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淮南的生活

字數:5274   加入書籤

A+A-


    周瑜羽扇綸巾,坐與船頭,彈琴誦歌,猶如畫中人。

    伴著歌聲,木舟載著孫策,周瑜,沿淝水而下。

    陳平駐馬而立,在淝水河邊,為二人揮手送行。

    送行,並不是送別孫策,周瑜。而是送別心中的懊悔,無奈。

    陳平懊悔的是,他沒有早些識破古琴號鍾。

    陳平無奈的是,他再一次放虎歸山,頻添了兩位勁敵。

    “少年行,行走江湖中。執劍掃九野,名震駭八荒。”

    “少年行,行走天地間。獨步海內地,四方稱英雄。”

    淝水河麵上,周瑜的歌聲不停環繞,此歌聲,亦道出了陳平的心聲。

    陳平感慨周瑜的壯誌,亦使他自己,豪氣頓生。

    看著消失的船影,看著水麵上的層層漣綺,陳平莞爾一笑。

    “漣綺,終究是漣綺也,掀不起大浪爾。”

    “終有一天,吾陳平將率百萬雄師,占領江東。攪動這長江浪潮。”

    陳平調轉馬頭,看了漣綺最後一眼,率軍折反。

    陳平追殺孫策,周瑜彈琴退陳平,陳平率騎兵追趕,到達淝水之邊,無功而返。

    此戰,陳平軍傷亡三千餘人,多以踐踏而死。

    陳平與眾人,在第二牛角駐留一天,埋葬兵卒,祭奠魂靈。

    第二日,陳平率領軍伍,向第一牛角進,踏上了歸家之路。

    歸家吧,也許隻有家,才能安慰陳平,更能安撫眾人的心。

    遙想討伐董卓,一路之上,陳平受盡了苦難,陳平軍更是遍體鱗傷。

    陳平希望,希望歸家的路,無驚亦無險。

    從第一牛角而出,陳平告別汝南,踏入了淮南。

    淮南,其意為淮河以南,治所揚州。

    豫州汝南與揚州淮南相連,袁術依四世三公之名望,將兩塊地域,化為了他的地盤。

    淮南與汝南相比,要好上不少,人煙要密集與汝南。

    究其原因,那就是淮南,是個好地方。

    淮南這片土地,河流支係眾多,濕地大湖亦不少。像淮河以南流域,淝水流域,巢湖等。

    眾多水道湖泊,使淮南土地肥沃,成為了魚米之鄉。淮南,是東漢末最富足的地域之一。

    進入了淮南,陳平見證了美好,亦見證了醜惡。

    美好,當是勤勞的村民。

    男人耕耘在土地,奮鬥在河湖。女子則劃船采藕,織布做衣。

    醜惡,則是那水寇也。

    淮南水寇,在水道之中,江湖之上,上演著血腥般的搶掠。

    遇見水寇,陳平是很想殺的,但左思右想後,陳平下達了不擾民,不與水寇相爭的軍令。

    不與水寇爭鋒,有利於陳平。

    其一,陳平不想與水寇為敵。

    陳平深知,他帶領的是陳平軍,不是孫策的江東軍。

    孫策的江東軍,皆是弄潮兒,而陳平軍雖6戰勇猛,但是在水中的戰鬥力,會大打則扣。

    一旦與水寇敵對,那麽在河湖眾多的淮南,6戰的陳平軍,再想擺脫水寇的糾纏,很難。

    其二,淮南乃袁術的地盤,陳平還沒有義務,為袁術剿滅水寇,就像汝南黃巾一樣。

    陳平很羨慕袁術,亦在內心中貶低袁術。

    汝南,中原之地。淮南,魚米之鄉。兩塊寶地,不僅是兵家之地,亦是產糧之地。

    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魚米之鄉,被袁術治理的支離破碎,賊寇眾多。

    如陳平是袁術,一定大利展兩地,打擊賊患,增加人口,並以兩地為根基,圖謀大業。

    寶地被袁術占領,當真可惜也。如有機會,陳平定會代替袁術,成為汝南,淮南的主人。

    軍伍在不斷行進,美醜亦在不斷上演。

    陳平軍如一個過路客,對淮南生的一切,不聞不問。

    青山,綠水,劃船的姑娘,搶奪的水寇,都由他們去吧。

    亂世以臨,無論是美是醜,都是為了生活。

    生活,難也。在亂世生活,更加艱難。

    每走一步,都要謹慎的思考,思考著今後的生活。

    陳平在思考生活,思考著今後要走的路,曹昂亦在思考,思考著陳平提出的問題。

    陳平對曹昂言。

    “如你是淮南村民,如何在這裏生活。”

    陳平所問,讓十二歲的曹昂雙目閃爍。

    曹昂知道,這是陳平對他的考驗。因為這個問題,在汝南時,陳平同樣提出過。

    曹昂看著陳平,謙遜的道。

    “陳叔父,如我曹昂是淮南村民,將拿起武器,保衛家人,與水寇決一死戰。”

    “無論是汝南黃巾,還是淮南水寇,為了生活,都要奮死相爭。”

    “要像許褚將軍那樣,威懾敵寇,保家人平安。”

    聽著曹昂的話,陳平微微一笑,然後搖了搖頭,道。

    “在汝南時,你亦是這般回答,我沒有作答。”

    “今到淮南,陳叔父將代替曹操之責,告知你曹昂,如何在亂世生活。”

    陳平摸著曹昂的頭,輕聲道。

    “如我是淮南村民,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我要當水寇,進而有朝一日,當上水寇的統領。”

    “其二,我要當兵,然後動用智慧,成為將領和官吏,直到最後,成為淮南的管理者。”

    “兩條路走完,都能讓你快樂的生活,更能保衛身邊的人。”

    “亂世以臨,要想生活的更好,隻有這兩條路,要麽做賊,要麽當兵。”

    陳平的一席話,聽得曹昂似懂非懂。看著懵懂的曹昂,陳平哈哈一笑,又道。

    “亂世做賊,不可取也。陳叔父希望你,選擇第二條路,當兵。”

    “因為賊怕兵,兵,更可以剿賊。”

    “叔父會看著你,從兵到將,成為萬人敵,率領兵馬,做那匡扶漢室之人。”

    “但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在當兵當將之時,一定要好好的活著。”

    陳平略顯深奧的話,曹昂雖不解,但心中全是感激。

    曹昂從陳平的目光中,看到了家父曹操的影子,看到了陳平對他的希望。

    陳平教導曹昂,關懷曹昂,陳平對兒子的思念,轉化到曹昂的身上。

    對於陳平來說,這是一種寄托,亦是心靈的安慰。

    陳平知道,除非他見到親生兒子,否則對曹昂的教導,會一直持續下去。

    教導完曹昂,陳平又教導袁怡。當然教導的方式,與曹昂完全不同。

    通過笑罵聲,談情說愛聲,喘息聲,呻吟聲,陳平對袁怡,完成了一係列教導。

    激情過後,陳平摟著袁怡,二人回味在餘韻中。

    望著天上的明月,聞著袁怡的香,陳平深情的道。

    “人道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怡兒,跟隨夫君一路奔波,可是苦了你,待回到琅邪,夫君定不讓你受苦。”

    聞陳平的話,袁怡滿臉都是幸福,靠在陳平的懷裏,期盼著琅邪的生活。

    生活,就是慢慢的活,被逼無奈的活。

    陳平教導曹昂,溫情袁怡,陳平關愛部下,訓練兵卒。

    這就是陳平的生活,行軍在淮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