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忙亂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劉澤有得忙了,六個兒子遠赴封地,免不得一一告誡一番,還要配備核心班子成員,護送衛隊等等不一而足。後宮的女人們看到兒子遠離,一個個哭的稀裏嘩啦的。劉澤皇帝隻好一一安慰,免不得口幹舌燥,大飲茶水。

    好不容易送走了六個兒子,劉貞那邊,藏書閣位置已經選擇好,由於事關國運,免不得在奠基儀式上露露臉,發表一下感言。接著白馬寺的僧人和龍虎山的道士們到了京城,劉澤皇帝親自接見,安排官員設宴招待。

    劉澤還京,高順、太史慈到京晉謁,對於這兩個大將軍,劉澤不敢怠慢,親自陪同,狂飲三天,掏心掏肺的安撫二人。

    程昱作為創新教義的首輔,當然也閑不住,整日裏陪著和尚、道士們暢談,說起皇上有意創立新教,安撫四海百姓之事,張魯和釋源心裏糾結不已,原本以為兩教鬥法,皇上從中選擇,哪裏料到竟然是這樣的局麵。

    程昱深知創立新教的重大意義,看著釋道兩家的帶頭大哥內心糾結的樣子,款款說道:“創立新教,非同小可,事關大漢國運。在座諸位皆是大漢子民,雖然信仰不同,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大漢繁榮昌盛,也是為了教化世人。如今國內儒釋道三教鼎立,皇上有意擇取三教精華,另創新教,還望各位鼎力相助。新教若成,各位分赴遠方,傳播教義,功在千秋,利在後世也,各位大名,當留之青史,受萬代敬仰。”

    讓一個篤信佛教的人,改頭換麵,再去信仰別的教義,內心的糾結可想而知,釋源說道:“程大人,身為釋家弟子,自當以傳播佛家教義為本,無論出世入世,皆是為了大千紅塵中癡迷人。若要我等舍棄佛家經典,轉而傳播別家教義,恕難從命。”

    程昱笑道:“釋源大師執著了。所創新教,與佛家教義並無相違之處,乃是佛家教義的延伸,何以說是別教呢?”

    張魯說道:“程大人,我道家清靜無為,潔身修持,以成大道。道家弟子,行走江湖,為世人斬妖除魔,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那裏是隻知趺坐,念誦經文,於事無補的佛家所能比擬。”

    這話說出,白馬寺一個僧人坐不住了,大聲說道:“我佛祖在西方悟證大道,斬殺四方妖魔,以教義指點世人迷途,怎可說於事無補?”

    釋源說道:“釋本爭勝之心不除,難悟大道也。”

    那個叫釋本的和尚一怔說道:“主持大和尚教訓的是,是我偏執了。”

    釋源徐徐說道:“程大人,在下來京途中,曾遇一人,那人名叫龐統龐士元,自稱精通儒釋道三家教義,有生之年,願創一新教出世。老僧曾與他鬥法,那龐士元口若懸河,字字珠璣,在下不是他的對手。”

    程昱花白的眉毛一軒說道:“還有這等事?不知那龐士元現在何處?”

    釋源搖頭說道:“邯鄲城內,客棧相逢,黎明分手,不知去處也。”

    程昱說道:“我當上書皇上,征召此人。隻是目下藏書閣修建之中,天下圖書源源送至京師,還請諸位安心翻閱典藏,擇取自家教義精華,為新教所用。”

    釋源阿彌陀佛一聲,不置可否,張魯說道:“程大人,自先祖創建正一大道,為時間做了多少善事,大漢子民心中清楚。張魯不才,繼承衣缽,於正一大道不能發揚光大,反而別投新教,萬萬難以從命。”

    程昱笑道:“張天師曲解皇上之意了。請龍虎山各位道長前來,不過是為了從貴教教義中,選擇精華而已。新教若成,在座各位心中信仰任其自便,豈敢勉強。”

    釋源、張魯心中鬆了口氣,這樣子嗎,還有點馬馬虎虎,若是讓我改投新教,那是絕無可能的。

    程昱也沒指望一席話,就令人折服,閑說了幾句,散了場後,來見劉澤。

    劉澤這些日子忙得腳打後腦勺,剛剛喝了一碗清茶,程昱到了,說明了來意,劉澤笑道:“釋道兩家各圓其說,信仰已成,那裏是幾句話就能更張的?這個龐統龐士元不知何時冒出來的?本以為劉備兵敗,死在亂軍之中了,哪知他竟然隱居深山,不去追求神仙大道,反而心高氣傲,欲創建新教矣。此人輔助劉備,未能成功業,不知能否為我所用?”

    程昱笑道:“龐士元耐不住寂寞,急著跳了出來,功利之心仍在也。”

    劉澤知道程昱察人之心,向來十分準確,當下說道:“若是龐士元無功利心,當隱居綠林山,直待新教初成,方可下山矣。如此說來,此人可用?”

    程昱說道:“絕對可用。還請皇上下旨,征召此人。”

    劉澤笑道:“善。”

    龐統在邯鄲城內遊玩了幾天,聞聽青州嶗山風光特異,便取道青州,迤邐而行。這日正走間,看到前邊兩個道士打扮的人,結伴同行,好勝之心又起,緊走幾步,趕了上來。

    兩個道士一路談談笑笑,興致正高,不意趕過來一個醜漢子,對二人抱拳說道:“在下襄陽龐統,正要前往青州一遊,途中見二位仙風道骨,必非常人,有心結識,莫嫌唐突。”

    左首一人皓發童顏,左手持佛塵,右手在胸前一立,道了一句‘無量天尊’說道:“相逢即是有緣,何來唐突一說?在下左慈,這廂有禮。”

    龐統瞪目張嘴,半天說道:“原來是左慈仙長,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相逢,幸何如之。不知這位道兄是?”

    旁邊的道士稽首說道:“在下江東於吉。”

    龐統口拉水就要流出來了,大聲說道:“今日何日,竟然得遇兩位。不知兩位仙長欲往何處?小子可否附於驥尾?”

    於吉說道:“這位道友雖然有心,奈何無機緣也。”

    龐統一怔說道:“在下自少熟讀儒家經典,及長翻閱道家典藏,雖不敢說學富五車,陪二位仙長暢言黃老,自信尚足。”

    左慈笑道:“於吉道友所言機緣,時候未至。龐統大名,驚動天子,不日將赴京師大用矣。”

    於吉也笑道:“士元天縱之才,學究天人,不似我等閑散之人,寄情山水,嘯傲日月也。”

    龐統有點懵,心說我隱居綠林山這麽久,也沒聽說能驚動天子啊,怎麽這一下山遊曆,反到讓天子知道了,不可能啊?別不是這兩個神棍蒙我的吧?

    左慈見龐統麵色,知道他內心的想法,當下說道:“不出三日,當可知曉。來日有緣,再會於嶗山之巔也。”說罷,攜了於吉左手,二人飄然而去。

    龐統趕了幾步,張嘴想要呼喊,想了想,悶頭趕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