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到達京城(苦求收藏和推薦票。)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我帶你出去。”聲音和光線之後,她聽到了那個期待之極的話語聲。
幾乎在聽到這話語聲的瞬間,蛇奴便嚎啕大哭起來,哭的像個孩子一樣,因為這個聲音給她帶來了極致的溫暖和安全感,這中間是濃濃的依賴。
………
………
黃麻子等老兵對蛇奴的變化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不知不覺中,蛇奴竟然已經將他們的公子當成了最感激和最依賴的人。
張斌自然不會告訴他們,有一種病症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更不會告訴他們這種病症形成的原因。
當一個人處於最絕望,最痛苦,精神已經崩潰的狀態時,隻要給此人帶來這種極致痛苦的人對其稍微表現出一點點的善意,這個受害者就立刻會對他非常非常感激,而且還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心理依賴。
比如斯德哥爾摩著名的劫持人質案件裏麵,幾乎所有被釋放的人質,他們雖然都被殘酷無比的折磨過,但是被營救出來以後,這些人質卻都聯名給那個劫持者講情,要求政府寬大處理。
甚至還有一個少女被一個變態男囚禁,從最開始用鐵索綁住,各種往死裏的變態折磨,到最後一點點的對她減輕折磨,用了數年時間,讓她可以在院子裏麵自由散步,結果終於有一天少女得救了,可她竟然不願意離開,愛上了這個變態男。
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但人的心思就是這般奇妙和詭異……
眼下張斌做的事情就是極大的提高了強度,但將這個過程縮短了而已。
這些天張斌一直重複著將蛇奴從極致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不知不覺中,張斌已經成了蛇奴心目中的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
………
在黃金山黃金屋生活了十二天,張斌再次啟程,隻是隊伍中少了黃麻子和另外一名老兵,但卻多了一隻小猞猁和一隻母羊。
小猞猁被竹娘一路抱在懷中,呆在馬車中,稀罕得不行,母羊則是栓在馬車後麵,隻能靠四條腿走路,好在張斌一行速度不快,否則羊的速度怎麽能跟得上馬速。
鎮安縣位於商州城西邊,張斌中午的時候到了商州城,本來準備進城用飯,不料蘇過熱情的過份,早派了人在城門口等著張斌,特意將張斌邀請到商州城裏麵的宅子中做客。
張斌有些心虛,但卻沒有理由推脫,隻好跟著蘇過去其家裏吃大餐。
蘇過本來是因為王雱的原因才認識張斌,隻是十二日前一番相識相談,隻覺得與張斌意氣相投,後者談吐風采竟然是他生平僅見,所以這些天每日都特意派人在城門口等待,邀請至家中做客。
蘇過其實是蘇軾三個兒子中混的最差的一個,本身是第三子,又沒考上進士,被蘇軾打發到關中打理家業,但款待張斌的排場之大,依然讓張斌有些吃驚。
二十幾個菜輪流著端上來,各種水果和糕點、美酒更不用說,場中唱曲的姑娘和舞女也是水準極高。
反正這一頓飯從中午吃到晚上,今天也趕不了路了,隻能住在蘇家。
晚上酒後席散,蘇過還意猶未盡,又硬拉著張斌去秉燭夜談。
直至後半夜,張斌困得不行,睡著之後才作罷。
次日清晨,太陽曬到老高,被拉著談天說地大半夜的張斌,才被蘇過給送了出來,而且蘇過還感覺不夠,提議二人交換通房丫鬟。
張斌知道,文人貴族之間交換侍女丫鬟在這個時代是一種雅俗,甚至在江南還有交換侍妾,以表示交情深厚的。
說實話,若不提張斌與竹娘兄妹般的感情,蘇過這個提議,他是占了便宜的,因為蘇過通房丫鬟的樣貌身形一點都不比竹娘差不說,還是兩個,且是一對雙胞胎少女。
當張斌毫不猶豫拒絕了用竹娘交換蘇過雙胞胎丫鬟時,蘇過是頗為失望的,隻到張斌暗示竹娘與他感情不一般,蘇過才釋懷。
蘇過之所以這樣,卻是昨天一下午和大半晚上的二人相處交談,他被張斌的才學見識給折服了,從心底深處對張斌佩服敬重。
………
………
被戀戀不舍的蘇過送出城門,帶著蘇過相送的一車禮物,心中越發愧疚的張斌一行繼續啟程。
接下來一路,便是無驚無險,經過三百裏潼關道,路過西京洛陽。十日後,張斌一行終於來到了開封府地境上。
自古以來,京城所在便是天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長安和洛陽曾經便冠絕天下,如今的東京開封同樣是盛世繁華。
北宋曆史上名傳千古的那些名臣賢相和大儒、詩詞大家,大多都出自京城,或者曾經在京城為官,至少也留下腳印。
如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張載、蘇軾等人都在開封城任職當過官。
距離東京城還有五十多裏時,官路兩旁便布滿了熙熙攘攘的街市,鱗次櫛比的屋舍,比一些邊遠之路的州城貌似還要繁華。
李四娃等六名老兵在邊關當了大半輩子兵,就沒去過其他地方,之前在京兆府時便大開眼界,此時更是頻頻轉頭,對行人商鋪打量個不停,而抱著小猞猁的竹娘則是好幾次懷疑他們是不是在不經意間,已經穿過了東京城的城牆。
很快,張斌一行便看見了東京城的外城牆,遠遠看去猶如一頭盤臥在大地上的龐然巨獸。
隨著人流緩慢的行到近前,張斌發現護城河足有三十步之寬,河麵上甚至還有密密麻麻的船隻航行,河邊是一排粗大的柳樹,樹幹千條萬枝,翠柳如錦。
護城河對岸青黑色的牆體如波浪般的曲折,高達五丈,兩邊更是一眼望不到頭。
張斌知道,東京城牆全長足足有五十裏長,也是當今天下城牆最長的城池,不愧是當世排名第一的巨城。
離著城門越來越近,周圍行人也越來越多,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幾乎是一點點往前挪步,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撞倒行人。
城門前的最後三裏路,張斌一行走了大半個時辰。
而當他們終於抵達城門下的時候,早已是汗流浹背,感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