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冷落背後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權路飄香最新章節!
最後,隻剩下鄉黨政辦主任張世達和王俊傑兩人,見所有領導都與王俊傑告別過了,張世達這才走過來同王俊傑打招呼道:“王鄉長,我先帶你去你的辦公室去看看吧。”
王俊傑說聲“好”,便跟在張世達的身後,向樓上走去。
張世達前麵帶路,引著王俊傑來到辦公樓二樓。
整個辦公樓二樓都是黨委委員的辦公室,王俊傑的辦公室在樓梯口西邊,右邊是小會議室,左邊依次是宣傳委員劉津杉和副鄉長範增奎的辦公室。
按理說,張世達把王俊傑帶進辦公室之後,應該讓人把辦公室裏的衛生重新打掃一遍,幫王俊傑把辦公室必要的辦公用品都安排妥當,看看還缺少什麽東西,凡是缺的東西,盡快想辦法給補上,把這些工作都做後之後,並征得王俊傑同意後方可離開。
別忘了,他是黨政辦的主任,從某種程度上說,黨政辦主任就是鄉黨委政府的後勤大總管,其職責就是為黨委書記和鄉長服務,把黨委書記和鄉長的生活給安排好了,伺候他滿意了,他的工作也就做到位了。
然而,張世達完全沒有履行自己黨政辦主任的職責,把王俊傑帶到辦公室門口後,連門都沒進,就借口還有工作要向馬書記匯報轉身離開了。
向馬書記匯報工作固然重要,給新來的鄉長安排辦公室和生活難道就不重要了嗎?
這讓王俊傑感到很不爽,心裏很是惱火,而且,他隱隱約約有種預感,這位張大主任沒有把他這位新來的鄉長當成那麽一回事,甚至這麽做是故意而為之的。
不過,他還不能發火,畢竟他剛來,剛到青林上任,第一天上班就衝後勤總管發火,今後工作還怎麽開展?還有,在其他人的心目中又會留下一個怎樣的印象?
了解真相的人,或許會說責任在張世達,他發火並不為過。
不明白真相的人則會說他沒他沒度量,連這點度量都沒有,還怎麽當領導?甚至有人會說他耍大牌,通過這種芝麻大點的小事樹立自己的威信。
不管怎麽說,這對他今後開展工作不利,故此,他強壓住心頭怒火,自己推門走進辦公室。
走進辦公室,王俊傑發現,辦公室的麵積雖然有二十多平方米,打掃的也還算幹淨,但辦公條件非常的簡陋,辦公物品更是少的可憐,屋裏隻放著一張老板桌、一把老板椅、兩組沙發、一張茶幾、一台老款台式電腦和一部電話,還有一台不知道什麽年代還能不能用的打印機和一台飲水機,除了這些家當,就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而且這些東西幾乎全都是舊的,一看就知道是前任鄉長於洪飛用過的東西。
在縣財政局這陣子,王俊傑走過很多鄉鎮,在他的印象中,凡是他走過的鄉鎮的鄉鎮長的辦公室都裝飾的非常豪華,辦公條件也都非常不錯,那些鄉鎮長的辦公室幾乎都是幾十平米的大套間,而且全都分成裏屋間,外間是專門供他們會客、辦公的地方,放有真皮沙發、紅木茶幾、文件櫃、鞋櫃、老板桌、老板椅和茶桌,還配有電腦、電視、電話和打印機等辦公物品,可謂是應有盡有,而裏屋則放有雙人席夢思床和高檔實木家具,是專門供領導休息的地方。就連一般副鄉長的辦公條件也比他這個青林鄉鄉長的辦公條件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倍。
看到眼前的一切,王俊傑禁不住在心裏想,是青林鄉的領導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厲行節儉呢?還是這裏的辦公條件都這麽簡陋呢?
要說領導厲行節儉,中午請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高強吃的那頓飯可一點也不節儉,菜雖然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也沒有鮑魚燕窩,但野雞、野兔和野山羊等野味卻擺了滿滿一桌子,酒也都是幾百元錢一瓶的特供茅台和極.品五糧液,那一頓飯下來少說也得值個五六千元,要說這裏的辦公條件都這麽簡陋吧,也不盡然,鄉黨委書記馬如海的辦公室就一點也不簡陋,甚至說嚴重超標,光辦公的地方就足足有三十多平米,沙發、茶幾、老板桌、老板椅、電腦、電話、打印機等等也是一應俱全,其豪華程度不比其他鄉鎮一二把手和各大局局長的辦公室差,甚至比某些副縣長的辦公條件還要強,至於裏屋什麽樣,他沒有進去,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路過副鄉長範增奎和鄉宣傳委員劉津杉的辦公室的時候他看見,透過虛掩的房門,他看見,範增奎和劉津杉兩人辦公室裏的辦公條件都比他這個鄉長的辦公條件強。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事實再清楚不過了,馬如海沒把他這個新來的鄉長當成一回事,並向他傳遞著一種信號。
我馬如海對你這個新來的鄉長不感冒,甚至說馬如海是故意而為之,故意打壓他,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在青林鄉,人家馬如海才是這裏的主宰,真正的老大,在青林,也隻有他馬如海說了算,他馬如海的話才是聖旨,你王俊傑這個鄉長,所謂的政府一把手不過是個打醬油的陪襯品,我馬如海想怎麽安排你就怎麽安排你,想怎麽擠兌你就怎麽擠兌你,既然到了我馬如海這一畝三分地,你就必須聽我馬如海的,處處以我馬如海為中心,唯我馬如海馬首是瞻。
不光馬如海,鄉黨委副書記陳義山、副鄉長範增奎、鄉人大主席齊柏年和青林鄉這位後勤大總管,鄉黨政辦主任張世達也都不把他這個新來的鄉長當成一回事,大家擰成一股繩擠兌他,甚至就連鄉裏的一般幹部也沒把他當成一回事。
按照正常情況,新鄉長到任,鄉裏的幹部應該一擁而上,積極向他靠攏,噓寒問暖才對,即使不一擁而上,積極向他靠攏表決心,最起碼也得有人主動過來同他招呼,聊上幾句家常吧?
再說了,範增奎和劉津杉就在他的隔壁。
作為他們的上司,聽到他過來,兩人怎麽說也應該過來問候他一聲,寒暄兩句。
然而,範增奎和劉津杉似乎並沒有感覺到他的存在,都躲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不出來。
不光這些人,鄉裏的其他幹部也沒有一個過來和他打招呼他。
他突然有種被關進籠子裏的感覺。
這也讓他深深認識到,青林這個地方不簡單。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看起來,自己這三把火不好燒,燒不好的話很快還會引火燒身,給自己帶來一場滅頂之災。
王俊傑的預感一點也沒錯。
眼前的一切的確都是馬如海故意安排的。
而馬如海這麽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的好搭檔陳義山。
陳義山和馬如海是多年的老搭檔,而且陳義山還是馬如海一把手提拔起來的,兩個人早在生產隊裏的時候就是老夥計,最佳搭檔,那時候,馬如海是村小隊長,陳義山是村小隊會計,兩人一起把大隊書記搞掉後,馬如海做大隊書記,陳義山做民兵連連長,接下來,他們一起調到鄉農業站,繼續做夥計,馬如海是站長,陳義山是副站長,再後來,馬如海升任副鄉長,在馬如海的推薦下,陳義山接替他馬如海做農機站站長,馬如海升任鄉長後,陳義山也水漲船高,從農機站調到鄉政府做分管農業副鄉長,就這樣,馬如海一步步做到了鄉黨委書記的位置上。
升任鄉黨委書記後,馬如海依然沒有忘記提攜自己的老搭檔老部下陳義山,多次向縣裏的主要領導推薦陳義山,想讓陳義山繼續做自己的搭檔,做青林鄉的鄉長,繼續和他一起搭班子,但不知道何故,縣裏派來了一個於洪飛。
如果於洪飛調到青林後能低調行事,不與馬如海爭權,搞分庭對抗,或許馬如海也不會聯合陳義山和範增奎他們打壓於洪飛。
關鍵於洪飛那時候年輕氣盛,再加上於洪飛仗著自己市裏縣裏都有人,後台強硬,並不把馬如海、陳義山和範增奎等人放在眼中,而且借著自己手中掌控的財權,與馬如海搞分庭對抗。
正是於洪飛的張揚和不理智終於激怒了馬如海,於是開始奮起反擊。
於洪飛雖然有非常強硬的後台,但他畢竟剛到青林,無根無底,而馬如海又是鄉黨委書記書記,青林鄉的一把手。雖然黨政分工極其明確,黨委管黨,政府管政,但實際上,一個地方政權日常工作機構是常委會,無論是黨口還是政口,都要聽常委會的。常委會組成人員中,黨口至少占有七席,分別是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組織、宣傳和辦公室主任,政府口卻隻有兩個席位,鄉長和常務副鄉長長。政府常務副職如果是政府一把手的人,還好說,自己總算有一個同盟軍,怕就怕政府一二把手麵和心不和,政府一把手,便最容易成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