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莫伊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你替朕連勝兩場,說吧,想要什麽賞賜?”徽宗坐在廳堂正中,對著坐在左側上首的王彥十分爽快的問道。
陛下,此乃從臣職責所在,卑職不求賞賜。”王彥站起身朝徽宗皇帝行禮道,餘光卻是瞅了一眼徽宗身後的屏風,直覺告訴王彥,屏風後麵藏著四個厲害人物。
徽宗皇帝邊笑邊打量王彥道。
你此番有功於國,有功於朕,朕向來賞罰分明,該賞,就一定會賞,功大,朕還會重賞,告訴朕,你想要什麽賞賜!”徽宗笑問道,雖是笑臉,但卻不失威嚴。
一般上位者問你想要什麽賞賜,多半是場麵話,他想聽的不是你要什麽要什麽,而是要你感恩戴德的跟他說你不要你不要,經過幾番推辭之後,上位者再大手一揮,將他早就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屆時,你在表現出激動模樣,這個過程就完美了,上位者很享受這個過程,王彥熟知這個套路,徽宗此刻就是那個上位者,王彥隻好陪他演下去。
賞賜的過程比王彥預想中的長出不少,徽宗在表演的過程中插入了很多回憶情節,前半截是年少時的風光事以及初登皇位那幾年的事,足足講了半個多時辰,後半截是獨孤氏掌權後的事,很多事情都不像前麵說的詳細,都是三言兩語帶過,半柱香不到,就講完了。
徽宗的精神狀態很好,說完之後,痛飲了一壺茶水。
王彥,你可都聽明白了?”
臣,聽明白了。”
那你打算如何做?”徽宗放下茶壺,一臉深意的望向王彥。
臣,願為陛下前驅,蕩平不臣!”王彥聲音堅定道。
很多事情,其實早就已經想明白了,從自己成名那刻起,就注定要加入紛爭的,根本逃避不掉,皇帝招攬不過是個表麵形式,身為天策將軍,本就是保皇黨的一員,雖然不恥徽宗皇帝的作風,但他畢竟是皇帝,仍舊有很多人將侍奉、輔佐、盡忠於他作為榮耀,淵閣如此,天策府更是如此。
二十年前,舉世攻梁,黑狐散去之後,獨孤煌趁洛陽空虛,挾持皇族,用手段控製了皇宮,等到十方無敵回來,皇後已經變成了獨孤煌的女兒,宮內人員,盡被獨孤煌換成了新人,皇帝自此成為籠中之鳥,二十年裏,保皇黨跟獨孤煌衝突不斷,時至今日,仍舊高下未分。
好!好!好!”徽宗皇帝拍案而起,連說三聲好,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王彥上前聽封!”
王彥走到堂中,單膝跪地。
朕今日封你為錦衣宮衛衛長,為朕心腹親衛,持錦衣令,替朕監察天下。”
臣,領命!”
這麽晚了,還不出來,難不成他今夜還住在宮裏?”青衣少女透過窗縫望著宮門,低聲說道。
就在這時,房門處傳來一陣響動,青衣少女收回目光,眉頭微皺。
進來。”
話落,門開,一個身著夜行衣的女衛走了進來,走到青衣少女跟前,行禮道。
副使,眼線回報,他已經出城了,從東門出去的,有一個女人跟她一起。”
女人?身份可查明?”
已查明,是錦衣宮衛第三衛副衛長,莫伊。”
莫伊,有意思,看來他多半已經接替了那個死鬼成為了錦衣宮衛三衛的新衛長。”青衣少女自言自語,臉上帶著淡笑。
羽飛白那邊可有動靜?”
沒有,她還在客棧裏。”
好,你速去將消息稟報姐姐。”
諾!”
眼瞅著就要到國武院城了,王彥心裏這個鬱悶呢,皇帝封自己為錦衣宮衛的衛長,成為他的親軍倒是沒什麽,既然是衛長,有個副衛長也沒什麽,副衛長是個女人,這也沒什麽!但是這個副衛長要跟著自己時刻不離,這就有些頭疼了!王彥非常、極度不想把她帶進家裏,她是自己的副手,同時還是皇上的眼線,把這樣一個人放家裏,背脊感覺涼颼颼的。
妥善思量後,王彥決定讓她取代小刀的位置,去當看門的,眼不見心就不煩了,明明很漂亮的一個姑娘,因為這事,王彥怎麽看都覺得不順眼。
回到國武院後,王彥第一時間去了天策府,這是十方無敵先前叮囑過的,回來之後,第一時間去找他,王彥進大門時,莫伊也跟著走了進去,門旁的兩個護衛視若不見。
來到‘大將軍塔’下,王彥轉過身對莫伊道。
莫副長,你在外麵稍後,我進去跟大將軍報個平安。”
我跟你一起去。”莫伊冷冰冰的回道。
莫副長,這有些不合情麵吧。”
身為副長,無論何時都要守候在衛長身邊,寸步不離,這是規矩,也是命令。”莫伊平靜的說道。
那我上廁所你也要跟著!”
自然!”
王彥隻覺得牙癢的厲害,卻沒有再跟她繼續爭辯,錦衣宮衛的守則已經看過了,感歎權力之大的同時,王彥也清楚,自己的自由沒了,莫伊所作所為都是依照規矩行事,並無逾越之處。
帶著莫伊走進鐵塔,一個老仆守在樓梯口笑盈盈的望著王彥,等王彥走近,微微躬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莫伊跟著王彥上了二層,走上樓梯,十方無敵此刻還再挑燈批閱公,直到王彥走到跟前,才放下筆,抬起頭。
十方無敵的目光從莫伊身上掃過,望著王彥,臉上漸露讚許之色。
身體恢複的如何了?”
回稟將軍,已經恢複了八成,再有半日,便完全恢複了。”
聽說你接替詩仙贏下了詩試,沒想到你竟還有這般才情,那兩首詩可有題目?”十方無敵說著,從一旁取過一張宣紙,上麵寫的正是江雪,另外一張上寫的是行路難,抄錄的很工整,字跡娟秀,如果是大將軍所寫王彥隻能感歎他粗中有細了。
回來時想了兩個名字。”王彥沒有獻媚,直接說出來道。
快說來給我聽聽。”十方無敵微微點頭道。
末將做第一首詩時,想的是江雪之景,所以就以‘江雪’為名,至於第二首,名叫‘行路難’。”
行路難,行路難,路是什麽路,難又難在何處?”十方無敵自然而然的接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