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靠山

字數:5631   加入書籤

A+A-




    偰哲篤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恢複那份身居高位者的從容淡定,這讓不休很是欣賞。

    今天,邀請對方的目的就是為了合作,他也不希望未來的合作夥伴是一個庸才。

    不休直截了當的問道:“偰哲篤大人,今日為何不答應趙大人的結盟?”

    偰哲篤一愣,他沒想到,自己和趙大人在密室中所議之事居然被人知道,心想:趙大人莫菲是不休的人?難道今天趙大人的會晤,是不休的意思?

    不休看出對方的心思,說道:“偰大人不必疑慮。今日你二人相見,非是我的安排。我與趙大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偰哲篤更是心驚,瞪大眼睛看不休,心想:他怎麽知道我的想法?對了,傳聞這和尚會...會妖法?

    不休解釋:“偰大人放心,看穿心思,也未必就是妖法。”

    偰哲篤的身體情不自禁的向後縮了一下,看穿心思還不是妖法是什麽?

    他努力控製自己思緒,避免被不休看到更多的東西,可不論他怎麽都控製,都根本停不下來!

    思緒巨浪一般翻湧,片刻不停!

    “大人,子不語怪力以亂神,大人謙謙君子,心中坦蕩,又何必怕人看穿呢?”

    不休的話讓偰哲篤安定不少。

    “對啊!我沒什麽見不得人的心思,還怕什麽不成?”

    他想到此,心情平服,坦然麵對。

    不休對偰哲篤的表現很是欣賞:“大人果然是君子。”

    他停頓一下繼續說:“敢問大人,為何不與趙大人結盟?”

    偰哲篤知道對方能看穿心思,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直言道:“趙大人謀小有餘,謀大不足,細而不周,故不足與之謀也。”

    不休笑道:“聽大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偰哲篤道:“大師深夜將我綁來,也不是為了聽偰某囉嗦吧。”

    不休玩笑道:“大人哪裏話,小僧也是擔心大人白天太過繁忙,故此深夜造訪,有不周之處,還請大人見諒。”

    偰哲篤笑道:“大師也不必客氣,有何事情,還請直言。”

    不休說:“實不相瞞,我邀大人前來,誠邀大人入夥。”

    偰哲篤皺眉:“偰某非江湖人士,何來入夥之說。”

    不休拍了拍腦門:“哈哈,小僧口誤,今日邀請大人前來,是想與大人結為同盟。”

    偰哲篤道:“大師已與脫脫和唐其勢結盟,他二人終將成登上相位,手握朝綱指日可待,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不休說道:“趙大人雖然目光短淺了些,但是他有一句話說的對,大汗不希望再看到獨攬朝綱的局麵。”

    偰哲篤問:“哦?是大汗的意思,還是大師的意思呢?”

    不休聞:“重要嗎?”

    偰哲篤反問:“不重要嗎?”

    不休明白,這老大人實在摸自己的底細。他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說:“大人可知,三大汗國之外,又是什麽國家?威尼斯,意大利,葡萄牙,大不列顛,以大人的學識,相比對這些名字也不陌生。可那裏有什麽景色,是怎樣的風土人情,孕育著什麽奇珍異物呢?你難道不好奇嗎?”

    偰哲篤當然聽說過這些東西,也當然對那些東西好奇,可他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和尚突然說這些。

    不休繼續說:“大元帝國的疆域雖大,也大不過雄鷹翱翔的天際,蒙古的鐵騎雖強,卻也有踏不過的江河高山。而我們,就是要飛過天際的盡頭,踏過高山河流,向西收服欽察、察合台,伊利三大汗國,以此為跳板鯨吞奧斯曼帝國!再向西踏平歐洲,征服大洋!到那時四海臣服,天下一統,大人滿腹韜略,豈不有更為廣闊的施展天地?”

    偰哲篤當即明白不休這話的意思,這是在畫餅,他著實的沒想到這個和尚的野心居然這麽大!收服三大汗國踏平歐洲?那可是成吉思汗都不曾完成的事業,就憑他?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休微笑道:“俗話說,事在人為!如今兩頭打老虎已經伏法,隻要整肅朝廷,擺平內政,便有機會對三大汗國一戰。隻要收付三汗,就能再向外擴張,實現連成吉思汗都不曾實現的夢想也非難事。而這條路注定是曲折的,正需要大人這樣富有學識和能力的同伴一起努力!”

    偰哲篤隱隱覺得這個人太瘋狂,可是他似乎有抓到了一絲的希望,或許是真的呢?十年寒窗,八月科場,不就是希望一展才學麽?

    這個和尚才出現半年多,就能扳倒根深蒂固的兩大宰相,並且讓兩大對立的氏族結成同盟,而且大汗最近的狀態與之前大不相同,越發的具有帝王的派頭,看樣子很有拳打百官,一統朝政的心願!

    看來都與這和尚有關係!

    不休笑了笑:“大人何必在心裏想?有什麽問題直接問為便是了。沒錯,脫脫和唐其勢是我的人,大汗的靠山也是我,我們就是要拳打百官,一統朝綱!”

    偰哲篤這才又想起來,這和尚有看透人心的本事。

    他不禁打了個冷戰:“你果真是大汗的靠山?”

    不休的話說的太露骨,直白到讓人難以相信的地步。

    不休道:“是不是太大逆不道了?”

    偰哲篤倒並不覺得如此,畢竟大元朝自開國以來,權臣當道上百年,除了成吉思汗,也沒見過誰有天子之威的。

    他隻是驚奇,不休小小年紀,怎麽就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掀起驚濤駭浪!

    不休笑道:“大人放心,我並未對大汗實用任何妖術。之所以讓他如此,無非是兩樣東西。”

    偰哲篤好奇:“那兩樣?”

    不休道:“超越先祖功績和天下之主的寶座!”

    偰哲篤默然,如果按照小和尚的規劃,確實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任何一個君主都不會拒絕的誘惑!

    可是…

    偰哲篤歎息一聲:“談何容易…”

    不休見他動了心思,便說:“大人乃是飽學之人,當懂得聖人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的道理。”

    偰哲篤長歎一聲:“如今的朝廷…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病入膏肓也不過分。為官者,窮力盤剝;為富者,毫無仁義;為民者,生機渺茫。以至於民心不穩,匪患猖獗,四海之內竟無片瓦安寧之土。便是如此境地,各級官員依舊人浮於事,屍位素餐,朝堂大臣依舊爭權奪利,夜夜笙歌,便是有人下一濟猛藥,想要達到四海承平的局麵,最少也要十年的時間!”

    不休心道,這偰哲篤果然不錯:“大人點評時局一針見血!以大人的本領,看到為題,也必然有解決之道吧~”

    偰哲篤明白,這是和尚在試探自己。他直言:“無他,安民、治吏而已。”

    不休追問:“何為安民,何為治吏?”

    偰哲篤道:“聖人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乃國之本,農為民之本,若能讓百姓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少稅負,多存糧,則生而有望,天下自然不會動蕩,匪患也就自除!此乃安民也。”

    不休拍手大讚:“說的好!那治吏呢?”

    偰哲篤道:“若是想安民,必須治吏。若不然,上下敷衍,虛與委蛇,再好的政令也難以實施。故而要選賢任能,從科舉入手,輕八股而重實幹,輕出身而重才能。可若是如此,便會觸及貴族的利益和帝國的根本。豪門貴族盤根錯節,利益交織,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也是最難的事情。”

    不休有種讚歎:“大人的政見之深,舉措之詳,當世無雙!實不相瞞,小僧與您的想法不謀而合。”

    偰哲篤也意外,便追問:“大師有何對策?”

    不休道:“安民無非兩點,土地和糧食。小僧已經安排人去做了,過不了多久,這兩點都會解決。”

    偰哲篤嚇了一跳:“大師莫不是逗我。天下土地,盡在貴族之手,如何解決?”

    不休笑道:“大人盡管放心也就是了,此事我已經命人去辦了,八大貴族會將土地上交大汗處置!“

    “什麽!”偰哲篤又嚇了一大跳:“八部上交土地?這怎麽可能?”

    不休道:“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多一個月,大人便會看到成效。”

    偰哲篤擔憂道:“大師莫菲要用...要用非常手段?”

    不休見這老頭說的如此含蓄,會心一笑:“若是慈悲不能點化,金剛霹靂也無可厚非!”

    偰哲篤誠心建議:“大師,一味用強是要發生政亂的!“

    不休道:“小僧自有分寸。八部貴族一定會真心實意的支持大汗新政!”

    “當真?”

    “出家人不打誑語!”

    偰哲篤道:“如此最好,伯言和撒頓雖然倒台,但他二人不過是表麵的勢力罷了,真正掌控國家的,乃是蒙古王公,若不能將他們控製住,便是再扳倒多少個伯言都無濟於事。”

    “還是那句話,大人盡管放心,八部絕對是真心實意!”

    偰哲篤好奇:“大師為何如此自信?”

    不休笑道:“若是收服西域諸國,那汗國的大汗該由誰來接替呢?”

    “嘶~”偰哲篤倒吸一口冷氣!(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