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個講課很累

字數:5509   加入書籤

A+A-


    

    張斌說這些話自然不是為了得到一個老工匠的表揚,而是為了引出下麵的話“要想提升精準度,而且方便調整,不能再用十幾個人同時拉扯了。”

    

    老工匠為難道“可是沒有人有這般大的力量,我們曾經用健牛嚐試過,但是牛在戰場上容易慌亂,有時候拉動過程慢騰騰的,有時候又胡亂衝撞,石彈難以拋射出去。”

    

    張斌搖頭道“不要用這十幾個人同時拉扯,也不要用難以控製的牲畜,而是綁一塊重物,然後在這裏再進行修改,這個拋竿的長度也調整一下,你們現在就調整然後試一下。”

    

    張斌說著話,見這個老工匠臉上有些茫然,知道這老工匠或許經驗豐富,但根本不懂什麽力的轉換原理,便蹲下直接拿著一個棍子,畫了一個草圖出來,並且也不再解釋,而是直接命令。

    

    老工匠雖然心中不以為然,甚至暗自腹誹道“這個年輕監軍卻是多事,這種改造能有什麽用。”

    

    雖然心中腹誹不已,但老工匠立刻帶人開始對眼前的這具拋石機進行調整,隻是因為不懂得原理,調整的過程中隻能是張斌在旁邊指揮,而且牽扯到力距和重物質量的問題,還需要計算。

    

    “算了,你們幾個工匠都過來,我還是先讓你們弄懂其中基本原理,否則以後我可沒時間一直給你們在旁邊指點。”張斌一臉無奈。

    

    七名工匠圍過來之後,張斌想了一下說道“你們都見過秤杆吧?”

    

    “回稟官人,小人等都見過秤杆。”七名工匠連忙點頭。

    

    見這七名學生聽講的態度很好,也很認真,張斌繼續道“知道為何一個木杆上麵一頭掛著提繩,再加上一個秤砣,就能稱出另一頭東西的重量嗎?”

    

    七名工匠毫不猶豫的搖頭道“小人不知道。”

    

    張斌耐心解釋道“杆秤的原理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杆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杆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這其中是有一個公式的,我給你們說一下。”

    

    “………秤砣的重量與每增加一斤重量的刻度間的距離相乘等於提紐與秤盤懸掛點之間的距離。”

    

    “嗯……你們聽明白了吧?”大冷天的張斌擦了額頭一把汗。

    

    “官人說的很清楚,我等聽明白了。”七名工匠一臉恍然大悟,再看向張斌時目光已經大為不同,心中的不以為然也消失了一些。

    

    張斌暗鬆一口氣,說道“聽明白就好,我再給你們舉一個例子,你們應該都知道撬棍吧!”

    

    “知道,知道!”七名工匠連連應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何以一人之力,用一棍子和一塊幾斤重的墊石,便能撬起一塊千斤巨石?”

    

    七名工匠連連搖頭,帶頭的老工匠見張斌眉頭又蹙了起來,擔心惹怒的張斌,連忙補充道“這個事情我們知道,但是其中的原理我等不知道。”

    

    張斌拍了拍額頭,暗歎一口氣,說道“這個原理叫杠杆原理,這其中同樣有一個公式,你們現在聽好了,將這個公式牢牢記住,等會要用這個公式計算拋石機拋竿的長度和另一頭重物的重量……”

    

    張斌耐著性子,用手中之前拿起的木棍一邊在地上畫力學示意圖,一邊將力學上最基本的杠杆原理和公式,向七名工匠一一講解。

    

    好在這七名工匠雖然不知道這些原理,但與這些原理相關的器具經常打造,屬於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情況,此時理解這些公式原理倒也不算太難,張斌反複講到第三遍的時候,已經有四名工匠弄明白了。

    

    張斌最後讓人找來筆,將力臂和力的公式用漢語形式寫了出來,又擦了一把汗水,道“好了,原理就是這樣的原理,原理我懂,但具體打造你們精通,現在結合我說的原理,進行調整修改,按照這個公式多計算幾次,一定要計算正確,這樣打造出來的拋石機調整精度時便非常方便和清楚。”

    

    一眾工匠此時看向張斌時已經帶著無比的敬仰,老工匠恭敬無比的說道“官人放心,官人用了足足兩個多時辰,才讓我等明白其中原理,若是還不能打造出官人想要的拋石機,我等這世代為匠的活計也白做了。”

    

    張斌聞言,終於徹底鬆了一口氣,說道“這新型拋石機打造出來之後,若是沒有意外,必然會在戰場上建功,回到東京城之後,我一定會給你們請功。”

    

    七名工匠聞言,頓時精神一振,欣喜道“官人放心,我等必盡全力。”

    

    ………

    

    ………

    

    打發走了七名工匠去打造新型拋石機,張斌轉頭見李四娃和折木秋等一眾護衛一臉茫然的樣子,忍不住問道“剛才我說了那麽多,你們有沒有聽懂一些?”

    

    李四娃和折木秋等人齊齊搖頭,一臉懵逼樣,張斌歎了口氣,轉頭看了一眼已經開始忙活的七名工匠,頓時發現七名工匠算是理工科的聰明人了。

    

    不過折木秋略一猶豫,小心翼翼的說道“監軍對格物之術研究很深。”

    

    張斌眼睛一亮,有些期許的問道“木秋知道格物之術。”

    

    折木秋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們折家從小也要讀書識字,但我讀書不行,隻是記著有格物之術而已,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張斌拍了拍折木秋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你的特長不在這方麵,不知道就不知道,等你回到東京城,我要對你進行全方位的打造,希望到時候你不要讓我失望,隻要你能夠堅持下來,我便給你一支全新的軍隊,讓你帶著他們橫行戰場……”

    

    說完,張斌便走了,留下折木秋一臉茫然,喃喃自語道“全方位打造……”

    

    “打造就打造,隻要能夠橫行戰場就行。”折木秋從小生在將門世家,從小是聽著先輩馳騁戰場的故事長大的,心中最大的夢想便是成為無敵將軍,為此他從小苦練家傳武藝,按照家傳秘法打熬身體,又苦學兵法,十五歲的時候便跟著父親加入軍中,大大小小的戰場也經過了十數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