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你是布政使,不是山大王!
字數:6301 加入書籤
此時的葉明盛並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經看穿了自己的偽裝,來到禦書房的他一見到宮女便是詢問道:
“我的茶備好了嗎?”
“啟稟陛下已經備好了!”
“呈上來!”
“是!”
感受著黃色茶水的苦澀,葉明盛不由微微皺眉,但還是如同喝酒一般,直接便是將麵前的茶水一飲而盡,這一碗茶水入腹,葉明盛整個嘴全都是苦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喝完了茶的葉明盛總感覺身體舒服了一些。
就在這個時候,葉明盛的早飯也是送來了,分別是一屜小籠包,一碗餛飩,以及兩根油條,如果說其他時候,葉明盛早就是大快朵頤了,但不知道為什麽,現在葉明盛卻是沒有多少食欲。
不過想著上午還要工作,葉明盛這才拿起筷子,將這一屜包子,餛飩,油條全都吃了下去,吃完了飯後葉明盛便是開始了工作。
首先還是曾洋這件事情,曾洋雖然生前隻是都察院一個普通禦史,沒有太大的Q力,但是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下,他的死已經是成為了挑起都察院,統調處紛爭的導火索!
都察院第一次去堵門的時候,葉明盛正好就這件事情在責難計憲,在葉明盛的命令下,計憲也是把曾洋的身體,還給了曾洋的家人,曾洋的妻子馬氏也是開始辦理曾洋的身後事············
這也是有了昨天都察院這幫人抬棺第二次去堵統調處大門的事情,不過沒想到又死了一個禦史劉銳,而且還是被火銃給打死的!
這無疑是激怒了都察院的這幫人,在玄一豐,方石的帶領下,都察院的這幫禦史,翰林院這些學士,竟然想要衝進統調處。
幸虧當時崔紹,古三思兩個人及時趕到,才是阻止了事態進一步惡化!
事後計憲也是來麵見葉明盛,將事情的經過跟葉明盛說了一遍!
在計憲的視角下,昨天幾十號禦史,學士再次來堵大門,他也是非常頭疼,但是為了維護統調處衙門的尊嚴,他也隻能是帶著一眾特務進行對峙,而為了震懾一些禦史,學士,讓他們不要亂來,計憲也是下令讓把火銃拿出來!
在計憲看來昨天的對峙,他和玄一豐,方石等人的交談雖然很激烈,罵的很熱鬧,但是這些都停留在話語上。
玄一豐,方石怒斥他和統調處是害國害民的害人精,是鷹犬,是狗腿子,讓他們交出殺人凶手!
而他也沒有客氣,說玄一豐,方石等人百無一用是書生,是窮酸腐儒,事情如何自有陛下定奪,還輪不到你們這幫人對統調處說三道四!
大家雖然彼此互罵,但是這也都是停留在嘴上,大家都保持的比較克製,玄一豐,方石等人也沒有要衝擊衙門的打算,計憲也是讓手下不要亂動············
然而這樣的冷靜,克製在槍響之後被打破了,那一聲槍響後,禦史劉銳倒在了血泊之中,當時所有人都有些懵,不過很快玄一豐,方石他們的憤怒便是被點燃了,吵吵著要衝進統調處。
當時槍響後,計憲也是非常意外的,他雖然讓手下把火銃拿了出來,但他的目的隻是想要震懾這幫清流,他並不是真的想要開火,他很清楚不管曾洋生前幹過什麽,但是曾洋人死在了統調處大獄,他們統調處就是落下了話柄!
因此對他們來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計憲雖然十分厭惡這幫清流,但是他也不想要激化矛盾,讓事態更加的惡化!
所以為了防止統調處那個傻小子一緊張走火了,所以計憲並沒有讓手下給大家分發槍彈和火藥!
這也就是說在對峙的時候,統調處特務們的火銃雖然指向了這幾十號清流,但是這些火銃都是沒有上火藥和槍彈的!
這也是為什麽當時計憲看著劉銳倒在血泊之中那麽懵逼的原因,他就是為了預防這種擦槍走火的意外發生,他是特意沒給統調處的特務發火藥和槍彈!
然而事情還是發生了,但計憲因此也是更加肯定了,曾洋這件事情絕對是有人在幕後暗中推動,想要把曾洋這個人的死扣在統調處的身上,以此利用攻訐統調處的機會,對朝堂的改革進行攻擊·············
所以在崔紹,古三思平息事端後,計憲也是第一時間麵見了葉明盛!
聽到這件事情後葉明盛也很是憤怒,不知道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竟然敢這麽做!
昨晚上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葉明盛才是有些怒火攻心,再加上北方的災情,以及懸而未決的草原戰事,葉明盛才會一反常態在葉崔氏的壽宴上喝了那麽多酒!
葉明盛雖然對這件事情有人在暗中激化矛盾很是憤怒,但他更清楚自己不能在這件事情意氣用事,要不然很有可能會中一些歹人的圈套!
所以思慮再三後,葉明盛心中也是逐漸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目前朝堂局勢還是要以穩定為主,確保朝廷的穩定運行是第一要務,至於其他都是次要的,自己不能被別有用心之人牽著鼻子走!
基於這個想法葉明盛決定就是,不追究曾洋以及其他因受H問題被統調處調查禦史的責任了!
盡管統調處這些特務在獄中虐待曾洋是不對的,但是曾洋在齊魯青州擔任知府的那些事情,也都是證據確鑿,按照大乾律法,他也是要砍頭抄家的!
但是鑒於目前的形勢,葉明盛決定不追究了還要厚葬曾洋!
不僅僅是曾洋,其他那些有TF問題的禦史,葉明盛也不追究了!
都察院這些禦史,雖然目前因為都察院是個清水衙門,所以都幹淨了許多,但他們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禦史的,他們很多是從底層起來的············
就比如說曾洋,他在擔任禦史之前,在遼陽擔任過縣令,在齊魯擔任過知府,曾洋主要就是因為在齊魯這段時間的事情,被統調處調查的。
都察院的一些禦史和曾洋的情況很相似!
葉明盛很清楚現在都察院這些禦史中的一部分人,為什麽在這件事情表現的很激進,其實就是有意將水攪渾,好把他們身上的那些事情,攪和成統調處對他們的汙蔑抹黑!
這些人很擔心事情一旦平息,統調處就會像對付曾洋那樣對付他們!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葉明盛雖然很是不齒,但是基於目前的現實情況,以及維持朝廷的穩定,平息這次的矛盾,葉明盛願意停止這次的調查。
不過停止調查歸停止調查,這並不代表葉明盛會放過這些害群之馬,隻不過現在暫時放他們一馬,等到朝廷過了這個難關,葉明盛再好好跟他們算算賬!
除了這些外,葉明盛也是要懲戒統調處的,雖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葉明盛也覺得這是有人在背後搞鬼,統調處弄死曾洋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不管怎麽說,統調處在獄中羞辱折磨曾洋是事實,而且能夠出現這樣的事輕易,統調處內部大概率也是有問題的,很有可能出現內鬼了!
所以懲戒統調處是必然的,不懲戒統調處肯定不會讓大家心服的!
計憲肯定是首當其衝,首先就是降職,他雖然才升為處長沒幾天,但是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就還是做回副處長,其次官階也要降,正三品降為從四品連降三級,同時再罰俸一年·········
除了計憲之外,統調處的那些千戶,百戶也肯定是不能幸免於難!
這個就交給計憲自己抉擇吧,反正這一次統調處不死人是不行了,不死人是交代不過去的!
至於最重要的調查幕後之人,葉明盛覺得對方敢這樣做,一定是有所準備的!
因此大張旗鼓的調查,恐怕是不會有什麽結果,所以最好還是暗中調查!
做完這些後葉明盛也開始處理其他問題了,先是看了看北方各地關於災情的奏本。
目前北方德水大爆發的可能性雖然已經降低了,但是一些小的支流幹流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洪災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為此冀豫布政使趙萬賢也是親赴災區一縣,殺了兩個抗災不力的縣令,並且罷免了鄴城知府譚光卿!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在冀豫引發了不小的風波,畢竟按照大乾律法,即便身為布政使,可以懲處縣令,但是要殺人的話,是需要交由刑部審理,並且還要經過都察院,大理寺這道流程,然後稟告給葉明盛,最後交由葉明盛定奪!
而罷免一個知府更是需要呈報葉明盛,葉明盛批準了這個知府才會被罷免,以及後續的追究責任等等··········
因此現在趙萬賢未經請示直接殺人罷官,可以說是先斬後奏了,刑部,大理寺意見都很大,尤其是刑部尚書柳寧更是直言,趙萬賢這種行為必須要被懲戒,要不然以後各地的布政使都有樣學樣,那還要他們刑部做什麽,朝廷的律法何在?
葉明盛一開始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也是和柳寧持同樣的想法!
這個趙萬賢雖然是葉明盛看好的人才,也是葉明盛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葉明盛也是覺得趙萬賢這一次確實是越權了的!
但是在了解到趙萬賢殺的這兩個縣令王善德,徐越兩個人,一個T汙了冀豫布政司撥下來的賑災銀子,另一個在抗災的時候,沒有奔赴第一線,而是在勾欄中喝花酒,喝的酩酊大醉後,葉明盛覺得趙萬賢殺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至於被罷免鄴城知府譚光卿,據說沒有什麽不端的行為,在抗災過程中也是兢兢業業很是勤勉,他在冀豫聲望也不錯,而他之所以被趙萬賢罷免,則是因為在抗災方略上和趙萬賢有分歧,然後在一次冀豫的會議上和趙萬賢吵了起來,趙萬賢一怒之下就罷免了譚光卿!
講真葉明盛不會治水也不懂治水上的方略,所以葉明盛並不清楚趙萬賢和譚光卿兩個人誰的想法更好,更契合實際。
但是看著上麵的會議紀要,葉明盛注意到了後麵的話!
趙萬賢說我是冀豫布政使,我對冀豫一切事務負責,你都按照我說的做!
譚光卿說我是鄴城知府,我也要對鄴城及其周邊幾十萬百姓負責!
趙萬賢說你是想要抗命嗎?
譚光卿說他絕不敢抗命,但為了幾十萬百姓,他懇請趙萬賢三思··········
趙萬賢則表示,譚光卿你不要以為你是崔尚書的門人,你就可以放肆!
譚光卿則表示他從來不敢放肆,但是身為鄴城知府,一定要為鄴城的百姓發聲!
而見說不動譚光卿,趙萬賢也是不說,也是直接宣布罷免譚光卿這個鄴城知府!
這個時候譚光卿則是表示,趙萬賢你無權罷免我,你隻能是上書陛下請陛下定奪!
而趙萬賢則是說,他會上書陛下,但是你譚光卿這個鄴城知府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幹了!
譚光卿還想要反抗,但是趙萬賢直接讓人把他給關起來了,並且趙萬賢還任命了冀豫副布政使孫濤暫代鄴城知府!
看完這份會議紀要葉明盛雖然不懂治水,但是從會議紀要中他能夠感受到趙萬賢作為冀豫布政司的霸道行徑,那是一種說一不二的強勢!
對此葉明盛也是有些心驚的,其實關於趙萬賢工作作風強勢,葉明盛並不是第一次了解,之前就有人跟葉明盛反應過這個問題,說趙萬賢在工作中獨斷專行,作風非常的強勢!
但是因為趙萬賢過往成績不錯,所以葉明盛還是沒有在意但是看完了這份會議紀要,葉明盛對趙萬賢的強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葉明盛不知道趙萬賢,譚光卿兩個人的治水方略誰是正確的,但從會議紀要上,葉明盛覺得這個趙萬賢實在是有些太過霸道了,朝廷不是綠林,你是布政使不是山大王,一些ZZ規矩總歸是要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