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自我學習,自我提升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A+A-




    朝歌。

    這一兩年間入朝為官的人,基本都是些庸碌無能之輩,有能力的都被張大刷了個幹淨。

    老臣對這些新官早有不滿,要是拿著高額俸祿幹實事,那也就算了,可拿著錢啥事也不幹,成天混日子,這是哪門子事?

    不過不滿也沒用,老臣們彈劾了無數遍新官,甚至還彈劾識人不明的張大,可全都被子受壓了下去。

    因為這些以玄鳥衛為代表的新官,確實是在混日子,也沒啥太大貢獻。

    但他們也沒啥太大缺點啊!

    除了白嫖俸祿外,找不到作奸犯科、以下犯上之類的罪名,挑不出毛病,怎麽懲治?

    不入朝倒好,入了朝廷當了官,想再扔出去就沒那麽容易了。

    這段飽受彈劾的時間裏,張大一直都很迷茫,甚至懷疑起了自己的能力,為什麽經由自己之手挑出來的,都是這麽些個混子呢?

    莫非是陛下定下的招賢方針有誤?故意做出了什麽誤導?

    但是很快,他就沒有這種疑惑了。

    因為從各地來到朝歌的貴族,帶來了新官所需要的一切。

    貴族們為了宣揚先祖的功績,絞盡腦汁寫出了各種事跡,為了讓人們更容易理解,還加上了不少細節。

    好比混凝土、算盤。

    而這些都是被曆史塵封,尋常人所不知道的“新鮮”知識。

    這些內容,正適合這群混日子,沒什麽能力的新官啊!

    平庸,代表著如同白紙一張,可以在上頭隨意寫寫畫畫。

    像那些有能耐的人,他們都已經是五顏六色,有著自己的思想,形成了獨有的思維模式,怎麽能接受那些新鮮的東西呢?

    於是,張大也不含糊,他是眼瞎,但能力沒問題,立即便為新官統一安排好了學習任務。

    各家貴族出的報紙都被收藏、剪裁,當做教科書使用,為那些新官的空白腦子填塞內容,每天了解、研究一位人族先祖的事跡,每周做一個大方向的總結,寫下自己的感想,再通過休沐日交流心得體驗等等。

    這其中所耗費的資金,在新官的高額俸祿下根本不成問題。

    至於新官們願不願意?

    還能有不願意的人?

    一個個都是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日子過得去啥也不重要,再說了,他們也知道紂王在老臣的彈劾中力保,總得做點什麽吧?

    以前是真的沒能力,也沒機會,過一天是一天,現在機會就放在眼前,哪有不幹的道理?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即使他們可以不在乎朝中的彈劾,但他們摸不準什麽時候紂王會頂不住壓力,到時候官沒了,錢也沒了,一朝好日子就沒了!

    簡單的道理誰都懂,過慣了好日子,意味著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變高了,更加擔心失去這種好日子,因為新官們都知道他們自己根本不具備相匹配的能力。

    就像以前玄鳥衛們一有機會就想立功一樣,六部新官開始行動。

    以往的忐忑不安導致了現在的腳踏實地。

    隻要努力學習,吸收知識,老臣們就不能繼續彈劾,他們就能繼續心安理得的享受高額俸祿。

    於是,沉寂了許久的新官們,終於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看著一個個接受新知識的新官們,張大無比感慨,陛下這招,簡直神了。

    甚至,隻有這樣的官員,才是最適合大商的官員。

    紂王早就提出了郡縣製,可隻有一兩處地方在施行,薑文煥更是隻能靠著個人勇武鎮壓黎郡,行政無比困難,這其中的問題在哪裏?

    在於基層官員不夠。

    這些官員,需要的不是多麽強的能力,而是“可批量培養”。

    因為所需要的數目太大了,等到日後紂王一統天下,將需要多少這樣的底層官員?

    就算有十七八個招賢館,也不夠用啊!

    唯有自己培養。

    而現在已經做到了,貴族們所宣揚的先祖事跡,成了新官成長的最良土壤。

    張大覺得,應該上奏一下。

    雖然紂王已經有陣子沒有過問招賢館的事情,表現出了對自己的極大信任,但張大覺得畢竟是件大事,還是上奏一下比較好。

    畢竟紂王為這些人擔了那麽久的壓力,現在終於看到了成果,怎麽也得報報喜。

    想到這裏,張大立刻提筆。

    ……

    “左邊一點”

    “右邊一點”

    “對對,再用點力!”

    現年一歲半的義子一號黃天祥,正在子受背上踩著。

    義子二號高明則在一邊等著輪換,義子三號高覺則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妲己懷裏的武庚才半歲月,體重不夠,不過等他長大了,也得學學。

    昏庸值掰正之後,子受已經重拾信心,甚至有些膨脹,隻是時不時能感到背後有陰風吹過。

    然後他看到了張大的奏疏。

    怎麽辦?

    一群混子開始自我學習了!

    子受想了很久,挑不出毛病。

    各地的貴族為了提升先祖地位,辦報紙宣揚先祖功績,但他們不傻,不會把真正核心的東西拿出來,所以拿出來的都隻是些皮毛,通俗易懂易於傳播的知識而已。

    可正是這樣的知識,最容易學習,最適合新官。

    畢竟都是些基層官吏,不需要太深入的東西,要真是貴族掌握的核心知識,這些庸碌無為的官員還真不一定學得會。

    壞事了。

    子受現在很擔心這些經過成長的基層官員會搞出什麽事來,上個結算期剛掰正,這個結算期不會又負了吧?

    子受連續幾個呼吸,在妲己的尾巴上擼了幾下,才鎮定下來。

    不慌,問題不大。

    張大眼瞎,先召入宮忽悠一番。

    不一會兒,張大受旨入宮,無奈這次沒人領著他,子受在偏殿裏等得涮羊肉都吃完了,轉迷糊了的張大才到。

    “臣拜見陛下!”

    張大覺得,今天的紂王,似乎比以往矮了些,還有些香。

    子受看著張大眼前的涮羊肉專用大鼎,還好,張大依然眼瞎。

    看看前陣子招賢館淘汰了誰?土行孫!

    別的不說,地行術就是個bug,群臣之中,果然隻有張大最讓人放心。

    不過招賢館出了這樣的問題,隻能暫時棄用張大了。

    子受道:“張卿,近來招賢館所得人才越來越少,朕決意換一種方式錄用人才。”

    張大一愣,這不是剛出效果嗎?怎麽就換方式了呢?

    “何種方式?”

    子受道:“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