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三十一章 是攻是守?
字數:3534 加入書籤
漢末世家,對嫡庶是極為看重的,長房就有著巨大的優勢。
時代的觀念,即使是葉歡也改變不了,假如他沒有立葉信為世子的話,可想而知,一定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反對。
司徒張昭,很可能會是第一個,軍師賈詡,則是第二個。
再舉個例子,如果袁紹當年沒有過繼給袁成,他也很有可能成就不了北方霸主的地位。身份,意味著人才會不會為你效力。
曹操雖然是庶出,曹嵩卻沒有嫡子,情況要好的多。但即使如此,他依舊收到質疑,求賢令不分士寒,多半與之相關。
冀州之戰,葉歡有言,一個袁基,抵得上十萬大軍!事實證明,一點也沒有誇大,袁基回歸之後,冀州州郡望風而降。
一個人,很難對抗一個時代,強如董卓,也對葉歡吐露過心聲。
“他們根本不在乎你做過什麽,有多少本領,他們隻會看你的爹娘是誰,家世如何。”憤懣的語氣,充滿了無奈。
原本時空之中,袁紹就是廢長立幼,結果呢?使得人心離散。不得不說,這也是他官渡之戰失敗的原因之一。
蜀漢後主劉禪,被多少人稱為扶不起的阿鬥?可沒有關係,劉備依然會立他,身份在漢末,永遠要大於你的能力。
與之相比,葉歡算是幸福的,現在看,葉信任何方麵都很優秀。
寧遠對蔡夫人的反感就在於此,自從劉琮降生,她一心想要劉表立其為世子。不明說,
卻在方方麵麵表現出來。
那是取貨之道,劉琮從身份上說也算是嫡子,但蔡夫人是續弦,他的地位,是無法與嫡長劉琦相提並論的。
寧遠心中的主上,永遠是葉歡,但與劉表多年共事,當然不願見到廢長立幼之舉。隻是他不知道,原本時空,當真如此。
拋開腦海中的想法,寧遠清楚,他此刻要麵對的,是曹操大軍。
此時,遠處又是一陣腳步聲傳來,十分急促。寧別駕當即心中一個咯噔,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難道……
很快,他的想法便應驗了,傳訊士卒帶來的消息,南四郡之中的長沙,貴陽,武陵,三名城守起兵,對抗中樞。
不好的消息紛至遝來,寧遠表麵上還維持著冷靜,心中則如一片亂麻。內憂外患,同時發生,目下的解釋隻有一個。
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所預謀的,天下間,哪裏來如許的巧合?
“蔡瑁將軍到……”侍衛的聲音,打斷了寧遠的沉思,蔡瑁一身戎裝步入堂中,身後跟著幾員副將,皆麵色沉重。
“蒯主簿到……”再下一刻,青衫文士緊隨蔡瑁之後到來。
看著二人,寧遠微微頷首示意,鎮軍將軍蔡瑁,主簿蒯良,皆是隨劉表多年,且在之前的書信之中,葉歡亦稱之為能。
尤其是後者,頗有計謀,寧遠看向他的眼光,帶著期待之色。
“別駕,如今使君病重,不能理事,如今曹軍大將樂進率軍壓進,又
.
有南四郡之亂,顯然是有人安排,眼下如何對之?”
落座之後,蔡瑁便直言想問,對寧遠,他是頗為尊敬的。但二人之間,亦不乏隔閡之處,原因嗎,正是之前的蔡夫人。
“德圭,你是荊州鎮軍將軍,遠與軍略之處,遠不如君,目下之局,按將軍之意,該如何對抗曹軍?”寧遠反問道。
蔡瑁點點頭,之前的相問,算是一種程序,他心中當然有所想。
“曹軍看似來勢洶洶,隻不過占了猝然突襲之優。樂進麾下的青州營,與兗州之戰中,折損頗重,瑁當親領大軍迎之。”
言語之中,顧盼神飛,一股氣勢油然而起,看上去信心十足。
曹操大軍壓境,南四郡叛亂接踵而至,在寧遠心中是如山重壓。可在蔡瑁看來,卻是自己表現的機會,荊州兵精糧足。
十餘年來的穩定,身為鎮軍將軍,蔡瑁一直沒有得到發揮的機會。誰又不想證明自己呢?大將,永遠是要在戰陣上表現的。
寧遠聞言,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他可沒有蔡瑁那般的信心。前來刺史府的馬車之上,微塵之人有言,兩軍戰力不可比。
一直以來,葉歡和劉表都是互通有無,亦是荊州迅速發展的原因。但有一個例外,就是荊州軍的訓練,定邊從不過問。
之前在寧遠眼中,那是對的,軍隊問題最為敏感,葉歡若是做了,未免會給人以,手伸到太長的感覺。
當時有陷陣軍南調,
坐鎮宛城,以為荊州屏障,寧別駕倒也覺得安穩。但今天的形勢,卻讓他有些後悔了。
“將軍不可……”就在寧遠準備出言之時,一個聲音響起。
蔡瑁當即皺眉,出言之人正是主簿蒯良,語氣顯得很是堅定。
“別駕,蔡將軍……”看見蔡瑁的反應,蒯良調整了一下語氣,續道:“將軍所言不無道理,曹軍與兗州一戰,折損頗重……”
“但曹操自起兵以來,身經百戰,如今領軍前來的青州營首樂進,大將軍也稱之為狡狐猛虎,我荊州軍,卻是多年不戰……”
“蒯主簿,此乃戰時,何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借著蒯良言語之中的停頓,蔡瑁立刻出言,眼神略有不悅。
“德圭,子柔之能,使君亦稱善,眼下是集思廣益之時,先聽子柔說完,德圭再論不遲。”寧遠一旁道。
蔡瑁聞言點點頭,也不說話,蒯良續道:“且先有大軍壓境,再有南四郡之變,足見對方早有設謀,當時有備而來。”
“是故眼下之計,我軍隻宜堅守,先觀敵之動向,再設法應之。將軍立刻領大軍出戰,恐,恐會為敵所算。”
一番話,寧遠聽得微微頷首,蔡瑁觀之,更是心中不忿,當下道:“隻宜堅守?不足兩日,三縣皆失,堅守,敵軍氣焰更甚……”
蔡瑁說著起身:“夫戰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扼製敵軍攻勢,龜縮不動,則荊州百
姓,會如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