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節 五蘊與行者

字數:4808   加入書籤

A+A-




    天魔在十魔之中,可以說是十分特別的存在。

    五蘊見慢為其體,穢名惡稱是其相。

    五蘊分別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佛門中人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皆是由五蘊所組合而成。

    這雖然與修真之人所認知的,世界以天地元氣為根本。

    五行之力為進階,從而構築而成的略有差異。

    但是,這並不是說哪種說法出現了錯誤。

    佛門和道門的認知都沒有錯,這種差異隻是因為修煉體係和擅長領域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相比於修士,行者更加注重意識方麵的修煉。

    關於這一點,從行者每一階脈輪所要嚴守的禁忌,就足以看出一斑了。

    這種嚴守禁忌的修行,要貫穿行者的整個修煉生涯。

    這種對於心境的修煉,行者要比修士重視許多。

    相比較而言,修士更加注重實修。

    這種情況的出現,除了兩種修煉體係側重不同之外。

    最主要的是,行者與十魔打交道的次數,遠比修士要多的多。

    修士除了經曆天劫之時,會遭遇十魔並出的情況。

    隻要不是走火入魔之類的極端情況,遭遇十魔的情況基本上很少見。

    當然,如今這六賊破魔宮也屬於特殊狀況之列。

    而行者的情況,卻有著極大的不同。

    因為佛門的修行理念,講求順天而行。

    即不求長生不死,而是順應輪回這一項天地規律。

    選擇在這生與死的夾縫之中,不斷地修行,並最終完成超脫。

    所以,相比於修士,行者對於生死的概念,一向看的很淡。

    就連修士所忌憚的承負,在行者這裏,也同樣可以淡然處之。

    畢竟,行者修的乃是來世,今生怎麽樣都不過是一個鋪墊而已。

    這一點與隻講今生,而不談來世的修真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行者的修行過程在旁人看來,似乎是無所畏懼的。

    畢竟,輪回隻不過是下一次曆練的開始。

    連死都不怕,確實沒有什麽事情是值得畏懼的了。

    然而,現實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的。

    行者雖然不懼死亡,但是對於十魔卻有著極大的忌憚。

    在行者每一世的修行過程中,他們遭遇十魔的概率,要比修士高處幾十上百倍。

    也正因為如此,行者關於心境的修煉,基本上是貫穿了整個修行過程。

    那些繁瑣的脈輪修煉禁忌,並不是佛門中人閑著無聊才加上去的。

    而是為了應對十魔這一現實威脅,被逼無奈才不得不那樣做的。

    為什麽十魔更喜歡糾纏和襲擊佛門行者,反而對道門的修士,沒有太大的興趣呢。

    結合資料以及眾多前人觀點,師弋對此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

    師弋覺得,這種情況的出現,應該還是與道佛兩大修煉體係有關。

    佛門注重來生,所以在行者的修煉過程中,轉世輪回乃是完全無法避免的。

    而一旦進入輪回,無論是誰都會在輪回之中被重新塑魂。

    忘卻前塵開始新生,這是在沒有類似解元劍。

    這種保留夙慧的手段之下,任誰都無法避免的。

    行者在進入輪回之後,同樣也無法避免這一點。

    隻不過,行者所擁有的能力。

    可以使他們保留關於前世的記憶,並繼承前世所擁有實力。

    然而,保留記憶和夙慧轉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

    在夙慧的保護之下,即便在輪回之後開啟了新生,但你仍然還是那個你。

    可保留記憶,卻有著巨大的不同。

    即便擁有前世的記憶,但是無論性格還是秉性,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種情況之下,輪回之後獲得新生的行者。

    其人在看到前世的記憶之時,更像是在看別人的經曆一般。

    哪怕其人明知這些記憶,都來自於他的前世。

    可是,這種前世與今生的割裂感,根本無法被抹去。

    正因為如此,行者每經曆過一世修行,下一世輪回都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

    這種情況之下,盡管還用著這同一個魂魄。

    可經曆了輪回衝刷,還能不能將轉世當做自己,那還真是不好說。

    對於這一點佛門行者覺得沒問題,不過道門修士卻完全無法認同。

    師弋身為正統修士,同樣也無法接受被別人頂替掉。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來世,師弋也不能接受。

    說回正題,佛門這種輪回接替型的修煉方式。

    使得前世與今生,存在巨大的割裂感。

    這使得轉世的行者,雖然可以繼承前世的記憶和修為。

    但是,在境界體悟方麵,卻完全是一片空白的。

    哪怕擁有前世的記憶,但是輪回所帶來的割裂感。

    基本上可以將前世和現世,定義為不同的兩個人了。

    這使得上輩子修煉所得到的境界體悟,在這一世根本無法被繼承。

    畢竟,現世的行者在看前世的記憶之時,就像是在看別人的經曆一般。

    如果境界體悟是看一看別人的經曆,就可以掌握的話。

    師弋也不必在夢境之中耽擱這麽久了,直接找個高階聽對方講講修煉經曆,境界體悟豈不是就能提升上去了。

    如果當真可行的話,師弋甚至不需要去另找他人,林傲就能勝任這項工作。

    以其半步聖胎的境界,怎麽著也能一步到位,將師弋的境界體悟給拔升到圓覺境吧。

    很明顯,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境界體悟是完全無法傳授的,它與經驗不同,隻有親身經曆過才能夠獲得。

    這就好像一隻坐井觀天的青蛙,如果不能親身感受外界。

    哪怕旁人使盡三寸不爛之舌,也無法讓它感受到天到底有多大。

    這種情況之下,轉生的行者根本無法通過前世記憶,獲得相關的修煉體悟。

    這讓轉生之後的行者,雖然實力沒有下降。

    但是在境界方麵,卻如同那坐井觀天的青蛙一般,完全被拉到了最低點。

    師弋覺得這種實力與境界體悟方麵的巨大反差,才是十魔頻繁攻擊行者的重要原因。

    畢竟,不管是誰都喜歡撿軟柿子去捏。

    十魔作為天地業胎,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靈,但同樣有著屬於魔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