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杯酒下肚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A+A-


    “哼!得罪了王相公,怪不得連差遣和本官都沒有,不知道狂妄什麽?”麻彬瑞冷哼道。

    他的聲音不大,但卻足夠刺耳,全場頓時再次一靜,一些剛才還與張斌聊得火熱的人不由神色一滯,甚至臉色微變,不著痕跡的與張斌拉開距離,更有甚者直接悄悄的退回到自己位置。

    張斌冷冷的看著麻彬瑞,蘇過一臉憤怒,指著麻彬瑞喝道:“姓麻的,你好不要臉。”

    麻彬瑞沒有理會蘇過,指著張斌冷笑道:“你一個小小舉人,僥幸在邊關立下功勞,受到賞賜又怎麽樣,沒有差遣和本官焉能算是官。而如今你得罪了王相公,這輩子都別想……”

    “別想怎麽樣?”突然樓下傳來一道嗬斥聲。

    緊接著一名三十七八歲,身穿正五品官服,腰上還係著銀魚袋的官員走了上來。

    不少人認出此人的身份,立刻上前躬身施禮:“下官拜見發運使。”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新黨核心人物,副相王安石身邊頭號幹將,主管均輸法推行的發運使薛向。

    麻彬瑞也屁顛屁顛的跑過去,一臉諂媚的施禮道:“下官麻彬瑞拜見發運使。”

    薛向輕蔑的看好一眼麻彬瑞,沒有理會,更沒有回禮,而是走到張斌麵前,對其微微點頭,張斌哪敢托大,連忙抱拳躬身,搶先道:“下官張斌拜見發運使。”

    “儒林郎不用多禮。”薛向笑著一邊說話,一邊從懷中拿出一份名帖,雙手遞過去,道:“本官替王相公給儒林郎送來名帖,儒林郎若有時間,今日相公下衙後請到相公府上一趟。”

    張斌眼睛一眯,心想王安石總算沒有讓自己失望,他雙手接過名帖,躬身道:“下官今日傍晚之前定會登門拜訪王相公。”

    薛向暗鬆一口氣,他就怕張斌惱怒之前王安石下人將其驅趕之事,而拒絕王安石的名帖,看了一眼一臉驚駭和鬱悶的麻彬瑞,薛向道:“儒林郎,要不要本官替你教訓一下這宵小之輩。”

    麻彬瑞頓時臉漲紅的跟猴屁股似的,心中惱怒之極,但卻不敢對薛向發火。

    張斌譏諷的看了一眼麻彬瑞,道:“多謝發運使,這等宵小之輩下官自會收拾。”

    薛向這些天很忙碌,將名帖送到之後,說了幾句話,便自顧離去。

    麻彬瑞再也待不下去了,低著頭在眾人鄙視中灰溜溜的離開。

    緊接著,剛才因為麻彬瑞一句話,悄悄與張斌拉開距離,回到自己座位上的一些人也匆匆離去。

    張斌沒有理會這些趨炎附勢之人,而是看向自始至終都坐在他身邊的另外三個人,抱拳道:“三位若不嫌棄,可願與我和蘇兄一同找地方酣醉一場。”

    這三人都是身穿綠袍的小官,剛才麻彬瑞點名他得罪了王安石,且沒有差遣和本官的情況下,這三人臉上也有擔憂和畏懼,但最終都沒有離去,特別是其中一人麵容俊朗,氣質不俗,自始至終都神色不變,更是給張斌印象深刻。

    “隻要不影響張兄麵見王相公,我等敢不從命。”三人連忙笑著抱拳回禮,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這時,那驛丞迎了上來,點頭哈腰,一臉討好笑容:“儒林郎何必再尋地方,下官這就吩咐廚房準備一桌美食,再給儒林郎調換一處小院,送到儒林郎院中,另外再派唱曲姑娘過去。”

    對於驛丞表現出的討好之意,張斌笑著坦然接受,並謙虛的抱拳道:“那就多謝驛丞了。”

    幾人下樓的時候,張斌注意到,現場大多數官員神色中滿是羨慕和嫉妒,畢竟以他十九歲的年齡,雖然還沒有本官和差遣,但散官、勳職和爵位一樣不缺,而且還是從七品,這本身已經是極為少見的了。

    “因為在下的緣故,打擾大家用餐談話,在下深感愧疚。”張斌深知,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表現得謙虛謹慎,否則稀裏糊塗被人嫉恨上,哪天被人陰一下簡直太常見了,所以拱手向眾人一禮,舉止大方且又恬靜。

    眾人臉上的羨慕之意依然存在,但不少人嫉妒之色頓時消散不少,並且有官員起身拱手回禮,道:“張兄客氣了。”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畢竟張斌被天子下旨封賞,又在與王安石一家有過節的情況下,還收到了王安石的名帖,這些都是事實,再加上表現出來的氣度,又有大功在身,恐怕前途不小,若無必要,沒有人會主動得罪。

    ………

    ………

    張斌和蘇過帶著三人來到自己住的驛館院落中,竹娘將驛館送來的菜食一一擺上,又把美酒給眾人添上。

    張斌端起酒杯,心中暗自思忖:這三位剛才在那麻彬瑞說出自己沒有得差遣和本官,且得罪王安石時,沒有如其他人那樣棄他而去,雖不能就此事便可認定三人的人品道德怎麽樣,但經過剛才之事,卻有了一點共經患難的意味,無形中與三人關係拉近不少。而自己謀劃的事情太大,需要不少幫手,這三人正好合適。

    心中念頭定下,張斌端起酒杯,笑道:“蘇兄,小弟與三位兄台一見如故,我們先敬三位兄台一杯。”

    蘇過笑著端起酒杯,道:“正該如此。”

    三人連忙端起酒杯,連聲道:“張兄、蘇兄客氣了。”

    說著話,幾人各自幹了杯中酒。

    幾杯酒下肚,在張斌刻意之下,沒用多久,五人便非常的熟稔了。

    說來也巧,另外三人互相之間也並不認識。

    身形粗壯,不似文人反像是武人,且口音很重的叫張三濤,字子善,是成都府路人。

    麵容白皙,顯得有些瘦弱的叫孫國棟,字蘭文,是西北永興軍路人。

    這二位家中也不是普通百姓,都是官宦人家,而且其父輩都立有功勞,二人都已經靠蔭補得了從九品的散官,此次進京卻是為準備明年科舉考試而來。

    另外一人自我介紹時,卻是讓張斌心中一凜。

    因為此人姓蔡,名京,字元長,家是興化軍路(後世福建)仙遊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