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先請而後教(上)

字數:6730   加入書籤

A+A-


        畢業論文這種東西,通俗來講就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大四臨近畢業的學生個個忙得不得了,又要考試、又要找工作、又要實習、還要抽空寫論文。

        至於含金量嘛,其實大家都懂的。

        但是因此就貶低食藥用菌專業學生的水平,那也是不恰當的。

        “世界上的可食用真菌就那麽多,國內在種植也幾乎每一種都被人研究透了。”苗滿倉領著鍾衍走進一個大屋子,他邊走邊介紹道,“想在已有的菌種上做文章,論文查重這一步就很難突破。”

        “這個屋子裏的野生食用菌種,是今年畢業的師弟們從山裏一顆一顆找回來的,來源遍布全國各地。當然了,也有找不到食用菌的,就找了些其他玩意回來湊數。先不管能不能吃,總歸是把畢業論文寫完了。”

        “可惜你來得有點晚,沒看見那兜被沈淵教授當寶貝收藏的小紅菇。聽說內部蘊涵大量致幻毒素,可以製作治療精神類疾病的特效藥。找到這兜蘑菇並培育成功的師弟,還沒畢業就被留校繼續做這個課題。”

        不等他說完,鍾衍就由衷的發出了感歎:“這間屋子就是個寶庫啊。”

        “寶庫?哪裏來的寶藏?”

        苗滿倉順著他的視線看看空了一半的屋子,對鍾衍的點評很是不解:有價值的野生菌,比如致幻小紅菇什麽的,根本不會進入這裏,早早就被沈淵挑中帶走。

        剩下的野生菌,該存檔的資料早都存檔——包括被采集的每一株野生食用菌的地理位置、精確經緯度、環境近遠景照片都有存檔。

        論文的數據證明,它們除了能證明生物的多樣性,根本沒有太多經濟價值。

        “你看中哪袋隻管拎走,”苗滿倉很是大方的揮了揮手,“正好替我減輕了工作量。”

        “這裏的種料袋我一個都不要,”鍾衍看了看天花板上的通風口,他直截了當道,“你去把排氣口的第一格空氣濾芯拆給我就行了。”

        不管眼前的屋子裏曾經有過多少蘑菇,也不管它們曾經釋放過多少孢子。

        這些真菌孢子的最終歸宿,多半都在排氣口的空氣濾芯上。

        苗滿倉聞言肅然起敬:“果然行家。你要不是沈教授決定特招的學生,這間屋子的空氣濾芯說什麽也不能讓你拿走。要是將來你從這堆孢子裏研究出什麽成果,在論文的署名欄的最末尾,給我留個簽名的地方行不行?”

        “好,沒問題。”鍾衍不假思索的滿口答應著。

        說穿了,這裏就是個堆雜物的庫房。

        那麽多亂七八糟的菌種袋堆在一起,各式各樣的食用菌開傘之後,都把孢子擴散到空氣中。不同菌種孢子相互混雜“汙染”,使得屋裏的東西完全沒有采集下來繼續科研價值。

        但凡有一點價值的東西,也不會丟在這裏任由其他孢子混合汙染。

        不做親子鑒定都不知道誰是它媽的玩意,誰愛要誰要。

        想從數以百億的孢子中,挑出自家需要的孢子並且研究成功,其難度不會比印度航天局登陸火星要低。

        它們唯一的用處就是,繼續長出子實體(蘑菇),給苗滿倉等人涮火鍋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等到哪天種料袋的養分耗盡,再也長不出蘑菇,就會跟其他廢料一起送去當農家肥。

        苗滿倉知道這點,他壓根不信鍾衍能從這裏邊研究出成果,所謂的最末署名權也僅僅是個玩笑。

        他敢把這句違反科研基本原則的話當真,沈淵教授就敢讓他永遠畢不了業。

        連常識都沒有的研究生,放出去實在丟了自家的臉。

        按常理推斷,苗滿倉的想法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再好的常識也抵不過一件事,人家鍾衍有掛,開掛的人生不能以常理判斷。在苗滿倉看來無意義的孢子混合物,到了鍾衍的手裏就是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不說別的,就算鍾衍有能力跑遍全國各地。他想要找到如此多而全的野生食用菌孢子,光是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就夠喝一壺的。

        拿到了想要的東西,鍾衍照例去找沈教授道謝——做人要懂得感恩,雖說隻是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野生食用菌孢子,看上去並不值錢。

        是這些食用菌都是本專業學生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沈淵不點頭,鍾衍連一個孢子都別想帶走。

        “你們回來得正是時候。”不等鍾衍開口道謝,怒氣衝衝的沈淵招手把兩人叫過去,“走跟我去趟副院長的辦公室,我就不信東凰工大還沒有個說理的地方。”

        “覃光頭想一手遮天當學閥,老子偏不讓他如願!”

        鍾衍瞟了瞟沈教授身後的七八個男男女女。

        除了李寒陽比較眼熟以外,其他幾個人鍾衍都隻在花名冊上見過,都是跟著沈淵做研究的弟子。

        聯想起之前的所見所聞,鍾衍忍不住在心中嘀咕道:“沈教授把所有的弟子都召回來,這是鐵了心要和微生物製藥專業的覃教授打擂台?”

        也對,無論誰被別人跨領域學科虎口奪食,心情都不會愉快到哪裏去。

        尤其是像沈教授這樣的學者,他有自己的產業不指著學院的工資吃飯,當教授多半也不是衝錢來的——能把七成新的機器當廢品處理給鍾衍的教授,絕對不會差錢。

        既然他對於利益不太看重,那麽對名聲的追求,或許就會比一般搞科研的教授稍微熱切些。

        通常來說,如果有校外的甲方找到學校請求合作。

        不外乎兩種方式,其一是慕名而來,聽說了某教授的聲望,指名要跟他進行合作。

        第二種是撞大運,姑且發個郵件問下相關的學校。有合適的就推薦個人過來,大家在電子郵件中初步了解一下。

        跟沈淵溝通的是第二種,甲方先找到負責校企合作的副院長。

        由常務副院長審核了甲方的合作資質,確定不是皮包公司之後,再通過他與沈淵取得了聯係。

        沈淵前期跟甲方聊得好好的,眼看這兩天要簽合作意向了,半路突然殺出個程咬金。

        好比是沈淵做好的菜,還沒等上桌就被人連鍋端走,沈教授不炸毛才怪。

        既然覃教授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帶項目,沈淵帶著研究生弟子跟他進行現場學術交流,想必他也不會拒絕吧?

        未來的研究生導師兼學術靠山,讓鍾衍一同來撐場麵壯大聲勢,鍾衍當然欣然遵從。

        “鍾衍過來,我給你介紹一下幾位學長學姐,”趁著兩人回到隊伍末尾的空檔,李寒陽趕緊向他介紹沈淵的其他弟子。

        眾人都聽說過鍾衍的名字,也知道他用家傳秘法改進了沈淵的作品,大幅提升的一款不被市場看好的平菇品質。

        大家明年的高質量論文能否順利按時發出,有一半都著落在這件事上,對鍾衍自然是歡迎得不得了。

        鍾衍秉承商業互吹的原則,很是熱烈的與眾人交流了一番。

        等到將氣氛帶到無比融洽之後,他才壓低聲音問到:“微生物製藥的覃教授,他到底搶走了什麽項目,居然惹得老師這麽生氣?”

        “聽說是一個跟超級黴菌有關的項目。”李寒陽以同樣低的聲音回答道,“甲方希望找到一種能在木質核心內部生長的黴菌,同時這種黴菌還要具有一定的耐藥性,不會被植物自帶除菌劑徹底滅活。”

        鍾衍仔細咂摸了一會,覺得類似的項目以前什麽地方見到過,可是一時間怎麽也想不起來。

        “好像有關黴菌這塊,咱們的老師和覃教授都不算是對口專業吧?關於這個問題,幾所林業學院沒準都比咱們研究得透徹。”苗滿倉看大夥討論得熱烈,隨便找個了切入口加進討論圈。

        他的話剛出口,就收到眾人一致投來責難的眼神:“你咋不吼得再大聲點,最好讓今天來簽合同的甲方聽見?”

        “不對口沒關係,”領路的沈淵聽見了大家的討論,他頭也不回道,“我的樣本數據庫裏,有上百種能在樹木或類木質纖維上寄生的真菌。一樣樣試過去,總能找到甲方想要的。實在沒有的話,還可以想辦法培育一種出來。”

        “覃光頭手裏的東西,做抗生素還湊合。他想跟我搶這個項目,門都沒有。”

        一行人就這樣氣勢洶洶的殺向副院長辦公室,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將被人奪走的項目親手奪回來。

        東凰工大西院,副院長室外。

        “您怎麽來了?我不是跟你說過——”副院長關填海目瞪口呆的望著沈淵,他又看了看老教授身後的眾人,“其他人要是沒事的話,就先回去做正事。”

        “哎——你先別急著趕人,今天我帶他們過來是抱著學習和請教的態度,這是他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沈淵冷哼一聲,“根據請教結果的不同,我的學生可以學到兩個重要的人生經驗。”

        “要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專業深度沒有學科內外之分,搞科研就該活到老學到老。”

        “要麽就得學會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如何從別人盤子裏搶東西吃。能學會其中一項,這兩年研究生也算沒有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