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朕真是生了個好逆子
字數:5265 加入書籤
&esp;“其罪一,身為皇子,社稷之本,宗廟之後,受監國之重任,不思進取,枉顧禮法,當笞!”
&esp;子受聽著,微微點頭。
&esp;沒毛病啊!
&esp;殷洪就這個跳脫性子,真要因為監國重任轉了性子,乖乖處理政務協調上下,才有問題。
&esp;不然我怎麽會讓他監國?!
&esp;楊任繼續大義凜然的道:“其罪二,紈絝成性!”
&esp;“新城幾近建好,二皇子派人拆毀所有城牆,隻為方便自己的舟車出行!”
&esp;“甚至還要拆毀朝歌城牆!”
&esp;子受聽著,愣住了。
&esp;這還是個新鮮事啊!
&esp;就聽著楊任繼續拜道:“又有費仲、尤渾二人搬弄是非,二皇子下令大肆將拆除的城牆做為石料,賣予貴族,求取錢財。”
&esp;“二皇子非但沒有看出其中弊端,反而愈加乖張。”
&esp;子受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這事他大概明白了。
&esp;殷洪好家夥,把新城舊城的城牆一並拆了,拆了還不算,全都賣給貴族求取錢財。
&esp;朝歌城沒有了城牆,除了占地範圍大點,人口多點,基本和村鎮一樣不設防。
&esp;想著此事,子受心中不由得激動了幾分,我的好孩兒啊!竟然做了連為父都輕易做不到的事!
&esp;不過不能表露的太明顯,到時候回朝歌再處理,為兒子擦屁股背鍋,這是當老子應該做的事情。
&esp;子受神色凝重起來,道:“朕教子無方啊!監國之選,既然是朕選的,一切後果,就由朕來承擔!”
&esp;“陛下不可!”
&esp;楊任接著再道:“群臣相勸,二皇子竟不申辯,更稱有皇後與蘇娘娘支持,乖張至斯,臣誠為天下痛之!”
&esp;子受聽著,卻終於坐不住了。
&esp;妙啊!
&esp;原來是妲己支持。
&esp;他這一離開朝歌,妲己也開始行動了!
&esp;難怪之前妲己一直沒有動靜,原來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皇宮裏!
&esp;在別人眼裏,自己是個“聖明的君王”,妲己自然也這麽看,即使有心,也害怕被看出端倪,而有所收斂。
&esp;隻有在自己不在朝歌的時候,才能搞小動作。
&esp;“此事當真?”子受握緊了拳頭,看似怒氣上湧,實則激動萬分。
&esp;“臣豈敢欺君?”楊任長身而拜:“陛下命人一查就知道了,與臣同行的崇大人,也曾勸阻一二。”
&esp;“隻是二皇子乖張,不肯分辨,臣常竊心恨之!”
&esp;“二皇子乖張,行事逆而不知自知,率性而為,不知自省,其罪深重,臣竊以為陛下當重責之!”
&esp;子受聽著,臉上的神色變幻不定。
&esp;因為他隻能夠通過不斷變化的表情,來掩飾臉上的喜色。
&esp;幹得漂亮!
&esp;連崇應彪這種混人都勸阻,不敢隨著殷洪摻和,就知道殷洪幹了些什麽破事了。
&esp;好一陣子,平複下心情後,子受看著張越,語氣不帶著一絲溫度:“那洪兒的第三宗罪是何?”
&esp;會說話就多說點,好讓朕高興高興!
&esp;楊任臉上的神色,變得更加嚴肅:
&esp;“其罪三:身為陛下之子,攔監國重權,承社稷之重,不思祖宗之業,繼萬世之功,為民謀利,反而與民相逆,臣竊為天下痛之!”
&esp;這一刻,楊任又展出了大噴子神采,慷慨激昂的大聲陳詞:“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esp;“二皇子身為社稷棟梁,不思順天應人,與民相逆,臣竊以為其罪大焉!”
&esp;子受看著楊任的模樣,心裏樂壞了。
&esp;他一路走上現在,頻頻受阻,大多就是因為“順應民意”,酒池也好,肉林也好,都是為民生發展做出了貢獻,得到了民心。
&esp;殷洪幹得好啊!直接與民相逆,背叛了人民!
&esp;子受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拳頭。
&esp;哪怕不是他幹的,殷洪而是他的兒子,也是他親手選出來的監國人選。
&esp;殷洪的行為,就代表著他。
&esp;就算大臣們瘋狂幫他洗地,說這一切全是殷洪的責任,他多多少少,總是會受人非議。
&esp;因為這一次,是直接和人們對著幹,直接涉及到了人民的利益。
&esp;可昏庸值來的這麽容易?
&esp;子受被搞怕了,不禁又懷疑起來。
&esp;但內心深處,依然是激動無比。
&esp;心底狂笑一陣後,子受反應了過來。
&esp;也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以免出什麽意外,還是多問問比較好,與民相逆到底是怎麽個逆法。
&esp;他望著楊任,問道:“洪兒為何與民相逆?”
&esp;他甚至有些忍不住問著楊任:“卿可不能為了讓洪兒脫罪,減免刑罰,拿話誑朕!”
&esp;至於刑罰?也就口頭上說說,殷洪要真幹的一手漂亮活兒,那沒得說,空懸多年的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esp;“臣豈敢欺瞞陛下?”楊任適時的從懷中取出奏疏,呈在手上:“此乃群臣所寫,署有萬民姓名的奏疏!”
&esp;子受連忙起身走到張越麵前,接過那奏疏,借著燈光攤開一看。
&esp;這把穩了。
&esp;說是奏疏有些不太恰當,用萬名書來形容更貼切些。
&esp;裏頭有著多名老百姓的簽名,內容小到渡河修路,大到律法政令,是百姓們對朝廷提出的個人看法、建議。
&esp;大多體現著民意。
&esp;子受知道萬民書,曆史的主角裝逼,往往少不了萬民書。
&esp;萬民書一揣,萬民傘一撐,哪怕一介白身,也敢直接對著六部尚書、左右丞相、皇帝老子噴口水,猛懟一番。
&esp;因為這就是民意。
&esp;最著名的萬民書,要數康有為、梁啟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馬關條約》。
&esp;馬關條約、光緒帝,懂得都懂,不用深入說明,足見朝廷形象。
&esp;後來萬民書也多用在貪官汙吏、千古奇冤之上,總之,萬民書一出,就說明這個朝廷有問題啦!
&esp;這一刻,子受內心中生出絲絲欣慰之情。
&esp;來了,拳打鴻鈞腳踢三清的日子,終於快來了!
&esp;這封萬民書,大事小事都有。
&esp;什麽這裏的山要開條路,那裏的河要搭座橋,這條律法不合理,那個政令要調整
&esp;拆城牆其實也是違逆民意,哪裏的人民會樂於見到保護自己家園的城牆被拆除?
&esp;殷洪拆除的時候,可是受了大阻撓,甚至有人直接躺在城牆下,用血肉之軀阻止工人拆除,最後還動用了暴力強拆。
&esp;好兒子,好兒子
&esp;子受思考再三,決定不過多插手,以免自己弄巧成拙,放開了讓殷洪去造就穩了。
&esp;他在紙上寫上民意二字,然後打了個叉,審視良久,言簡意賅覺得沒什麽被曲解的機會,又表達了無聲支持後,才封好,對著楊任道:
&esp;“楊愛卿,朕已經知道了,這就是朕的意思,現在就派快馬回朝歌,定要治一治這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