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好個王安石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A+A-


    張斌卻顧不上多想兒女私情之事,因為他回到府中沒多久,便有宮中內侍急匆匆上門,讓他立刻進宮。

    依然是在崇政殿,隻不過不是天子帶著文武百官議事,而是與兩府重臣商談大事。

    這樣的場麵,正常情況下,張斌當然沒有資格身列其中。

    但他今天在遼使蕭禧以與西夏和親之事威脅大宋君臣時,表現得異常出彩,一連串的問題直接打消了大宋君臣對遼夏和親之事所帶來的恐懼。

    再加上張斌這幾個月以來表現得實在是太過驚豔,所以才被天子趙頊破格叫來與兩府相公們一起商議國事。

    進入皇宮,來到崇政殿,張斌匆匆給趙頊行過大禮,眼角餘光卻已經天子和宰相們的眼神看在眼中。

    掌控著大宋這艘開始變得腐朽的巨船的這些人,無一不神色凝重,特別是天子趙頊臉上布滿了陰雲,是真正的愁眉苦臉。

    “張斌,剛剛收到北邊真定府送來的急報,數萬遼軍出現在邊關,有一個烽火堡裏麵的一百名邊軍全部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趙頊不等張斌起身,便迫不及待的說道。

    張斌微微一驚,禁不住咬牙罵道:“遼人欺人太甚。”

    韓琦感歎道:“邊關傳來消息,遼人解釋說他們數萬人是在狩獵,而我大宋一百名邊軍失蹤,遼人不承認此事與他們有關。”

    張斌想了一下,卻搖頭道:“韓相公,下官以為這個時候遼人承不承認此事,其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這樣說著,張斌心想放在遼人剛建國的時候肯定會承認,隻不過這些年被華夏文化所影響,也以天朝自居,也開始多多少少的尊崇儒家文化,貴族開始模仿學習華夏貴族的風範,所以也開始做這些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事情。

    王安石點頭道:“沒錯,遼人也清楚我們知道是他們做的,他們隻不過是威逼我們答應蕭禧的無禮要求,想讓我們割讓代北之地而已。”

    文彥博說道:“陛下,如今之計,當立刻調派韓絳北上坐鎮邊關,然後讓臣與那蕭禧商談,臣有信心,隻用增加一些歲幣,便可讓遼軍退兵。”

    “不行!”

    王安石和張斌同時出聲,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調派韓絳北上坐鎮對大局來說自然是有利,但是讓文彥博這個老貨去和蕭禧談判,結果其實已經注定必定是喪權辱國啊!

    王安石氣得臉色漲紅,語氣嚴厲。

    張斌則是聲音低沉,但心中對文彥博已然恨極,正是如文彥博這樣官員軟弱且無能,麵對北方豺狼一次次忍讓,一次次所謂求全,才讓豺狼越加囂張,越加貪婪。

    王安石直接駁斥也就算了,張斌竟然也出聲駁斥,這讓文彥博很是不爽,冷喝道:“張斌,你說不行,那你說如何讓遼人退兵?如何才能打消遼軍南下的意圖。”

    張斌想了一下,說道:“陛下,遼軍若是真想南下,大軍行動隻會盡可能的保密隱蔽,然後突然偷襲我邊關重寨。所以臣以為,遼人從未想過大軍南下,隻是想要逼著我們割讓代北之地和增加歲幣而已。否則就直接殺了過來,怎麽可能會故作玄虛的殺了我們百名邊軍,卻又不承認,還派蕭禧和耶律石武來東京城威逼我大宋朝廷。”

    “張斌,那以你之見,當如何處置?”趙頊是一心想成為中興大宋的聖明天子。

    所以,若非逼不得已,他也絕不想增加歲幣和割讓代北之地。

    因為,這是喪權辱國的行為,他又對身後之名極為看重,卻是不想被後人稱之為無能昏君。

    “微臣對北邊軍防之事不太了解,但還是那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遼軍若是明著來打我們,自然是要打過去,若是偷偷摸摸的殺了我們的人還不承認,我們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張斌語氣平淡,但有一股毋容置疑的強勢,趙頊聽了之後,臉上的凝重擔憂之色好似都淡了幾分。

    但文彥博又尖聲道:“陛下,萬萬不可,若是依張斌之言,惹惱了遼軍,恐怕會惹來遼軍大舉南下,後果不堪設想。”

    文彥博這句話頓時讓趙頊臉上重新陰雲密布,張斌惱恨之極,正要據理力爭,王安石已經搶在他前麵,厲聲道:“陛下,今年以來,西軍對西賊先後兩次大捷。如今,北軍將遼人打退,乃至打敗並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陛下是我大宋天朝的天子,若是一仗不打,遼人派個使者稍加威脅,便割地增加歲幣,這與無道昏君有何區別。”

    趙頊一聽,頓時臉色漲的通紅,胸口急劇起伏,大聲道:“朕豈能是無道昏君,總要和遼人打過再說。”

    “好個王安石。”張斌暗讚,“王安石的這些話一說,卻是堵死了趙頊直接答應蕭禧無理要求的後路,至少也要打過再說。”

    眼見天子被王安石所激,直接下定了決心,文彥博欲言又止,暗恨不已。

    他先後兩次出使遼國,對遼國的了解比王安石和韓琦還要深,而且他們文家有商隊奔波兩國之間,他特意安排人打探過一些遼國的消息,張斌昨日質問蕭禧和耶律石武的問題,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其實已經料到遼人不想大軍南下,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割讓代北之地,而是提高歲幣,所以他主動申請去和蕭禧談判。

    要知道,自澶淵之盟喪權辱國條約簽定,被從上到下認為是立下不世大功之後,便算是定了調子,隻要是以一已之力,能夠以增加歲幣讓遼軍退去的都會認為是立下了大功。

    所以,文彥博認為這是他立下大功的一次大好機會。

    “陛下,即使是打,也必須要韓絳去北邊坐鎮才行。”文彥博立下大功的機會喪失,心中極為不甘,卻還要據理力爭,至少也要將死敵韓絳拉下臭水溝。

    趙頊略一猶豫,便說道:“傳朕旨意,八百裏加急快馬,命韓絳迅速前往真定府坐鎮,全權負責北邊對遼戰事。另,樞密院和政事堂相關文書一並送達,不得有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