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字數:3432   加入書籤

A+A-




    高三的學習,沒有朱易想象中那麽緊張,美術音樂家政類課程都還依照高一高二的頻率上著,曆史地理課偶爾還要走出校門。不過,功課倒真比高一高二多,周六周日,也要補課,每周一至周五還得上晚自習。

    號稱從不拖堂的老師們,也偶爾要占用一下課餘時間,每到抱著一堆卷子回家做到晚上九點十點,朱易就有點懷疑人生:“好端端的,我幹嘛還要趕一趟高考,欠得慌!”

    人生照懷疑,課還是照上,不過中午給靜靜做飯就真沒精力了,朱易覺得有點抱歉,沒想到王時盈給朱易來個大驚喜——她學會了做飯。大明的教育體係,從幼兒園就開始教小朋友做簡單的飯菜,到初中高中會係統地教各大菜係的經典名菜。

    “阿靜居然會做飯了。”朱易感慨唏噓好半天,細嚼慢咽地將飯菜一招而光,朱易咂咂嘴,“以後還是別做了,我家阿靜的手就該寫詩畫畫。”

    朱易與他家靜靜也可以說識於微末,那時候,朱易還是個地主家傻兒子,不過剛糾集了一小幫人,實話說隻能歸到匪類裏。他家靜靜不但心許下嫁,還為他把後方料理得妥妥當當,使他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跟人撕。那些年,再苦再難,朱易也沒舍得讓他家靜靜受半點委屈,下廚做飯,不存在的,油煙多薰得慌,哪舍得董壞了他家詩寫得好,畫畫得好的靜靜。

    苦的時候難的時候都沒舍得,現在條件好端端的就更不舍得了。

    王時盈也不同朱易爭,不舍得她做,就請個人做飯唄。

    朱景:當時我就說喊禦廚來給你們做飯,你們非要自己動手,看吧,最後還是要放著讓我來安排!

    朱景從紫禁城挑了個禦廚,禦廚在禦膳房幹得好好的,正琢磨新菜色呢,猛地被提溜到宮外,心裏有點發虛:“殿下,是我最近菜沒做好,所以要把我打發得遠遠的嗎?”

    朱景:瞎想什麽呢,是我家祖宗最喜歡你做的菜,這事,是你的榮幸榮幸曉得吧。

    不過,朱易是太祖這事,隻有大明第一家庭和王時盈知道,朱楹都因為擔心她小,繃不住,還沒告訴她呢。朱景也隻能拿拯救者勳章來說事,也隻做一頓午飯,兩個人的,簡簡單單就行,不必做出什麽大席麵來。

    “要是就中午吃,還不能離學校,最好在附近置間屋子,把廚房一應物什準備齊全,哪怕是簡單幾個菜,就兩個人吃,餐具廚具也照樣不能馬虎。”禦廚一邊說一邊開單子。

    “房子倒有現成的,阿衡讀四中的時候,孟家在附近買了兩居室的房子,現在正閑置著,廚具餐具,一應物品都趕緊讓人備齊來,最後這兩三天內辦妥。”四中的食堂,隻能勉強填個肚子,他家祖宗偏是個熱衷美食的,因此別的可以不講究,在吃上斷不能委屈了他家祖宗。

    禦廚問朱易口味,朱景莫明想把太祖起居注錄給禦廚看,禦廚有一份專門抄錄起居注錄裏曆代皇帝口味偏好的。太祖起居注錄裏偏好還挺多,不過人嘛,口味喜好不可能一成不變,朱景叫禦廚自己問朱易去。

    禦廚問朱易,朱易下意識地撩他家靜靜:“照阿靜的口味做吧。”

    靜靜她靜靜地表示:其實我們倆口味一樣,所以別拿這來撩我,你居然都敢來撩我了,是不是說明我們可以正正經經開始談戀愛,而不是把戀愛談得像學習一樣。

    朱易對此表示拒絕。

    如此到次年高考,朱易順順當當考了個江蘇地區理科前三,至於為什麽沒能考狀元——語文考卷的作文要用文言文寫簡直害死人。即使當了一世皇帝,朱易也不是個擅長用文言文寫作的,他當一世皇帝,自覺最大的成就就是將公文寫到讓普通百姓也能看明白到底寫了些什麽內容。

    所以,拿到試卷,今年的作文得用文言文寫時,朱易覺得天都塌掉了好嘛。

    他根本不像他的同窗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文言文寫作教育,雖然文言文寫作教育在現代語文教學裏占的比重非常小,但也是係統教育啊。比起來,朱易至今看有些文言文,仍覺得是天書。

    分數出來,朱易的老師痛心疾首,比老師還要更痛心疾首的是朱景和帝後:“早該料想到的,太祖留下的文字,多直白,批奏折得跟日常說話似的。”

    “當時文教司把今年考題拿出來議範圍時,文言文寫作就該投反對票否決掉,都什麽年代了,還考文言文作文。”

    “好在還是高出理工學院錄取線好幾十分,入學申請一樣能過,入學申請記得打個招呼,別再出烏龍。阿易一腔熱誠,萬不能再拿冰水潑。”

    “有阿麟認可,孟院長點頭,已經萬無一失,這招呼能不打還是別打。”

    “倒也是,記得好好寬慰寬慰他。”帝後見朱易郵得少,主要是有點微妙的尷尬,再有帝後還是挺忙的,不比朱景還能抽出時間來搞業餘愛好。

    其實朱易並不需要寬慰,順利申請到了要申請的學校,有他的靜靜相伴,有爸媽有這麽好的大明,他心上根本不會有一絲浮塵久駐……嗯,如果靜靜能少撩他一點就更好了。

    眨眼,昨天才在一起的小同窗們,就要各自奔向理想中的大學去深造學習,小同窗們趁著暑假,決定相約一起出去旅行。少年們大膽地決定去國外玩一圈,自家風光當然無限好,也不能忽略世界上還有許多許多異彩紛呈的風景在別處。

    朱景:“祖宗,國外不安全,你們一群十幾歲的少年,哪怕人多,也一樣不安全。”

    這種不安全是相對大明安全至極來說的,在大明出遠門家裏不鎖門都沒事,最開始是因為普及到每家每戶的智能門禁係統和監控係統,到後來就慢慢成了習慣。古先賢曾設想過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少年,雖然有周密的安全知識普及,但還是對外界完全沒有絲毫提防戒備。

    #出國浪出國浪出國浪#

    #景景:不安全#

    #熊孩子們:不信邪#

    #別,聽人勸吃飽飯,咱在自家浪一浪得了#

    #熊孩子們:好吧,反正就是在自家浪,也能浪得跟出了國門一樣,(驕傲臉)我們幅原遼闊,橫跨亞非歐#

    #當地球還不是地球村的時候,大力向外擴長是多麽明智的國策——不然還不夠這群熊孩子浪的#(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