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七十三章 天命難違
字數:5025 加入書籤
孫策深深看著站在榻邊的弟弟,麵上出現了一抹奇異的紅暈。
“仲謀,父兄奮戰,打下這江東基業,為兄要托付與你了。”
“兄長,何出此言……”孫權聞言當即抬頭,麵上全是淚痕。
“聽為兄說!”孫策目光中露出淩厲之色,令得後者凜然。
“使江東士卒,對決與兩陣之間,卿不如我,使江東眾士各安其位,竭忠盡智,我不如卿。眼下,絕不是妄自菲薄之時。”
孫策說著慘然一笑:“當真是天命難違,為兄自命英雄,要揚威與天下,奈何……接下來,為兄的每一句話,仲謀要牢記心間。”
孫權聽了,後退一步,在孫策榻前跪下,躬身道:“兄長請言,小弟必當記在心間,照而為之,若違此言……”
“大丈夫一言九鼎,何須誓言?”孫策搖搖頭,看了看身邊的程普黃蓋周泰魯肅等人,眾人麵上,皆有不忍之色。
“今日房中,不是父親當年的忠勇麾下,便是跟著策掃蕩四方的英雄豪傑。仲謀要領江東之位,當要敬重諸位,不得有違。”
“兄長放心!”孫權說話時,依舊低著頭不曾抬起。
孫策掙紮了一下,做起一些,給眾人抱拳:“各位,策若是不能保,還望諸位能盡心盡力,輔佐仲謀,安定江東之地。”
此言一出,諸人皆跪,程普列在最前,垂淚道:“將軍,安心養病,當真如此,普與諸位豈能不盡心竭力,繼之以死乎?”
孫策重重頷首,又對其中一人伸出手來,後者見了來到麵前。一身天青色儒衫,生的器宇軒昂,正是魯肅魯子敬!
“子敬,你我相識,知己相交,子敬大才……”孫策握住了魯肅的手,又對孫權道:“今後內事,凡有不決,可問子
敬。”
說完,卻是一陣劇烈的咳嗽,白娟之上,是觸目驚心的殷紅!
“主公,給晉陽送信的使者早已出發,葉將軍得知之後,必會派遣名醫前來,主公不可如此,肅……”魯肅說著難以為繼。
“師,師父……”聽魯肅提起葉歡之名,孫策眼中閃過柔色,帶著一絲孺慕之情。自黃巾討賊開始,他便隨在葉歡身邊數年。
葉歡十餘年生涯,戎馬倥傯,真要說起陪伴子女的時間,可能還無人能出孫策之右。尊尊教誨,傾囊相授,小霸王從未忘卻。
“仲謀,江東今後,還需奉師父號令而行,師父神武雄才,必可掃清天下。策若去,他定會厚待仲謀,隻是可惜……”
“當年討伐袁術一別,策卻是再難見恩師一麵了。”說到此處,孫策眼光恢複了冷靜,又抓緊魯肅之手。
“子敬,策若不濟,還請子敬為使,前往晉陽,見到師父,幫我帶句話,策不能在師父麵前……”
說著,又是一陣咳嗽,眾人聞言,無不垂淚。尤其是程普黃蓋祖茂等孫堅的老將。他們是親眼見到,孫策的成長的。
“文台兄,我跟你說清楚,這是我徒弟的馬,他出來你還給他,我徒弟的東西,誰也不能搶,爹也不行!”
這樣的話,雖是戲言,怕也隻有葉歡說得出口。他對孫策的關切,從未改變,不管是近在身邊,還是遠隔天涯,一以貫之。
孫堅戰死之時,頗有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葉歡呢?送金送銀送官位,孫策提的要求,他都做到,沒提的,亦是周全。
當年孫策遇刺,遠在千裏之外的葉歡當即派出精銳,將那些賊人連根拔起!安定江東,大將軍在其中,亦是出力無數。
無論地位如何變化,當年
的冠軍侯也好,現在的大將軍也罷。葉歡待孫策,始終是那般自然,當不在親生愛子之下。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如今江東兵強馬壯,人才鼎盛。孫策青春正好,英武不凡,卻不料……世事弄人,莫過於此!
“仲謀,內事不決,問子敬,外事若是不決,便要問公瑾!公瑾與我有兄弟之義,策去後,你當以兄事之!”
片刻休息之後,孫策再度出言,孫權跪在榻前,聲聲答應。
“隻可惜,公瑾還在柴桑練兵,卻不知能否趕回?”歎了口氣,孫策的目光看向門外,似乎看見了那個正在飛奔的身影。
五百裏之外,月夜下得官道上,數十騎正在飛奔!為首之人一身戎裝,姿容風流,氣度不凡,但此刻,卻是滿麵汗水。
“兄長,小弟來了,一定要撐住。”伸手抹去額頭的汗水,周瑜策馬更急,這一路,他幾乎一刻都沒有休息過。
和程普黃蓋等將一樣,一開始孫策染病,周瑜還未曾太放在心上。可沒有想到,這一次的病情卻是沉重之極,進而到了……
不一樣在於,周瑜知道一些,眾人並不清楚之事。前番的刺殺,雖然痊愈,但卻給孫策留下了一些隱疾,未能根治。
“今後時時自製怒氣,不要太過氣血翻湧,再忌辛辣之物與一些肉食,當可無礙。此並非小事,將軍還要牢記心間。”
此言出於毒王張離之口,孫策周瑜深知其能,當然深信不疑。那天的書房之內,也隻有張離與孫策周瑜,戒備森嚴。
其後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孫策和周瑜都有意隱瞞了此事。算上張離在內,天下知此事者,當不過四人,還有一個,定是葉歡。
“兄長身強體健,這幾年也勤練叔父傳授的心法,越
發康健!瑜亦是如此,極有神效,此次病情卻這般沉重,莫非……”
身為三軍之帥,周瑜當然是極為冷靜的,但此次不同。孫策與他,是結義兄弟,從洛陽到江東,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一陣突如其來的急病,加上之前的隱疾,周瑜不得不有所想法。
“真若如此,會是何人下得手?知道此事的除我二人外,唯有張離與叔父。不,不可能,叔父絕不會如此……”
當一個可怕的念頭出現在腦海,立刻就被周瑜排除了。拋開師徒之情,葉歡要對孫策下手,機會實在太多。
想著,周瑜忽然給了自己一個耳光,身後士卒見了,心中不禁詫異。但細想想,也許都督是以此在激勵自己的潛力。
八百裏快馬,除了有限的幾人,他們已經是第二批了。策馬奔騰,周瑜的體力,似乎深不見底,與平素的儒雅,頗有差異。
“我這幾年照而為之,體力比較以往遠勝,叔父與兄長,師徒情重。難道,是曹操袁紹等諸侯,要破江東聯手之勢?”
心中存疑,周瑜要想的實在太多,葉郎定邊,如此強大,再有小霸王孫策與之呼應。袁紹曹操,甚至劉備,誰不希望破之?
“此事我定要徹查,目下,還隻能在暗中進行。倘若隱在背後之人是針對兄長的隱疾下手,那麽,恐怕江東之中……”
周瑜的雙眼驀然睜大,策馬更急,心中決心也越加堅定。
葉歡的前來,改變了漢末很多人物,周瑜也算其中一個。原本時空,孫策亡故之後,直到赤壁之戰時,軍中也未全部服他。
比如程普,孫堅麾下的老將,大戰之時,他和周瑜是雙都督。但眼下不一樣了,周瑜盡得江東軍心,無人質疑他的指揮才能。
年青?年青又如何,當今天下,有多少少年成名之輩?鬼才郭嘉,鳳雛龐統,潁川徐庶,不過弱冠之齡就能指揮千軍萬馬!
“公瑾之才,不在奉孝之下。”單單這句話,出自葉歡之口,足夠了。程普等人久隨孫堅,對葉郎看人的本事,從不懷疑!
且對比原本時空,周瑜的曆練更多,不光是在戰場上,亦有權謀。這也使得如今的他,有更大的空間,去徹查兄長的病因。
眼下,隻剩下兩個可能,真正的急病,或者是有人暗害。如要暗害,一定有內應,一番詳細的思索之後,周瑜略有所得。
他沒想到的是,千裏之外的冀州,葉歡和他有著同樣的想法。孫策如果真的病逝,將會對當今時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南皮城下的軍營中,帥帳周圍戒備森嚴,葉歡麵前,隻有一人,苟圖昌!孫策之事,他亦隱隱察覺到了什麽?
“圖昌,我若所料不差,倘若伯符真的……代之者必是其弟孫權孫仲謀!乍逢變故,加上漢中戰局,卻是曹操的機會。”
徹查孫策之事,葉歡早有決策。與之相比,天下大勢,會因此產生什麽樣的變化,也是他眼下必須考慮的。
“將軍,魏郡之戰結束之後,曹操加緊了對訊息的封鎖,將軍所言當不會差,漢中之戰後,他必會有所行動……”
“請將軍讓我親自前往,孫將軍之事牽連甚廣,但有一事幾乎可以肯定,想要暗害之,必有內應,先要將內應挖出來。”
“內應?”葉歡聞言,陷入沉吟,忽然間,他的腦海之中想到了之前甄宓與他的言語。
“我總覺得,孫仲謀不像是個十七歲的少年,也不似表麵上那般,總覺得他心機深沉!”
——內容來自【咪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