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祭出馬蜂反間

字數:5127   加入書籤

A+A-




    

    

    到了現在,可以說對方已是“旌旗動者,亂也”。本來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放出這個“殺手鐧”,可他們沒有,直到唐卡策劃案發現場與審案現場聯動新聞發布,甚至親自作為第一引導出鏡,他們才覺察出有點兒不對勁。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仍然心存僥幸。最後等到駱大小姐和霍小公子紛紛出場,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盤已經被唐卡攥在了手裏。

    可是,此時的反擊,已是強弩之末。

    接下來,他們還會有什麽動作,唐卡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這些人,已是窮途末路,現在肯定無所不用其極。不過,從他們被逼無奈才讓西陵笑笑生放出這個“點名”帖子來,可以看出,他們並不高明,比自己的謀略至少差了好幾個層次。現在的他們,已經在賭。而且,自己也知道贏不了,隻是心存僥幸,放手一搏而已。

    對付喪心病狂的賭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予理睬,而更好的辦法,是設一個更大的局,讓他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後自我崩盤而亡。

    這個局該怎麽設?

    他到現在還沒有想好。

    或者這麽說,出招變招,對手的招數還沒有出完,等他們的招數出盡了,再去設局也不晚。更重要的是,下達對西陵笑笑生的拘捕令,實際上已經相當於設了一個大大的“局”。

    當時,對三隻“黑客馬蜂”進行秘密抓捕,突破之後迅速放回,相當於對“林季張萬聯盟”和西陵笑笑生實施了“反間”。

    所以,直到現在,對手並不知道這三隻“馬蜂”已經被策反,他們還指望這個混淆視聽的帖子發出來之後,“馬蜂”們能迅速用黑客技術將帖子的點擊量頂上去,造成眾人關注的假象,從而引發更多的關注和動蕩,最終以亂取勝。

    這個早就設下的局,可以說是一個緩手。按照唐卡的指令,這三個已經被策反的“馬蜂”,一直保持“靜默”狀態。

    說白了,平日裏,如果西陵笑笑生有什麽撐不住的,需要“馬蜂”們幫著加加流量什麽的,就任由他們去。正所謂“戲不做不真”,如果不這麽做,就會引起對手懷疑,關鍵時刻就不能發揮致命一擊的作用。

    而如今,針對西陵笑笑生的“必拘令”已經下達,也該到了“馬蜂反間”們發揮重要作用的時候了。

    對於這一點,唐卡早就通過老付對張繼明有過交待。

    張繼明,現任網監大隊的負責人,就任大隊長的任命書,是萬年青在任西京市公安局長時下達的。按照局裏的老觀念,屬於萬年青的鐵杆兒。一直到現在,也不少人持這個觀點。

    而實際上,張繼明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另類。他本不想接這個差兒,但是老局長董清明在局裏時立下的“熱血之魂”,始終沒離開過這個七尺男兒的軀殼。所以,本想堅決不領其命的他,在與老付有過一次深談之後,毅然接受了這個任命書。

    在這之後,張繼明也算不容易,一方麵不得不接受萬年青的“故作親近”和“刻意拉攏”,另一方麵還得忍受正義與非正義人士的“非議之論”甚至是“冷言冷語”。所以,用“提心吊膽”和“鋼絲上行走”來形容張繼明這些年的日子,一點也不為過。

    還好,雖說在萬年青手底下當上了這個網監大隊長,但是與老付和董清明的直接聯係,從來沒有斷過。甚至可以這麽說,“身在曹營心在漢”,是這個時期張繼明的顯著特點。

    當然了,按照董清明和老付的說法,你張繼明也別老想著自己“身在曹營身在漢”,你是西京市公安局正式任命的網監大隊長,又不是他萬年青的私家打手。幹什麽活兒,講求的是“正來正往”和“明上明下”,沒有什麽可以顧忌的。

    正是秉承這樣的念頭,再加上有董清明和老付作後盾,張繼明才始終保持了一顆“紅心”。因此,在萬年青任職的後期,也對這個極力拉攏之人頭疼不已。

    照說,委任狀都給發了,應該完全歸於自己的“萬家幫”才是。可這位張繼明,也不知道怎麽了,既不入各派,更不發表站隊言論,甚至連暗裏“拉幫結派”的酒局也不參加。

    這不是擺明著對著幹麽?,

    於是,萬年青對這個“又愛又怕”的張繼明,打算留一手,甚至找個什麽安保中心之類的事業單位“閑而置之”。

    不過,世事無常,還沒等萬年青實施這個打算,就被二度雙規了。

    這一次的雙規,可是沒那麽容易出來了。

    所以,對於張繼明的考察,其實唐卡也是猶豫過的。當然,在進行最終判斷的時候,董清明和老付的意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為如此,扳倒萬年青之後,張繼明已經成為唐卡手裏很重要的王牌。正因為是王牌,所以直接的交流與對接非常多。特別是這幾隻“馬蜂反間”,唐卡交待得很清楚,張繼明也體會得非常清楚。

    當時,為了講清楚這幾隻“馬蜂反間”的作用,唐卡講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不是別人,正是被稱為“後龍潭三傑”的熊向暉。

    說起來還有些淵源,這是唐卡自王亦選強調要多關注近現代史尤其是軍事史時,了解到的一個“典故”。

    熊向暉原來不叫這個名字,叫熊匯荃。

    1938年春,“西北王”胡宗南麵見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團員。胡宗南之所以麵見青年戰地服務團,是希望在其中挑選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加以培養,為自己所用。

    當天,“麵試官”胡宗南手執服務團名冊依次點名問答,然後依照印象在每個人的名字後麵畫圈,大多數一個或者兩個,少數有三個圈。隻有一名青年,畫有四個圈。

    這名青年叫熊匯荃,清華大學高材生,父親是國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長。胡宗南深信自己發掘了一名“得力幹將”,邀請他進行“個別談話”。這一談相見恨晚,熊匯荃被胡宗南調到身邊,很快成左右手,一路升任機要秘書。

    而事實上,在1937年的秋天,熊匯荃已秘密加入了共產黨。當年底,熊匯荃平生第一次見到恩來同誌。當時,恩來同誌給一些進步學生作演講,熊匯荃也在其中,他恩來的非凡魅力深深折服,更受“誓死抗日、保衛國家”的積極抗日政策的鼓舞,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當時,黨中央針對當時形勢以及國共兩黨之間的關係,做出了開辟“隱蔽戰線”的重要決定,將一些思想進步、立場堅定的優秀青年黨員安排到國民黨內部。

    在兩黨保持相對和平時,這些青年可以繼續抵抗日軍的侵略;一旦國民黨對共產黨實施打壓和攻擊,他們就可以為保衛我黨起到積極作用。

    用恩來同誌的話說,這是一些“閑棋冷子”。

    於是,熊匯荃改名為“熊向暉”,開始了為期12年的臥底生涯。

    熊向暉深受胡宗南器重,老蔣給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暉簽收,而胡宗南下達的命令也都是由熊向暉起草。這個“懂軍事又懂政治的助手”深諳胡宗南的脾氣,寫出的講演稿“激情和說理兼有”,完全符合胡宗南的要求。

    胡宗南對熊向暉的態度,也漸漸由欣賞到完全信任。

    同時,熊向暉也在認真履行著自己的任務——觀察胡宗南,了解國民黨高層勢態。胡宗南在開始階段也積極主張抗日,沒有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打壓中共上麵。

    於是,熊向暉這枚“閑棋”就一直“閑”著。

    不過,隨著抗日形勢的日漸明朗。1943年開始,國民黨對中共的態度慢慢發生了變化,敵對情緒高漲。

    特別是這一年中,胡宗南膽大包天地提出了“閃擊延安計劃”。

    正是在這個最為關鍵的時刻,熊向暉這枚“閑棋冷子”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利用西安m台向延安發報,將計劃的全內容告知黨中央。

    有了如此精確而可貴的情報,澤東主席大膽布局,最後在報刊上公開了這封電文,使得老蔣與胡宗南的密謀密而不秘,反倒落了個破壞抗戰統一戰線、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口實。

    於是,迫於形勢壓力,“閃擊延安計劃”最終流產,國民黨的陰謀沒有得逞,胡宗南的數十萬大軍勞而無功、無功而返。折騰了半天的胡宗南,這才發覺有人泄密,但是,他怎麽也沒想到,這竟是自己的貼身秘書熊向暉所為。

    熊向暉也因為這次驚豔至極的“電台播報”,開始名滿天下。

    當然,因為熊向暉一直沒被胡宗南懷疑,所以,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熊向暉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當時,延安已經被胡宗南的部隊攻占。澤東主席不得不組織昆侖縱隊,遊走於陝北。

    那時候,胡宗南的追擊部隊追得可緊,往往近在咫尺,有時甚至一個在山梁上走,一個在山梁下走,連敵軍說話的聲音都能聽得到,但就是“有驚無險”。

    這一切,都是因為熊向暉幾次在最緊要的關頭將敵人的作戰部署及時通報。

    這樣都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