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三十五章 唯有戰局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處於戰陣的最前線,紀靈和麾下參謀們收到曹軍進攻的消息之後,麵色遠不如於禁那般凝重,恰恰相反,那是一種輕鬆。
相比於未知敵軍的手段,不論何種形勢,都足以應對。
曹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拿下江夏,再進取南陽,對宛城重地,呈夾擊之勢。這一點,恰是寧遠和蔡瑁最擔心的。
遠在冀州的於禁,亦精準捕捉到了戰機,察覺到了危險。
不同在於,寧遠和蔡瑁的想法是真實的。但於禁卻是因為所處位置的關係,倘若你將他與紀靈對調,將太原營與豫州營對換。
那麽,二將的反應會出奇的一致,排除掉曹軍這個有威脅的可能。
來吧,來多少,宛城也吃得下,曹軍夾擊宛城,才是正中我軍下懷。看看作戰室中參謀們的表現,足以證明。
沒有對錯,隻有立場和理論的不同。在紀靈和安定豫州營眼中,此刻戰事一起,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宛城,而是襄陽。
“將軍,卑職以為,曹軍若是急攻南陽,求對我軍形成圍攻之勢,反倒是眼下最佳,情況壞到極點,青州陳留,都得留下!”
參謀之首的話語並不鏗鏘,語氣平和,卻隱隱令人振奮。
“因此,我軍大概率不用顧忌此間,宛城,安定,安樂,成犄角之勢,守衛森嚴,更有騎軍遊弋在外,強攻的話……”
紀靈擺擺手,斷然道:“此處本將軍也想過了,的確不用多說,眼下
之局,我們在宛城之處,能否給荊州以策應?”
說話被將軍直接打斷,參謀之首麵上卻隻有欣然。默契這個東西,永遠是打出來的,兩次豫州之戰,豫州營都是戛然而止。
戰果雖然沒有取得太多,但全軍上下卻經曆了實戰的磨合。且定邊軍的理念,就是對大局有利之時,一切不在心上。
紀靈將軍顯然和自己想到了一處,如果能強攻宛城得手,曹軍還用處心積慮的謀劃突襲荊州嗎?他們早就大軍壓境了。
如今,長公子率領的涼州營正在馳援宛城,而郎騎竹將軍的九曲已經到了。麵對蕭榮將軍的攻勢,李通的應對稱得上精彩。
但觀其戰略,還是露出了端麗,陳留營的忍耐太過了。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句俗語翻譯到戰場上,便是沒有白占的便宜。敵軍的隱忍,一定包含著某種動機,絕無例外。
“將軍,卑職也想,敵軍用謀,我軍將計就計,乃最佳應對。可……稍有不慎,敵軍之不可能,就有可能變為可能。”
紀靈聞言搖搖頭:“說點大家聽得懂的,也不怕咬到舌頭。”
“諾!”參謀長毫不猶豫,續道:“我軍的計劃若不夠精細,萬一被敵軍所趁,損失了兵力之後,敵軍就真的可以夾擊了。”
“荊州軍情,我軍已然知曉,長公子大軍就在來此路上。公子為三軍之帥,考慮的當會比我們更為周全,等待軍令為上。”
“等待軍令為
上?”紀靈雙眼一瞪,隨即笑道:“這可不像你說的話,不過說的好,公子是三軍之帥,訊息更多。”
.
說著,語氣一轉:“不過橫豎眼下隻是加強防衛,有什麽好辦法,說出來聽聽,萬一軍令到來,咱們也用得上不是?”
參謀長聽了眼中一亮,頷首道:“將軍英明,卑職想的是……”
以定邊軍的傳訊速度,確如豫州營預期的那樣,在安定收到消息之後的半個時辰,行軍之中的葉信,也得到了軍情傳遞。
曹操大軍攻擊江夏,樂進領青州營為主力,進展速度極快。與之同時,劉使君抱病不能理事,荊州南四郡之三,叛亂突起。
這三件事情聯係到一處,要說曹軍不是早有籌謀,葉信根本不信。
腦海中立刻展現出荊州的地圖,山山水水,防守概要,清清楚楚。
在涼州的一年,葉信不僅僅是訓練涼州營,亦有對自己的提升。飛燕騎統領張飛教了他一個好辦法,背地圖,所有的地圖。
熟悉到什麽程度?熟悉到一提地名,所有的地形就在腦中。且那些想像之中的地形之側,還要有詳細的注解。
張飛就是這麽做的,奔襲徐州之戰,是他第一次率軍抵達徐州。但飛燕各軍,對地形的利用,近乎到了極致。
除了齊備的向導之外,亦要得利與張將軍的特長。而一般的慣例,主將精通的事情,麾下郎將校尉司馬,是會盡皆效法的。
胯下戰馬不停
,馬上之人全神貫注的沉思,物我兩忘。徐庶策馬而來之時,看見了這一幕,他輕輕揮手,讓左右遠離。
同樣的專注,同樣的神情,眼前的長公子,和高將軍何其相似?唯一的區別在於,高順是坐車的,趕車人隻有獨臂獨腿。
但即使在衝鋒陷陣之時,他趕得車,絕不會遜與騎兵營的戰馬。
長公子呢,對戰馬的控製,已經成了本能,根本不用費神去想。寶馬良駒,亦與主人心意相通,奔跑的既快又穩。
當高順沉思之時,徐庶是絕不會去打斷的,對長公子也是一樣。詳細的軍情終於到了,敵軍的意圖顯露,當然需要深思。
奔出了約有二十裏,葉信一側首,看見了身邊的徐庶。
“哦,軍師到了,怎麽不喚信?”長公子急忙道。
徐庶微微一笑:“庶見長公子沉浸於戰局之中,必是思索其中要害,不敢加以打攪。卻不知長公子此刻,可有所得?”
“軍師,信想的是,曹軍準備良久,發起突襲,肯定求速。荊州軍戰力不及我軍,當要有所舍棄,穩守要害之處……”
“但此刻劉使君抱養不能理事,信若是做書與伯父,詳細言及……當年父親未曾做過,信隻是怕,會有反效果。”
徐庶聞言重重頷首:“長公子果然思慮周詳,有所舍棄,穩守要害之處,極有見地,所謂當機立斷,可立刻做書與寧別駕。”
“長公子,戰事一起,當一切拋諸
腦後,唯有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