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蕭天佑帶兵劫道
字數:2816 加入書籤
皇太子笑了:“穆元帥,您也別生氣了,楊少將軍已經知道錯了,給我說了好多對不起您的話呢!他後悔的不得了呢!!他說他:覺得祖輩英雄,父母高貴,自己年輕有為,什麽都會,什麽都是最好的!就連娶得媳婦,也是最漂亮的,最有本事的,所以什麽都不怕,沒想到在這裏能出這樣的問題!慚愧慚愧實在是慚愧!他好後悔呢!他還想去打仗立功贖罪呢!要給您請纓呢!再說楊少將軍他打也挨了,氣也受了,頭發也沒有了!哈哈哈,是好狼狽的。不過,從今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再那麽驕傲自滿,自由散漫的楊宗保少將軍了!穆元帥,您應該高興才是呢!“穆元帥說:“謝謝太子如此看護他!”
皇太子給她說:“我已經給楊少將軍說了:讓他跟在您的左右,因為楊元帥傷了,您穆元帥一定要安全,我們後麵還有許多惡仗要打的,我不敢說,誰回來回不來的話,但是,穆元帥您一定要安全!你明白吧?楊少將軍他也同意了。”
穆元帥很感激地說:“皇太子,您操心的事情真多!謝謝誒!”
佘老太君也過來給皇太子施禮:“謝謝誒,太子,如此關照他們二人!”
皇太子笑了起來:“不關照能行嗎?他們二人是我們這次破陣的關鍵人物呢!”
八王爺催促他:“你們趕快走吧!路上要路過天翻陣和地覆陣,危險得很呢!”
皇太子點頭。他一招手,他的的侍衛們都上了自己的戰馬。
皇太子就帶著他的侍衛們,帶著三塵子和一群道人們,維護著醫曹營的眾人們,一起走了。
這會兒的他的侍衛已經足足有五六十個了。因為除了王小栓他們十個幾個外,皇上讓陳公公又帶來了四五十個呢!這次為了維護醫曹營,皇太子就把他們都帶上了。
另外也就是皇太子跟穆元帥提出的,請她打發了曹寶章帶著三千人,在後麵護衛醫曹營的隊伍。因為路上要路過天門陣的遼營的兩個大陣天翻陣和地覆陣,就怕遼營打劫。
而穆桂英怕人手不夠,又給他調來了慕容惟素的騎兵營,另有一千人的弓箭手!也就是他們這裏大概有五六千人馬在維護醫曹營和糧草草藥的安全。
但是,也正如他們擔心的事情,那大遼的人們也真就來打劫了。
當然打劫他們的也就是天門陣的大遼守將,因為大遼各營裏的糧草發生了危機。本來就靠打穀草為生的大遼將軍們,在自己的營裏,明顯感到了危機,人們可以自帶幹糧,但是馬匹的糧草,幾十萬匹戰馬集中在一起,在這零下十幾度的,不長一根草一棵樹的地方,根本沒有地方來補充糧草。戰馬餓的骨瘦如柴,人們把自己的幹糧喂了馬匹,結果人自己的幹糧也發生了危機。正在著急的時候,忽然發現今天大宋一大批騾車拉著東西,要路過這裏,心想,不打劫才是傻子!
打劫的遼將是哪個呢?就是那位蕭天佐的弟弟,蕭天佑!他是天翻陣守將,另外還有地覆陣的守將耶律佘拉。
這裏我要說一下,那位蕭天佐,是蕭太後的同族姊妹,娶得的妻子是遼國先皇的姐姐,所以蕭天佐是大遼的大駙馬,而這位蕭天佑娶得是先皇的妹妹,也就是他兄弟二人都是大遼的駙馬,當然就比李真子大一輩了。
……
那位地覆陣的守將耶律佘拉,他是先皇的叔伯兄弟。
而跟著他們來的,是跟蕭天佑陣裏的副守將韓明壽。
這位韓明壽雖然姓韓,但是跟韓德讓沒有了關係,而是地道的契丹人了。而且這幾位都是跟先皇一輩的人物,在大遼的地位非常高,也因為這兩個陣都是上萬人的大陣,所以這兩個陣都配備有兩位大將軍在這裏守各自的陣。
咱們在這裏說說遼國的姓氏。
其實遼幫漢姓真正的隻有三個是劉姓,一個是蕭,一個就是韓。
先說說劉和蕭姓,是因為他們崇拜漢高祖劉邦,所以耶律又稱劉姓,而身為宰相的乙室、拔裏,跟蕭何的功勞一樣,所以以蕭何為祖宗呢,所以姓蕭,也是大遼的一個大家族,也就是蕭太後他們家族,而蕭天佐和蕭天佑其實也是他們家族的。
細細說來,其實很有意思的——蕭氏,其實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據記載,在春秋時期的宋國,有位大臣叫子大心,他被封於蕭邑,被稱為“蕭叔大心”。這就是蕭姓的發端。而在遼國,後族姓蕭的原因更複雜一些。遼國是從氏族奴隸製社會轉變過來的,有一種氏族外通婚的習俗。與創立遼國的耶律氏世代通婚的是唯乙室和拔裏氏二部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遼之後,因為追慕漢高祖皇帝,便將自己的耶律氏兼稱劉氏;又認為乙室、拔裏世任國事功勞極大,可比漢開國丞相蕭何,遂將後族一律改稱蕭氏。阿保機的皇後述律平本人雖未改姓,但她的兩個弟弟卻都改姓蕭了。蕭氏與耶律氏世代通婚的習俗一直沿襲下來:蕭氏的女子都嫁給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給蕭氏。蕭氏成為遼國僅次於耶律氏的權貴勢力。有遼一朝,蕭氏共有十三名皇後、十三位諸王、十七位北府宰相、二十位駙馬。做了皇帝,有時候規矩是管不了他們的,遼國皇帝的後宮中什麽姓氏的女子都可能有,但是占據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蕭姓。因此,雖然遼國也曾經有過非蕭姓的後妃,但是太後卻都是清一色的蕭太後。也就是說,蕭太後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而我們這裏說的,是最有名氣的蕭燕燕。
而這個韓姓:除了漢人的韓姓以外,契丹裏麵的很多韓姓是出大汗氏改姓為韓。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為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