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一十一章 誰來都一樣
字數:3488 加入書籤
漢中之戰,李儒和董卓的絕地反擊,的確給了曹軍極大的機會。倘若典韋的虎衛軍周倉的飛虎軍在司隸?
曹軍恐怕還是得拚死一搏,但勝率將會大大降低。眼下的司隸到宛城,隻有高順的陷陣軍與紀靈的豫州營,可謂兵力薄弱。
但無論是李典還是李通,在用兵之時,都是十分謹慎的。原因很簡單,高順在,陷陣在,定邊軍依舊強大。
眼前的戰局,其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蕭榮的攻擊,並沒有拿出全力。雙方還在僵持之中,但對方的張弛有度,進退自如……
就是南樂城下,邱澤所部陷陣一軍的風格。李通此刻不得不思考另外一個問題,蕭榮忽然發動攻擊,是不是高順也到了?
可能性似乎不大,卻不能直接忽略,戰場永遠是瞬息萬變。
設若高敬方真的到了,有兩萬陷陣軍在手,他絕對有能力,尋求圍殲自己在安定城下的曹軍。別忘了,城中還有豫州營。
東邊,東南,東北,皆有響箭射上天空。可能是敵軍的集結訊號,也可能是虛張聲勢,定邊軍最擅長的,便是攻心為上。
幾下綜合,李通將軍的抉擇還是求穩。高順親自率領陷陣趕到戰場,他不再考慮,身在戰局之中,別去想你應付不了的事情。
這可不是擺爛,是荀彧程昱荀攸等人經曆兗州冀州之戰後做出的總結。麵對定邊軍的強勢,有時候,主將考慮的越簡單越好。
“有本事
,你就用逐步蠶食之法,拿下我的營寨,我等著。”李通心意堅定的同時,口中也在不斷下令,調整陣容。
李通將軍準備忽略的事情,蕭榮是清楚的,三處火箭,皆出自郎騎竹的九曲之手,隻不過似乎沒有起到什麽效果。
“嗯,李通這家夥,肯定是在兗州被邱澤打疼了,應對的很有章法。邱將軍,你說你那麽厲害幹什麽?我可難了。”
蕭榮想著,不忘埋汰邱澤兩句,你這是幫著敵將成長啊。
“小花招不靈,那就剛正麵,李文達,既然邱老師教過你了,今夜,就讓蕭老師再教教你,陷陣是如何攻寨的。”
“傳令,全力進攻!”下一刻,蕭榮沉聲喝道。
傳令兵聞言,張弓搭箭,將一支火箭射上天空,光華四散。
李通見狀,瞳孔微微收縮,他也許不知道火箭之中的含義到底是什麽?但為將者的直覺告訴他,接下來一定會有變化。
果不其然,火箭落下之後,陷陣軍的動作變了。騎軍開始分散,突入看起來並不適合奔馳的區域,騎射飛射全力出手。
轟天炮在同一時刻,加快了發射的頻率,除了攻擊盾陣之外,亂石開始向著後方和兩翼延伸,不時伴隨霹靂罐的落地。
步卒的射擊速度也在提升,與之同步的,是他們的進攻速度。
被陷陣軍變化節奏,突如其來的一陣打擊,曹軍有些措手不及。首先被擊退的,便是兩翼弓兵,原本在對射
中,就是牽製。
.
當轟天炮的亂石突然改變目標,攻擊弓兵隊之時,陷陣對射的威力更大。最重要的是,數隊騎兵繞出,開始猛攻。
鐵甲騎軍在同袍的護衛下,幾乎與轟天炮的落石及步卒的弓弩同時到達戰場。隨即便開始突襲軍的弓兵隊,氣勢一往無前。
這些變化,寫起來很費筆墨,可在戰場上,就是十幾個呼吸之間的事情。陷陣軍各部之間的協作,讓李通想到了三個字。
美如畫!那最早是西涼鐵騎稱讚三大王牌的走馬觀花戰術的。可在李通眼中,用在陷陣軍身上,仍然是恰如其分。
節奏的變化,氣勢的改變,一切發生在瞬間。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想要做到,還是在兩軍堂堂之陣僵持之時,千難萬難。
不過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在於他們之前那種行雲流水的協作,各種戰術的變換,每一個節點,每一個時機,毫無凝滯。
壓製盾陣,突襲弓兵隊,陷陣軍的節奏發起者,李通看出來了,這一陣是器械營。轟天炮的落點,就是敵軍兵鋒所指!
騎軍也好,步卒也罷,不用主將指揮,跟著落石和霹靂罐就行,目標明確。至於攻擊之中小細節的調整,軍官亦是爐火純青。
從兩軍對峙的堂堂之陣,到占據有利的攻擊位置,奪取主動。陷陣僅僅用了十幾個呼吸,戰場的形勢,立刻發生變化。
那一陣轟天炮對空地的攻擊,直到騎軍開始
突擊弓兵隊之後。李通才能察覺出巧妙之處,隱隱就在封住弓兵隊的退路。
說的簡單一些,敵軍的精妙配合,能帶來什麽樣的結果?假如他們一開始就用騎軍突襲弓兵隊,正麵衝擊,損失要大得多。
事實是,當陷陣騎兵,衝到弓兵隊五十步距離之時,倒下的士卒,不過二十餘騎。以此為代價,接下來就是猛烈的突擊。
戰術的運用,說到底還是要減少自身的損失。眼前,隻是戰場的一個局部,而當你所有細節都掌握到極致之時,累加起來……
麵對蕭榮的攻擊,李通隻有退,那陣美如畫的操作之後,戰場對峙的主動,完全掌握在敵軍手中,此刻與之纏戰?
結合陷陣軍的戰力,是完全不理智的,李通必須後退。
這也是他在戰前想好的,利用營寨的縱深,來消耗敵軍的實力。同時,他也想看看,蕭榮到底敢不敢,嵌入太深?
至於戰損,沒辦法,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又何必多想?
場麵上,陷陣的全力攻擊,徹底占據上風,殺的曹軍士卒紛紛後退。不過片刻功夫,已經向營寨之內,再突進三百步。
李通的盾陣,兩翼弓兵隊,亦遭到了不小的殺傷。
但蕭榮的麵上,卻沒有一絲得意之情。換了任何一個對手,剛才的局麵,他有足夠的信心,不會有任何改變,實力擺在那裏。
可李通的退卻,雖說看上去有些狼狽,整體陣型,卻還維持著穩
正和協調。後續的跟上,及時為他們止住了頹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