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折臂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看著這樣的車子,眉頭皺起,暗暗說道:這等車輛,有何用途

    華歆在旁笑道:臨行之時,皇說道:以孔明之智,見圖便知端的。 vw不知孔明看後,有何認識

    諸葛亮驀然心悟,笑著說道:我曉得了。普通車輛焉能用這等厚重木板,此車建造後,堅固無,定是皇讓步卒抵擋羅馬騎兵所用。

    華歆說道:孔明果然智者也。皇當時所言,正是此意。

    諸葛亮對華歆深深施禮說道:大軍後勤仰仗子魚先生了。皇所思所想之物,仿若神來之筆,還請先生費心。

    華歆笑道:皇願孔明早日掃平羅馬,為大漢建不世功勳也。

    諸葛亮鄭重說道:我等何幸,隨同皇興大漢,創萬世不拔之基業。亮此去,定當竭盡所能,掃蕩異域,使我大漢旗幟早日飄揚在羅馬土地空。

    華歆道:孔明隻管放心前去,所需輜重,某會令人源源送到。

    諸葛亮辭別華歆,帶領親衛,踏了去往波斯的征程。

    劉澤所畫的車輛,是著名的偏廂車。步兵對陣騎兵,一般以長槍兵在前,弓箭兵在後,結成陣勢,對抗騎兵的巨大衝擊,但是效果強差人意。羅馬人以騎兵征戰四方,地海四周盡是羅馬領土,可見騎兵的運用到了何等地步,堪與後世蒙古騎兵一爭長短。三國歸晉後,五胡亂華,涼州鮮卑人禿發樹機能起兵叛亂,攻陷涼州,天下震驚。禿發樹機能起兵九年,縱橫秦涼二州,連殺刺史四人,晉兵莫敢爭鋒,晉武帝司馬炎大憂,以為無人能製,時常歎息不已。所謂時勢造英雄,東平平陸人馬隆橫空出世,請求晉武帝派他出兵,平定叛亂。當時馬隆名聲不顯,朝臣非之,晉武帝力排眾議,堅持讓馬隆領兵。於是馬隆招募勇士三千五百人,製作偏廂車,當時稱為扁廂車,出兵涼州,屢戰屢捷,大敗鮮卑,遂為當世名將。劉澤所畫的偏廂車,大多借鑒了明朝戚繼光使用的偏廂車,這種偏廂車等同於火器時代的坦克,車輛以鉤鎖相連,麵對敵人騎兵的衝鋒,可以很快構築成堅固的木板城牆。

    曹操病重,當然不想老死異域,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心裏想的還是老家譙縣,雖然口不能言,在劉潛劉曄掌控住大軍後,對著曹彰劃了一通,曹彰猜了好幾次,當說道:父親可是要回轉國內時,曹操微微頷首,曹彰這個時候豈能違背曹操的意願,當下稟明了劉潛,護送曹操回國。

    劉潛派了兩千騎兵護送,軍醫以苗回春為首,也派了五人相隨,以便應付路的突發事件。曹操歸心似箭,一路不住催促,曹彰無奈,親自趕車,確保大車不受顛簸。

    諸葛亮尚未趕到疏勒,曹操一行人已經到了赤穀城,華歆與曹操也是老朋友了,聞訊迎接,噓寒問暖,當看到曹操病情沉重,隻能以手勢和自己交流的時候,不禁淚水雙流,這個當世梟雄,那成想會變成這個樣子。曹操看到華歆,心情激蕩,兩個人拉著手,一個瞎劃,一個慢慢猜,倒也交談了好久。

    在赤穀城休整了兩日,曹操催著啟程,曹彰隻好告別了華歆於禁,踏了漫漫黃沙路,於路所經城池守軍,都已經得到華歆的通知,吃飯住宿,安排的井井有條。不一日,來到玉門關外,曹彰隻聽父親不住用手拍打大車,當下慢慢停住車輛,來看曹操。

    曹操劃一通,曹彰和父親交流多時,猜測問道:父親可是要問到了哪兒

    曹操微微點頭,曹彰說道:前方不足五裏,是玉門關。

    曹操又劃一陣,右臂用力,想要坐起來,曹彰大驚,急忙扶住曹操,苗回春等人也急忙走了過來,曹操用右手指著前方,不住的打手勢,曹彰心說這走的好好的,出了玉門關城,正好可以休息幾天,喘口氣再走,父親這是唱的哪一處啊見曹彰迷茫,曹操猛的抬起右手,一掌拍到曹彰臉,嚇得曹彰急忙跪地。

    苗回春試探著問道:曹公可是欲要方便

    曹操搖頭,苗回春繼續猜道:前方不遠是玉門關,曹公欲在玉門關停留乎

    曹操點頭,苗回春大喜,急忙告知曹彰。五裏的距離,轉眼到,到了玉門關,大車停下,曹彰過來請示曹操,曹操勾了勾手,曹彰急忙走到曹操身邊,哪想到曹操右臂一下子摟住曹彰的脖子,曹彰嚇了一跳,急忙目視苗回春等人,苗回春看了曹操不住變化的表情半晌,對曹彰說道:少將軍,曹公欲到關牆一遊。

    曹彰問道:苗先生確定

    苗回春說道:曹公已經點頭,決計錯不了。

    曹彰無奈說道:隻是父親這身體。

    苗回春笑道:放著這麽多兒郎,何愁不能滿足曹公心願。

    苗回春叫人拿過一副擔架,準備讓曹操躺去,然後抬著城頭,曹操固執的搖頭不允,右臂一個勁的推搡曹彰,曹彰無奈,隻好將曹操抱下車來,放在後背,哪知道曹操堅持要走城頭,曹彰隻好和一個曹府親兵左右夾持著曹操,一步一步,緩緩向城頭走去。

    來到城頭,夕陽西下,照的大漠一片通紅,遠山近郭,蒼涼悠遠。曹操用健全的右臂扶住城頭,極目四望,兩行渾濁的淚水不知什麽時候悄然流下。英雄遲暮,壯誌未酬,奈何天不假年,這個時候的曹操雖然口不能言,然而睥睨四方,錚錚傲氣依然流露無餘。

    眼看紅日落山,晚風漸涼,曹操依然不願離去,曹彰示意苗回春,苗回春無奈向前說道:曹公,天色晚矣,下城休息去吧。

    曹操轉過頭來,身子倚在城頭,右手指顫抖地指著遠方,嘴裏含糊不清的說道:吾恨也。

    曹操回到關城,當夜病逝,曹彰哭的天昏地暗,於是全軍縞素,將曹操的屍體放入棺槨,棺槨抬大車,曹彰抑製住悲慟的心情,飛書四方,告知家人,稟報劉澤。

    劉澤接到曹操病逝玉門的消息,一時哭倒,想起和曹操的一幕幕往事,宛在眼前,這個絕世梟雄,由於自己的到來,淪落為自己的打工仔,不能讓老曹家有帝王之份了。曹操為人豁達,待人以誠,詼諧多智,否則其麾下也聚不起這麽多當世優秀的人才,自歸順自己後,可謂是南征北戰,所立功勳,彪炳青史。征戰羅馬,以曹操的資曆才能,可謂第一人選,如今病逝,劉澤不說如喪考妣,感覺和斷了一臂差不多。

    曹操地位超然,這一下病逝,震蕩朝野。曹昂在天竺主持大局,聞訊必然奔喪;曹氏宗族極大,和夏侯氏本是一家,許多重要崗位的官員將領都是曹氏族人,曹操一死,必然前來。劉澤不得不考慮這些事情,安排人手接替。

    按照曹操的遺願,埋骨老家譙縣,劉澤決定趕往洛陽,路祭曹操。

    383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