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敗露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同時吳道還對各處的防守兵力進行調整,古北館十萬守軍,全部由燕雲軍負責,主帥是關勝。
龍山由蕭咄裏和郭藥師負責,兵力為原守備順州、檀州、薊州、景州的五萬遼軍和常勝軍,營州、平州那邊由十萬燕雲軍和兩萬遼軍守備,還加上水軍的全部人馬,領軍主帥是林衝。
西邊與遼西京道交界的居庸關則派遣一萬燕雲軍加強守備,剩下的燕雲大軍分別駐紮在燕京和薊州,以隨時救援各處。
從金國東京道和上京道調來的三十萬大軍分成兩路,分別進逼龍山和榆關,金國水軍也已經調到了榆關附近。
好在吳道調整部署迅速,否則龍山和榆關方向就都危險了。
金國五十五萬大軍兵壓燕雲,令吳道的燕雲軍和耶律特裏係統的殘餘遼軍動彈不得。
與此同時,金軍滅遼的計劃正快速推進著。
完顏青鳳、完顏杲率領的十萬金軍主力進入西京道後和投誠過來的十餘萬遼軍會合,一路朝西京大同府攻擊前進,勢如破竹。
遼軍雖然還有近二十萬兵馬卻兵敗如山倒,大批遼軍投降金軍轉變成金軍為金軍引路。
在完顏青鳳完顏杲高歌猛進之時,完顏晟完顏宗弼率領的北路金軍,從遼西京路奉聖州北部攻入西京道的豐州,在豐州城下大敗蕭特烈臨時糾集起來的十五萬大軍,遼軍狼奔豕突,隻有不到萬人逃向西邊。
完顏晟與完顏宗弼在豐州分兵,完顏晟率領兩萬輕騎沿著天祚帝的逃跑路線窮追不舍,完顏宗弼則率領金軍主力和新投誠的八萬遼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南下,準備與完顏青鳳完顏杲在西京大同府匯合。
與金軍的凱歌高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宋軍的北伐行為。
童貫率領十五萬兵馬與蔡攸的殘兵敗將匯合後,當即分兵兩路攻入西京道。
童貫率領一路走東線,蔡攸率領另外一路走西線。
蔡攸由於之前吃過大虧了,因此極其小心謹慎,軍隊往往一天時間隻行進十幾裏。
於是兩支宋軍嚴重脫節。
遼軍抓住機會突襲童貫,童貫大驚,也不顧自己是大軍主帥了,竟然首先逃竄,致使大軍群龍無首,軍心登時動蕩不安,眼看就要遭遇滅頂之災了。
關鍵時刻,多虧了種師道和弟弟種師中坐鎮前軍指揮若定抵擋住了遼軍的猛攻,大軍才得以全身而退。
蔡攸接到東路軍進攻受挫撤退下來的消息,大為驚恐,當即率領大軍一百八十度調頭,竄回了雁門。
至此,宋庭雄心勃勃的北伐計劃徹底失敗。
蔡京等人還想將此事瞞著皇帝,可是畢竟紙包不住火,李綱、宿元景連番上奏,李綱更是直闖神霄萬壽宮的後宮,皇帝終於了解到了實際情況,登時大為驚詫,又大為憤怒。
蔡京為了脫責,將所有的罪過全都推到了蔡攸和童貫的身上。
此時朝中那些原本為蔡攸童貫歌功頌德的大小官員們也都見風使舵,紛紛痛斥蔡攸童貫誤國,於是皇帝下詔罷免了蔡攸和童貫的官職。
視線轉回到燕京。
傍晚時分,一隊騎兵奔入了城門。
來得是吳道以及梁紅玉和百多個衛隊衛士。
吳道一回到留守府,立即召集文武,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
……
第二天一早,吳道便離開了燕京,進入了玄甲軍駐紮的那座山穀。
差不多就在此同時,寇炎出現在了大同府的皇宮之中,見到了大遼的新皇帝耶律淳。
耶律淳怎麽會在這裏,還當上了皇帝?
原來守備西京道的耶律大石等遼軍將士全都是耶律淳的親信。
當日中京大敗,耶律淳率領殘兵敗將逃到了大同。
隨即便在眾將的擁戴下做了皇帝,號天錫皇帝。
隨即耶律淳便以皇帝的身份號令西京道所有軍民團結一致共抗外辱,並且派親信到淪陷的中京道、上京道、東京道聯絡反金力量。
耶律淳在短時間內集結起了幾十萬大軍,同時與金軍和宋軍做戰,對於宋軍可謂連戰連捷,宋軍已經不足為懼了,然而在麵對金軍時卻是接連大敗。
在寇炎出現在大同府皇宮中時,完顏青鳳和完顏杲率領的二十多萬大軍已經攻陷了大同府東麵最後的屏障白登山,警報雪片一樣飛來,逃難的百姓和戰敗的軍隊蜂擁而入。
一天之後,大同府與白登山之間的奉義城舉城投降,大同府內已經能聽到金鼓鐵蹄之聲了。
日落之前,城牆上的遼軍將士隻見天邊塵頭大起,隨即無邊無盡的軍馬漫湧而來。
遼軍將士麵色慘白,許多遼軍將士丟掉了自己的職責逃命去了。
金國大軍近薄城下,完顏青鳳令降將前遼國的奉聖州刺史蕭默前去勸降。
蕭默策馬到城下,揚聲喊道:“我是奉聖州刺史蕭默,聽我良言相勸,未免生靈塗炭早早開城投降,否則城破之日當玉石俱焚!”
連續喊了數遍,城中卻沒有任何回應。蕭默隻得返報完顏青鳳。
完顏青鳳也不囉嗦,當即下令大軍攻城。金軍呐喊著朝城牆湧去,好似浪潮一般。
還未接戰,遼軍將士就已經心驚膽戰了。
金軍猛攻了一個晚上,遼軍好不容易堅持到了天亮。
金軍暫停進攻,稍作休整。
金軍畢竟遠來疲憊,沒能趁著這一股氣勢拿下大同,隻能暫時後退休整。
戰鬥暫停了下來。遼國的文武大臣都認為大同守不住了,紛紛勸耶律淳放棄大同逃往西南麵的朔州。
隻有耶律大石憤然道:“若金軍繼續追到朔州,又該往哪裏逃呢,應當死守大同,成則贏得一線生機,敗則與社稷同葬,我契丹人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一番話說得君臣群情激奮,於是耶律淳決心死守大同府。
恰在此時,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了,金軍的屯糧重地常青縣城被燕雲軍攻破,近百萬擔糧草付之一炬。
遼國君臣感到難以置信,就在這時,有軍士奔進來報告:“陛下,東方天空一片火紅,想是東方某處發生了大火!”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