書籤
蕭太後大吃一驚,心中暗想:“天哪,我以為就是宋營裏的那些個部隊,原來在這山裏還藏著這麽多的宋軍啊!我們三十萬,人家恐怕有四五十萬了吧?恐怕還多呢!哎呀呀,我的孩兒金龍太子,我的三個女兒們,還有我的那些個駙馬兒,還有的我的韓德讓夫君!還有蕭天佐兄弟!還有我的那麽多的外孫外孫女們!他們可就危險了!……隻怕生死難料了!”
蕭太後心裏前後尋思:“不行,我應該給李駙馬他們報個信,給彥龍道長和韓大人也報個信啊!那我進去,就不好出來了,可是我也應該跟我的兵馬在一起守陣!對了,就是那個王母陣,那是我的陣!哪怕死也得守啊!”
畢竟是大遼主宰的蕭太後,她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一個很有膽量很有才華的女人!
她立馬命令自己的隨從,調轉了馬頭,又回到了天門陣裏麵去了,並且直接進了自己應該守得陣,也就是那個王母陣!
路上看見的四處巡邏的韓真子,就把他也帶來了。
李真子和長公主看見她突然回來,也吃了一驚。
蕭太後回來以後。立馬命令李真子請來了金龍太子夫婦,命他們立即啟程回大都去,並且要李真子起草了文書,自己加蓋了皇帝的大印,也就是給他們一道皇上的聖旨,要金龍太子帶上韓真子,趕快回大都去看守大都,以免大遼朝中生內亂。
韓真子雖然出家了,但是他是先皇的侍衛,又是韓德讓的叔伯侄兒,蕭太後對他一直是另眼看待的,知道把太子交給他,最能放心。
蕭太後又派李真子夫婦去守玉皇陣,自己親自帶兵馬守自己的王母陣。
金龍太子得了蕭太後母後的聖旨,帶著呼倫格爾王妃,帶著韓真子,離開了天門陣,他們要連夜趕回大都去。
但是,他走到了天門陣的東邊的山上,準備下山,走到大路上去,可是也和蕭太後一樣,看見了呼延讚帶著的大宋的兵馬人潮湧動,不禁也吃了一驚,天哪?這裏麵還藏有那麽多大宋的兵馬?這可是李駙馬,我的姐夫也沒有料到的啊!
金龍太子眉頭緊鎖,他知道,這裏他們這一群人根本是過不去的!要回大都,就得繞道長城那邊才能過去,可是我難道就這麽著扔下母後姐妹們自己走了?那自己還口口聲聲說的自己是英雄嗎?那不就成了逃兵了!那就太可恥了?
呼倫格爾王妃也看到了問題:“咱們不能這樣回大都啊!母後他們怎麽辦?”
韓真子說:“太子,你要為大遼考慮,回大都吧!”
金龍太子說:“我的母後在哪裏守陣,我做兒子的,怎麽能這樣走啊!再說,這裏這麽多的大宋兵馬,咱們怎麽過去?”
韓真子說:“他們臘月二十才攻呢,今天還不是臘月二十啊!我給他們說去!”
金龍太子說:“韓叔叔,我知道您是為了讓我們過去,想辦法呢,可是韓叔叔,我們母後在哪裏,我就這麽著走了,我還算什麽人啊?萬一母後有什麽,我就這麽走了,日後會被人罵一輩子的!我自己也會後悔一輩子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枉為人也!”
原本機靈的韓真子,卻沒有話講了,想想就問:“那怎麽辦?回天門陣裏麵去?”
金龍太子回頭看看大都那邊,遠遠地能看到宮闕,他的兩個小女兒,這會兒就在大都的宮闕裏麵,有著幾個宮娥奶媽看護著呢!自從天冷了以後,就好久沒有見了,好想她們呢!但是自己卻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天門陣,就這麽走了!
金龍太子看看呼倫格爾王妃:“咱們回天門陣?”
呼倫格爾王妃笑了:“我同意啊!咱們回陣去!我就不信那個小師弟會置我們於死地而後快!”
韓真子笑了起來:“玉龍太子和金龍太子的師傅都是蕭道長!你們放心,就這一點,你們可以救出許多大遼的將士呢!”
金龍太子笑了起來:“可惜我們現在成了對手了。他的武藝很高強呢!”
韓真子笑了:“有蕭道長的話,他玉龍太子就不敢傷害您金龍太子呢!就是您的姐夫他們,小師弟也不會傷害的!隻是你們在您母後麵前要周旋!別讓您姐夫太為難了!”
金龍太子點頭笑了:“韓叔叔。您的話,我們記得了!我們回去吧!”
他們一行,又調轉了馬頭,回到天門陣裏去了。
先到了王母陣。
此時的王母陣裏麵集聚了許多人:彥龍道長、韓德讓元帥、蕭天佑、李真子副帥、各陣的守將,還有耶律雨燕公主,二公主耶律雨微,三公主耶律雨雲,及其駙馬們,還有燕山王子、銀龍王子、琨山王子、幾位郡主們,他們聚集在這裏,聽蕭太後說話。
金龍太子和呼倫格爾王妃突然一起進了門,蕭太後看見他們回來,大吃了一驚:“你們怎麽回來了?”
其他人也驚奇都看著他們。
蕭天佑看著侄兒,說:“天哪,你們回來幹什麽?看著大都也很要緊啊!”
金龍太子和呼倫格爾王妃給蕭太後施禮說道:“孩兒們不能不管不顧地就這樣走了!”
韓真子替他們解釋笑道:“金龍太子的仁慈孝心,讓微臣無語且感歎不已,微臣隻得陪著他們回來了!他們夫妻要跟您一起守陣!”
蕭太後心裏感慨起來:“好好好!太子啊,聖旨您留著!咱們一起守陣!無論咱們母子誰能活著出去,就要料理大遼的朝政,決不能讓大遼垮了!天門陣是我們的心血,但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所以我們不敢說它完美無缺!那些個不盡人意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大宋兵馬能撲進來的地方!”
蕭天佑豎起了大拇哥,說:“太子,你好樣的!”
此時,大宋營裏傳來了一陣鞭炮聲,音樂聲。
眾遼將君臣聽見了,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