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三十九章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雅典娜對其寵兒的保護與幫助展現出了令人感動的親密關係,無疑她是他們可以得到的最好的朋友。然而,我們在其他的神話故事中卻看到了雅典娜的另一麵,對於不幸被她視為敵人的凡夫俗子而言,她是他們凶狠而執著的加害者。這一點很容易受到忽略,但實際上她對於敵人或令她不悅的人們施加的傷害,就如有些希臘神加在她的寵兒身上的那樣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赫拉或者波塞冬,他們加害赫拉克勒斯或者奧德修斯是英雄神話情節的一種推動力量,最終構成英雄成就功業所要求的磨難。然而,那些引起雅典娜不悅的人們卻沒有給予英雄成就事業必要的機會,他們大都以毀滅性的結局而告終。
大埃阿斯,曾是她的寵兒之一,直到有一次她在特洛伊的戰場上出現在他的麵前,他沒當她一回事,拒絕了她想要施與的幫助。大埃阿斯揚言以自己的傑出的力量,他不需要她的幫助。
可憐的英雄沒有理解雅典娜作為神聖的恩主的作用,她的幹預會提高她的寵兒的成就,而不會使他們的英雄事跡遜色。受到“傷害”的雅典娜對大埃阿斯的加害,是冷酷的甚至是令人震驚的。在特洛伊的戰場上,阿喀琉斯戰死沙場,大埃阿斯浴血奮戰擊退特洛伊的戰士,奧德修斯乘機搶回阿喀琉斯的屍體,接著兩位英雄為阿喀琉斯的盔甲展開競爭。由於奧德修斯能言善辯,希臘人把盔甲判給了奧德修斯。大埃阿斯感到受辱,憤怒不己,這時雅典娜乘機報複,驅使他暫時失去理智。瘋狂中大埃阿斯衝入希臘人的畜群大肆砍殺,還以為他正在砍殺奧德修斯和其他的希臘人。待平靜下來後,大埃阿斯羞愧難當。在索福克勒斯的戲劇《埃阿斯》中,大埃阿斯對自己說:“對一個高貴的人而言,唯一的選擇就是要麽有尊嚴的活著,要麽有尊嚴的去死”,他選擇了後者。在雅典娜的幹預下,他成了一個悲慘失意的形象,他的羞愧最終導致他的自殺。
對於失意的英雄,奧德修斯是有能力同情的:“我同情他的不幸,盡管他是我的敵人,為了施加於他的可怕的精神失常。”所以,當阿伽門農和墨涅拉俄斯要把大埃阿斯的屍體扔出去,任狗和鳥啃噬時,奧德修斯表示了反對意見,認為人們不可以傷害這位“在來到特洛伊的人們中間,除了阿喀琉斯,最勇敢的人”。
相比之下,雅典娜顯得極其冷酷無情,她說:“嘲笑你的敵人吧—還有比這更甜蜜的笑聲嗎?”
多虧雅典娜幫助建造的特洛伊木馬,希臘人才得以攻破了這個城市。但是在洗劫這個城市的時候,小埃阿斯犯下的瀆神罪,使得雅典娜決心懲罰希臘人,如同懲罰特洛伊人那樣。
據已遺失的史詩《洗劫特洛伊》說,身為雅典娜神廟女祭司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躲在雅典娜廟避難,因為根據傳統,在神廟中避難的人受神的庇護而不受傷害。小埃阿斯闖了進來,把她從抱著的“帕拉迪烏姆”神像下拖開,實施了強奸。雅典娜被如此的瀆神罪震驚了,把她的眼光移開了正在發生的暴行。希臘人本來決心用石頭砸死小埃阿斯,但是他逃到帕拉迪烏姆神像下而逃過一劫。雅典娜產生憤怒不僅僅在於瀆神行為本身,還在於希臘人沒有懲罰瀆神者。所以即使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作了最後的努力,“舉行了百牲祭以撫平雅典娜的極端的憤怒”,結果仍然是“她不再聆聽他”的安撫。雅典娜的憎恨取代了庇護,她不僅撤回了她的庇護,而且她積極的行動起來,策劃在希臘人返航的時候摧毀他們的艦隊。
在歐裏庇得斯的戲劇《特洛伊婦女》中,波塞冬爽快地答應了雅典娜的請求,雅典娜對波塞冬說:“宙斯將會從天空降下大雨、可怕的冰雹和漆黑的風暴,他允諾借給我他的霹靂投向亞該亞人,火燒他們的戰艦。而你,所要做的,是在愛琴海攪起巨浪和漩渦。讓廣闊的尤卑亞海灣漂滿屍體。從此以後希臘人才會敬畏我的祭壇和尊敬所有其他諸神。”
在針對希臘艦隊的毀滅性的海上風浪中,雅典娜親自向小埃阿斯的艦隻扔宙斯的霹靂,艦隻遭毀沉沒。但小埃阿斯奮力遊泳,安全地爬上了一塊海邊的突出岩石。荷馬描繪了狂妄的小埃阿斯的最後滅亡,說小埃阿斯暗自慶幸,吹噓自己逃過大難,連神意也奈何他不得。波塞冬舉起三叉戟,把那塊海岩劈成兩半,小埃阿斯隨著碎石跌落無底的大海,這次再也沒有爬上岸。
雅典娜一怒之下摧毀了勝利的希臘艦隊,而希臘人的對手特洛伊人的遭遇更慘,他們的國家都因為雅典娜的意誌而毀滅了。
在某種意義上,特洛伊的故事是一座在雅典娜保護下的城市失寵的故事。特洛伊城,有著神幫助建立的堅固城牆,加上擁有著名的“帕拉迪烏姆”,因而處於雅典娜特別的保護之下,本來是不可能陷落的。由於在“帕裏斯的裁決”中,雅典娜輸給了愛神阿芙洛狄特,“不能容忍失敗的”女神從此把整個特洛伊民族作為憎恨的對象。在希臘人攻打特洛伊的戰役中,作為特洛伊的護城女神,雅典娜不僅不履行職責,相反積極地推動特洛伊的毀滅。可是可憐的特洛伊人並不知道他們已經被他們敬拜的女神拋棄了,在《伊利亞特》第六卷中,當狄俄墨得斯在雅典娜的幫助下縱橫馳騁疆場,殺死特洛伊戰士無數,特洛伊婦女們來到雅典娜神廟尋求保護,哀求她製止狄俄墨得斯。荷馬以一句話記載了雅典娜對祈禱的拒絕:“於是她開口祈禱,但是帕拉斯·雅典娜轉過了她的頭。”特洛伊人向雅典娜哀求,是嚴格按照希臘宗教活動所要求的去做的。然而這次雅典娜拒絕按照遊戲規則出牌,“轉過頭去”,而不是應允虔誠的信奉者給與她的幫助。當她的寵兒們要求她的幫助的時候,她總是“在場女神”,她的幹預推動了他們的成功。但是同樣的她也可以拒絕一個請求,甚至是特洛伊人在合適的祭祀地點和由專職的女祭司執行的請求。這暴露出對她的寵兒溫情脈脈的“在場女神”的另一麵,對子她不喜歡的人們,她也是一個難以和解的神。
《荷馬頌歌》說她“擁有一顆冷漠的心”,說明了希臘人也是知道她冷酷的一麵的。雅典娜在不擇手段置赫克托爾於死地的時候,冷酷的一麵暴露無遺。
阿喀琉斯對赫克托爾,希臘聯軍最大的英雄對特洛伊人最大的英雄兼統帥,雙方的決鬥發生在《伊利亞特》第二十二卷。赫克托爾不敵阿喀琉斯,繞著城牆逃跑,阿喀琉斯在後麵緊緊追趕。雅典娜告訴阿喀琉斯不必追趕,然後偽裝成赫克托爾的兄弟得伊福波斯出現在赫克托爾麵前,勸說他回頭迎戰阿喀琉斯。聽了自己兄弟的鼓舞,赫克托爾鼓起勇氣,停止逃跑,轉身迎敵。雙方的決鬥重新開始,當赫克托爾向得伊福波斯要求給他一枝長矛的時候,發現原來他那位親愛的兄弟並不在場,自己是在孤軍奮戰,將要赴死的他意識到被雅典娜欺騙了。荷馬是這樣描述的:他提高了聲音對白色盾牌的得伊福波斯大聲呼喚,向他要求一根長槍,但是得伊福玻斯不在他身旁。赫克托爾內心明白了真相,於是大聲說:“完了,諸神終於在這兒召喚我走向死亡。我還以為勇士得伊福玻斯就在我身旁,但是他呆在城裏,是雅典娜欺騙了我,現在邪惡的死亡離我近了。
作為智慧化身的雅典娜甚至於不惜以欺騙凡人來幫助她的寵兒取勝,這一案例體現了希臘人所謂的智慧,實際上是一種“狡智”,並不一定包含道德價值的因子。以號稱社會學三大現世神明之一的馬克斯·韋伯的理論來解釋的話,在這一事件中雅典娜體現的正是冷冰冰的“工具理性”。也就是說,雅典娜選擇了最能達到目的之手段,而不考慮這種手段是否符合道德價值。赫克托爾之死,典型地暴露了雅典娜性格中對立統一的兩個麵,既對寵兒愛護有加,不擇手段庇護之,又對敵人鐵石心腸,不擇手段加害之,這就是典型的“幫助朋友,傷害敵人”的希臘價值觀。雅典娜是一個英雄能夠擁有的最好的朋友,她站在一係列的英雄的一邊幹預事件的進程,幫助他們的各種努力取得成功,然而英雄們仍然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才可以達成目的。雅典娜的幫助遠非如大埃阿斯所擔心的那樣會使他們的英雄行為遜色,她隻是在激勵他們,並且創造條件使得他們能夠發揮作為英雄的力量和智慧的時候,為他們的成功提供了一個神聖的維度。
就這樣的雅典娜已經萬神殿少有的白蓮花了。
而托爾呢?
這麽說吧,當格爾第一次知道托爾的完整的情報的時候,都拒絕相信他也是神靈……因為這和格爾認知中的神靈完全是兩個物種!
不管是得知神靈真相之前,還是之後都是如此。
托爾與其說是神靈,還不如說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凡人,而且還是好人那一掛!
所以其實格爾對托爾的惡意一直都不太大。
這一點從格爾把托爾綁架,而不是直接幹掉就可以看得出來,當然這也跟他想要通過托爾找到阿斯加德有關!
可現在,托爾居然跟宙斯那個混蛋混在了一起。
他可不會認錯托爾手中的金色雷霆!
這玩意是宙斯的標誌性神器!
“隻是借用一下而已。”托爾拿著雷霆有點驕傲的說道。
這玩意的確好用,當然,托爾其實很少把它拿出來,因為……雷神之錘會吃醋!
沒錯,雷神之錘好容易回到了托爾的手裏,但小脾氣越來越暴躁了,它敵視托爾其他的武器,包括永恒之槍。
所以很多時候,托爾都隻帶著雷神之錘。
上次地心之戰就是如此。
這一次……托爾覺得事情大條了,跟雷神之錘說了好久的好話,才被允許帶著‘雷霆’出來。
‘我和它雷霆)隻是逢場作戲而已,我真正愛的一直都是你,你看,你離開我這段時間,我一直沒找其他武器,一直對你守身如玉……什麽?你說永恒之槍!唉,你這麽說就有點過分了。永恒之槍是爸爸的武器,按照備份來說,那是我小媽,是我的阿姨!我怎麽可能和它有什麽亂七八糟的關係呢?我始終都隻有你一個。’
‘誒誒,我沒有責怪你有前主人……真的親愛的,你要相信我!誰都有年輕的時候,對不對。那個時候,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咳咳,串詞了,總之,那不是你的錯,那是時代的錯誤,我隻怪我出生的太晚,你出生的太早,奧丁那老登也真是的,怎麽不早點生下我呢?害得你跟海拉那個渣女混在一起……讓你受委屈了!’
‘相信我,我和雷霆隻是做做樣子,它是宙斯那個死胖子的武器,我們合作隻是為了對付格爾那個瘋子,絕對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你要信我啊!’
‘沒有沒有!雖然我已經是雷神了,但我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還是做錘子神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多單純?整天無憂無慮的,什麽雷神不雷神的,我真的不在乎,我現在特別後悔當什麽雷神,真的!’
諸如此類,癡漢加妄想狂的姿態,一度讓其他人以為他們的王子腦子瓦特了。